1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高职院校对于社会的发展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责任,近年来高职院校对自身教学管理进行深化改革,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些许不足。首先,缺乏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专职任务,与其他教师无关,教师只需要完成本职任务即可,对于学生后期的教育培养、职业规划等问题缺乏系统的思考和研究,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引发一系列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问题。其次,教学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目前高职生大多为90后,且多数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个性差异较大,多数高校未对教学工作的方法进行积极完善,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过于严格的管理方式,缺乏对高职生的有效指导,严重者引起高职生的反叛心理,对于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严重阻力。同时,对于突发问题缺乏预见性及处理对策,导致教育管理工作的收效尚不明显。再次,人才培养方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不高,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同时,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资金缺乏,软硬件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加上高校筹划扩建,出现学校规模小、师资水平较低的局面,进而影响教学质量。最后,师资队伍建设的认识不足。部分高校教师思想陈旧,未能及时更新自己的头脑,工作中缺乏创新和激情,缺乏奉献精神和责任感等,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等,阻碍了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2加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相关教育部门需积极采取相应对策,笔者认为可在以下几方面着手:
2.1强化现代教育管理理念: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以系统的管理理念为基础,吸取先进管理经验,从学校整体出发,遵循整体目标,运用系统的理念处理教育工作中的种种问题,这是区别现代管理与传统管理的重要标志[1]。因此强化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者应由单向思维转变为多向思维,改变传统封闭式的思维方式为开放式的新型管理方式,使教学秩序更加有序,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其次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根本,将教师作为根本,使教育管理与整体服务得以有效结合,教育管理者需时刻明确管理的具体责任,弱化行政权力,由教师为主体进行校务的审定,党政班子应支持和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学术、发展等方面加强决策,突出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其次,不断提升院校的精神文化。院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学中由师生双方互相激发潜力而最终形成,其体现了师生间的意志和精神,体现了院校的价值。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需要整个院校共同树立形成院校的精神文化,并不断提升。
2.2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急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间的合并、兼并与重组现象不断发生,很多院校也由专业型向综合型转变,为此也出现了很多院校的专业多而不专,高职生毕业后与社会脱节现象愈发严重,高职生的质量不高是当前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普遍评价。因此,教学管理者需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更加细化学校的专业,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创办特色专业,提高学生的质量;对于不喜欢自身专业想调其他专业的学生,学校也应制定开放政策,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还要设定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专业课堂的选择上具有更多发言权,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提高本校的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
2.3完善教学管理体制: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如何,直接决定着最终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能否实现。在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需要建立并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结合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在决策管理上,由相关专业及学校管理人员构成,应坚持“精简、高效、科学、民主”的原则,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在执行管理上,应由学校的中层管理部分构成,可以保证学生工作的有效性;在监督管理上,应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监督作用,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专业人员形成固定的学校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得整个民主决策的渠道保证一定的顺畅,并具有更高的可实施性,提高学生的管理质量,培养更多的实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2.4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素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热情、教育能力、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等都受教育管理工作者水平的影响,管理工作者的水平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作为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其坚持的管理理念,不仅是整个院校的管理思想,而且是院校人员行为开展的指引[2]。其最终的呈现形式与管理工作者的思维模式紧密相关。若管理者仍采用禁锢的传统理念进行日常决策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院校师生的积极性,缺乏兴趣。因此,教育管理工作者应改变自身思维模式,提高自身素质,多方面充实自我,并最终能够满足整个教育管理的需要。
作者:司衍雷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