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家庭教育虽然在给孩子传授知识和经验时有其特定的优势和便利,但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说,一方面,家庭教育环境存在差异。每个家庭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水平都有所差异,家庭条件好、父母文化水平高、教育理念先进的家庭环境,更容易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服务,而反之,则会对孩子的生理、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个唱“坏警察”,一个唱“好警察”,由于孩子身心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判断事物对错的能力,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态度不一致,也会影响孩子对人或事的价值判断,这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一)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主体,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学校所实施的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以达到一定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对受教育者有着整体的、积极的影响。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因为处在一个集体中,更容易在团队学习中强化其接受知识的认识和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由于学校教育有其特定的时间段,使得学校教育不能完全承担孩子全部的教育任务,仍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与支持。同时,由于在学校教育中,一位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都存在差异,这就使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不能充分考虑和照顾每一个学生,这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合作的必要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但由于二者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这就使得二者如能通过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在教育上共同探讨有利于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方法,就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实现扬长补短,优势互补。
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家长与教师关系不和谐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由于二者教育方式的特殊性,教育观念的差异,使得在面对和处理孩子产生的问题时容易产生分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现在大多数家长文化素质较高,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而教师由于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学生群体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生源的差异性,从而使家长和教师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的一些分歧,导致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家长由于其文化素质不高,所接受的教育知识匮乏,单方面地认为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责任都在学校或是教师,这也使得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二)家校合作中意愿表达有分歧
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良好成长,但是在实际的家校合作中,由于双方都为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心血和努力,如果孩子出现问题,双方本能地都会为自己辩护,指出对方教育的不当之处,这时,双方就容易发生不愉快,只有当双方都能在第一时间,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肯定对方所做的努力和工作,共同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更合理、妥善地处理问题,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
(三)家校联系不及时、不充分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各自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都不轻松,而使双方都能详细了解孩子生活、学习动态的尤其重要的家校联系,却不总是及时和充分的。这使得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由于双方联系、沟通不及时、充分,没能提前、及时地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导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或是失去了最好的处理问题的时机。
(四)家校联系方式过于简单
目前,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意识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有很多学校,组织学生自己准备家校联系本,用以家长和学校间对学生动态的掌握和了解,但由于学生扮演着“中介”身份,使得这种信息的传递,不够全面和客观,并且由于孩子的生理心理素质还未达到成熟水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些教育方面的处理方法,对于孩子来说,“显隐结合”更加适合,所以,家校联系方式应当更加多样以及贴合人性化,并且需要家长与教师都主动地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良好发展。
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合作的途径
(一)提高自身素质,互相学习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双向配合来完成,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不断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与时俱进。一方面,家长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多看一些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与水平,并丰富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可以多与其他家长交流、探讨一些共同会面对的教育问题,找到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相对于家长来说,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更具专业性,但仍须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知识,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使自己在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家长和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和学习,实现优势互补,以达到更好地教育孩子的目的。
(二)明确自身责任,优势互补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需要双方明确各自的责任所在。首先,家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亲和性、生活性、自由性,使得对孩子的知识、心理、性格等各方面的教育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而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专业性、计划性、系统性,使得其在培养孩子系统的知识学习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其次,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利用其各自的优势,找到教育的侧重点,明确各自所承担的责任,比如说,家庭教育侧重于德育,那么,学校教育就应德育、智育分配相当,二者达到有效结合,以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三)加强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分不开的,二者是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做到你我不可分割,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动态,以便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能找到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现有的家校联系方式也比较多,比如说:家校联系本、家访、电话、短信沟通、家长会等等,通过适合具体问题的方法来加强家长和教师间的联系,有利于双方互相了解和理解,相互支持和配合教育工作的完成,以达到更好地教育孩子的目的。
(四)建立家校互评激励机制
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达到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水平时,还需要形成专业、系统的家校互评机制,将随机的、分散的家校联系方式和内容,通过专业、系统的指导和整理,将好的教育方法通过一种互评和激励的制度展示出来。比如说:评出季度优秀家长和教师、开展定期教育知识讲座、制作相关教育知识展板等活动方式,以提高家长和教师对于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促进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不断优化,最终实现教育目的。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可缺失的前提下,家庭教育注重发挥对青少年的个体成长教育,学校教育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整体发展教育。针对青少年的个体差异,二者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及内容上应扬长避短,共同培养,真正做到相互沟通,以便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有效合作中走向双赢。
作者: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