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四川省成都市及部分二三线城市为主要调研对象,调查分析了消费用户使用手机流量资费与网速情况。要想实现降费提速这一目标,首要问题是使得现有的流量套餐薄利多销,针对不同用户的选择标准,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流量套餐。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合适的层次分析模型解决问题。
关键词:流量套餐;层次分析法;权重;层次分析模型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手机上网的人不断增加,使用的流量也不断增多。但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运营商无法大幅提高网速,出现了网络拥挤的情况,导致消费者消耗的流量成倍增加,流量费用急剧上升。2015-04-14,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求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如何把流量费用降下来,可以“薄利多销”,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调查和分析了手机流量资费与网速的关系。这个项目主要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流量资费与网速的关系,从运营商和消费者2个角度出发,平衡运营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实现降费提速,创造双赢的局面。这也对促进我国信息行业的发展,建设网络强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一项民生工程。
2问题的分析
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让运营商降费提速,扩大消费者的利益,实现二者之间的双赢。要想实现二者之间的双赢,可以设计出一个合适的流量套餐。合理的流量套餐一定会是实现用户与运营商双赢的套餐,在保证用户获得优惠的同时,运营商也能够从套餐活动中增加业务收入或者提高用户忠诚度。通信业务属于服务类业务,它为用户与运营商之间通过流量套餐式的薄利多销实现双赢创造了可能。然而,真正的双赢需要运营商精确分析用户消费历史ARPU,在确保用户获得优惠的同时,运营商也得到了业务收入方面的净增。可见,设置合理的流量资费套餐具有重大意义,而本文主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问题。
3模型的假设
假设每个月使用的流量不会超出套餐值;为了方便比较各方案,忽略上月流量是否清零;假定用户为理性消费,提出的流量套餐刚好满足自己的实际要求,且半年内长期使用。
4符号说明
Y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成对比较矩阵,B1为准则层1对方案层的成对比较矩阵,B2为准则层2对方案层的成对比较矩阵,B3为准则层3对方案层的成对比较矩阵,W(2)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向量,W(31)为方案层对准则层A的权向量,W(32)为方案层对准则层B的权向量,W(33)为方案层对准则层C的权向量,CI为一致性指标,RI为随机一致性指标,CR为一致性比率。
5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资费方案评价标准5.1.1手机流量消费情况针对不同的用户推出不同的业务服务和流量套餐,根据上月或者往月的流量消耗情况,可以推测出用户的流量消费习惯,从而确定用户每月使用流量的大致范围。5.1.2流量价格承受能力由于消费者是不同人群,他们对于流量花费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年龄稍长、比较节约的,就不太愿意在流量上花费太多;年龄比较小、经常上网的,就愿意定流量多的套餐。5.1.3用户需求用户在选择和使用流量套餐时,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流量套餐,比如以聊天为主的,就可以定流量少一些的套餐;喜欢刷微博、看图片或小视频的,就可以定流量稍微多一些的套餐。5.2资费套餐评分数据5.2.1现有流量套餐5.2.2方案层评分针对笔者所研究的问题,抽样调查了200名消费用户,采用打分的方式两两比较,取平均值,得到表2所示数据。假设A代表手机流量消费情况,B代表流量价格承受能力,C代表用户需求,则两两比较情况如表2所示。5.2.3准则层评分与方案层评分相类似,现在假设a代表20元/月,b代表30元/月,c代表40元/月,d代表50元/月,则手机流量消费情况、流量价格承受能力、用户需求如表3、表4、表5所示。5.3资费套餐评估模型流量套餐是以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的,优惠的流量资费不仅使用户获得利益,同时,也促进了各种相互组合的业务增值,提高了运营商和企业的赢利能力。流量套餐设计出来是供用户选择的,所以,对套餐的评估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在模型中重点分析手机流量消费情况、流量价格承受能力和用户需求。因此,可将手机流量消费情况、流量价格承受能力、用户习惯这三项作为评价方案的具体准则。为了方便建立模型,提出以下假设:①每月使用的GPRS流量都不超过给定额;②每月只有30d,用户不换、补卡。本问题以层次分析法为核心,为各层次的指标赋予权重,再通过比较判断成对比较矩阵的建立、排序、一致性检验和计算。层次分析模型处理过程大致分为以下3个步骤:①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②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目标选择的权重,以及各个方案对每一准则的权重。这些权重在人们的思考过程中一般是定性的、大致的描述,层次分析法要求量化结果。③比较方案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和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以确定各个方案对目标的权重排序。建立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主客观分析,得出手机流量消费情况、流量价格承受能力、用户习惯对用户月总消费的影响力为:手机流量消费情况对用户每月流量消费的影响较流量价格承受能力和用户习惯方式大,流量价格承受能力次之,用户习惯方式最后。(4)利用Matlab7.1计算可得:y的最大特征值λ1=3.0183;B1的最大特征值λ2=4.0477;B2的最大特征值λ3=4.0310;B3的最大特征值λ4=4.0310.所以,正互反阵特征向量(即权向量)结果如下。这些数据表明,手机流量消费情况在准则层中占的权重小于0.5,远小于用户习惯和流量价格承受能力在准则层中所占的权重。方案层对准则层B的权向量为:W(31)=(0.42860.16700.18650.2179)T,即手机流量消费情况对方案层的影响强度为20元/月300M>50元/月1G>40元/月700M>30元/月500M,对手机流量要求比较高的用户,可以根据这个数据作出自己最好的选择;W(32)=(0.15010.17790.30680.3652)T,即流量价格承受能力对方案层的影响强度为:50元/月1G>40元/月700M>30元/月500M>20元/月300M,受流量价格影响比较大的用户,可以根据这个数据作出自己最好的选择;W(33)=(0.48120.20310.19780.1179)T,即本地流量费对方案层的影响强度为20元/月300M>30元/月500M>40元/月700M>50元/月1G,对套餐方案形式,即比较关注各业务不同的用户就可以根据这个数据作出自己最好的选择。一致性指标为:CI(31)=0.0159,CI(32)=0.01033,CI(33)=0.01033.方案层对目标层A的组合权向量为:W(3)=(0.34400.18720.23810.2307)T.方案层对用户月流量总消费的影响程度依次为:20元/月300M>40元/月700M>50元/月1G>30元/月500M。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如表6所示。(5)根据式(5)可以得到:CR2=0.01578,CR31=0.01767,CR32=0.01148,CR33=0.01148.组合一致性检验结果为:CI(3)=0.0122,RI(3)=0.90,CR3=0.01354.组合权向量作为最终决策的依据是W(3)=(0.34400.18720.23810.2307)T.最终得出综合考虑3个因素后作出的选择顺序为:20元/月300M>40元/月700M>50元/月1G>30元/月500M。
6模型的评价
对模型的评价有以下几点:①建立的模型简单易懂,分析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模型的适用性比较强;②所建立的模型清晰分析了手机流量资费套餐中的计算方法;③通过模型比较,分析了现行的几种手机流量套餐,使用户选择业务时有了明确的依据;④所建立的模型明显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简洁性。
7模型的推广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很好地分析了手机流量资费与网速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推荐了合理的套餐方案,而且此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广泛,比如互联网手机套餐业务、商品销售业务、固定电话电话卡业务,等等。
8结论
为用户提供合适的流量套餐只是最初始的一步,在获得用户满意度的同时,也帮助运营商实现了薄利多销。要想真正实现流量提速降费,应该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运营商成本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建议。但是,影响运营商成本的因素很多,并且有些资料的收集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本文在此不对运营商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强,梁玉芹.如何合理设计流量资费[J].通信企业管理,2012(7).
[2]田冬淏.手机套餐资费评价模型[J].科学经济市场,2008(12).
[3]郭朝峰.4G上网流量费用该怎么降[J].中国电信业,2015(5).
[4]运动医学论文程子阳.电信业务资费均衡与定价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5]刘颖华.应用数学模型研究手机套餐资费问题[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9,11(3).
作者:周婷 雷冰清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