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促进全方面发展
在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偏向于布置更多作业,让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去熟悉各种类型的题目和题型,最终通过这样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应试考试中能够获取好的成绩。但是在这样反复练习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全方面发展并无好处。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当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学也应当设置全新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与之适当结合,最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应该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数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教师在授课时也应当重视对基础能力的训练,并且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能够充分从学生角度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应的书本知识与内容。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把握好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最终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全面发展。
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在高中课堂中尤其是数学,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导致在成绩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按照同样的要求和标准去制定学习计划,会让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产生数学学习的无力感,逐步丧失信心,最终导致学生在数学成绩上难以提高。而成绩好的同学也会因为教学目标较低,得不到充分的学习满足和自我的发展。然而,以上这些都是有悖于新课标中的“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去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与策略,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另外,除了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以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去布置一些有意思的数学题目,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来,充分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高中数学中的“古典概率”之后,老师可以寻找相关的概率思考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三、改进教学方式、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后,培养好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所以,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去制定相关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过去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不再适应新课程教学,在面对这些要求和压力时,教师要去加强自身数学教学能力,并且在不断教学过程中提高和学习,通过教学来反省和提高教学能力。另外,教学本身就是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需要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并且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改善数学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在过去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基本知识,但是这样不容易养学生发挥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也需要多方面考虑,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以上这些教学方式的变化和教师自我能力的提高去积极应对数学新课程的改革。
四、总结
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教师应当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落实到具体细节和课堂上。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时,也不仅仅是以应试考试的成绩为基准,考试成绩是一种有效的衡量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所以教师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代发论文,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提高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作者:许卫娟 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