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推进和逐步完善社会民主进程,拓展和深化公民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成为当代民主国家十分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加强公民政治教育的对策上,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新时期;公民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6)05-0070-02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公民政治教育宗旨
1、尊重人的主体性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方面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都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现实的人,社会是人生存发展的根据和条件。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从而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首先是确立人的主体性,这包括人一定的思想觉悟,人在特定历史阶段上已经达到的实践经验、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要坚持“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相信人、发展人、塑造人”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价值取向。在经济上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切实保证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利益需要。在政治上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文化上,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2、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公民政治教育宗旨,就是要宣传依靠人的本质力量去推动社会及人自身的发展。因为在当代社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依靠的主要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因此,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其中更要重视研究我国公民政治教育这个现实问题。努力创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和氛围,把各种劳动、人才、创造都统一起来,才是实现了公民政治教育的目的。
3、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动规律认识不深,把社会看作是发展的主体,过多地强调人是社会的人,忽视了社会是人的社会。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政情、民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外部条件有一定差距。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实践的角度审视“人的发展”的问题,找出“人的发展”的时代内涵。
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公民政治教育导向
1、先进文化的内涵
公民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宣传和体验政治文化的过程。从我国实际出发,就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政治导向。所谓先进文化,从本质上说,它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先进文化的教育功能
自觉地把握先进文化的政治教育导向,其前提是深刻理解它的功能。先进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人创造的文化又反过来塑造人。先进文化有利于尊重和保护人权,从人权的内容来看,文化权、教育权是人权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就必须发展先进文化,从人权的实践途径上看,尊重和保障人权与发展先进文化直接相关。先进文化能促进人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本身就是先进文化成果的创造活动。所以,发展先进文化,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3、先进文化的教育导向
在我国公民的政治教育活动中,正确把握先进文化的政治导向。一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三是要加强文化整合,推进文化创新。在公民政治教育活动中,积极推进政治文化的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构建系统联系的公民政治教育模式
1、在教育对象上,要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层次文化环境的有机联系
公民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人作为个体所生存发展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就是先于个人存在的生活环境。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这是个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协调好家庭、学校、社会三层次文化环境的有机联系。家庭是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单位,人作为个体一降生就首先处于一个既定的文化环境———家庭之中。家庭氛围对儿童少年的心灵塑造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和启蒙是其他文化环境所不可替代的。学校是人作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第二个文化环境。从公民的政治素质培养来说,学校主要传授政治意识文化、政治制度文化的理念,与政治相关的物质文化形成的技巧、理念等。学校在人一生中的政治文化系统学习中起决定性作用,人类的政治文化成果主要通过学校进行社会遗传,它对引导公民个体走好人生之路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的人从学校走出来,便进入了社会文化环境。这里人要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从事一定的社会活动和文化创造。社会是有层次结构的,它们区分为若干不同的社会职业团体及其组织,这些团体及组织拥有特定的文化功能,其文化功能的总和汇成社会大文化环境。
2、在教育机制上,要坚持党的领导、政府管理、媒体宣传的紧密结合
公民政治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机制给予保障。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就是要积极坚持党的领导、政府管理和媒体宣传紧密结合的教育机制。政治发展本身是政治人的发展,是人的政治能力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的政治体制的发展。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有所作为,是促进公民政治的可靠保障。良好的政府提供的保障有利于公民基本权利、有利于人的政治发展的机制,能使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开放宽容的政治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和集体之中。通过制度建设来加强政府的规范管理,使公民确立起较强的法制意识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公民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要多做正面引导和耐心说服的工作,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对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问题,要旗帜鲜明,分清是非;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工作,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在教育价值上,重视政治思想、法律道德观念和人格塑造的统一
新时期公民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不能停留于单向度的政治内容,而要培养公民全面的文明素养,即人格塑造、法律与道德观念、政治思想几个层面的统一。人格塑造是最基础的层面。人格是做人的根本,没有人性的党性是不存在的,不会做人就谈不上爱国心和责任感;没有人格的法律和道德观念,只能是伪装自己、欺骗他人的标语口号。在我国今天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条件下,要努力塑造创造性的独立人格。这种创造性的独立人格就体现在人所追求的真理与价值的本性之中。中间层面是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这是公民全面文明素质养成必须的社会规范,是人们言行选择的尺度,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法律起外在的强制作用,道德靠人们内心的自省,二者刚柔相济。公民在实践中能自觉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就能保证其在参与市场经济的运作中追求平等自由、公平正义,走好人间正道而永葆一身正气。最高层面是政治思想这是方向,是灵魂。方向一错,灵魂扭曲,主体能动性就会走向反面,失去人生应有的价值,甚至产生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负价值。就最具广泛性的公民政治教育来说,其政治思想要求集中体现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结合。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不仅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范畴,而且体现社会主义的法律规定,即爱国主义与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致性。这三个方面都是以科学精神为导向的,它能保证人格塑造不陷入盲目性,克服保守性;使遵纪守法和道德修养升华自觉性;使政治思想实现真理性、价值性和正义性的结合。从现实性上说,就是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使之成为公民个体行动的指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付杰 单位: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