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丰富多样的群文活动、提高民众的积极参与性
相较于过去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在多元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越来越丰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个体化发展的趋势[1]。但是,无论是集体化还是个体化的活动参与形式,“参与性”这一基本特征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应以组织群众喜爱的活动作为继续提高其参与性的手段,扩大群文活动的发展空间。戏曲、秧歌及歌舞等具有传统性、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当前仍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广大群众热爱并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文化工作者应以现代社会文化为导向,对群众活动的新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本地特色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民俗活动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及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应积极挖掘与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在发扬传统文化民俗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增添新的社会文化内容,从而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
2、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力推品牌文化活动
在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民俗节日,这些文化珍宝是各民族集体汇聚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同时,我国56个民族不同的民俗习惯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尤其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饮食习惯以及民族节日等使得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完整性及代表性[2]。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结合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品牌,例如开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艺术节等,通过集中展示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同时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发扬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对提升社会群众精神文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地区与社会共同发展、提高社会文化事业水平等十分有利。此外,各地文化工作者应在宣传地方民族特色的同时加强与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相结合,推出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征的文化活动品牌。
3、将“非遗”保护融入群众文化活动
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非遗”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非物质形态存在着,如手工艺技能、口头相传、民俗活动及传统表演艺术等形式,将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特点以及审美艺术等充分地展现出来,对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非遗”的表现方式需要以人本身为依托,以身口相传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十分脆弱。同时,我国大部分“非遗”流传于民间,与群众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将保护“非遗”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和分享“非遗”,将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保护与宣传结合起来,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基础上,为保护“非遗”做出应有的贡献。
4、以传统重要节日作为开展文化活动的依托
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活动内容的同时,还需注意对活动开展的时间进行把握,利用我国传统重大节日,如“春节”、“元旦”、“端午”等节日,将浓厚的节日气氛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在我国传统民族节日“春节”、“元旦”的欢度时刻,广大百姓会共聚一堂,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其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也十分重要[3]。因此,各地文化工作者应抓住节日这一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良好时机,通过投入设施、资金等各方面支持为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共度传统节日、传承节日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在节日期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可以通过“社区活动”、“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营造和谐喜庆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心连心”、“三下乡”等活动深入社区、农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军营及边疆地区等,为基层人民及边远地区的人民提供享受精神文化的机会,使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对仍在一线岗位坚持工作的人员及边防哨所的官兵应积极组织“送温暖”活动。应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文化联欢活动充分提高广大基层业余文化骨干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积极性,在佳节时分组成城乡基层群众广泛联系的活动范围,营造具有浓厚节日气息的文化活动氛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构建具有共享性、完整性的社会文化服务体系对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作用。群众文化活动是提升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重要方式,对整体社会经济的提升也具有很大作用。
作者:赵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