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效率与影响因素
目前理论界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的研究多是利用DEA绩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测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金融支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马军伟选取在深交所上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上市公司2008-2011年连续12个季度数据,通过DEA模型,评估了我国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动态效率与变化情况。认为我国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的总体效率的趋势是下降的,没有实现金融对新兴产业的资源最优配置,在影响因素方面,银行的间接融资对兴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公司成立年数对金融支持效率有负向影响,股权投资、公司所有制形式及公司所在地区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的行业差异。[8]熊正德等用DEA方法,构建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绩效和影响因素模型,并对金融支持七大新兴产业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低碳相关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高端设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效率不高;在影响金融支持效率因素方面,宏观形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很大,市场性金融支持行为在经济波动期存在效率缺失,在间接融资驱动力不足情况下,直接融资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9,10]除实证研究外,也有学者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指标。王健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结合新兴产业的特征,在兼顾定量研究可能性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带动性、产业长远性四个方面,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有的发展效率评价体系。[11]目前理论界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领域,且所用方法以DEA为主流,衡量绩效好坏的产出指标多以可量化的利润、收入等指标为主,较少涉及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就业带动、出口带动等方面。同时所采用样本均以上市公司为参考,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多属于未上市的处于初创或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用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的发展显然不够全面。
二、金融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各地区,尤其是经济、科技实力较强的发达地区,加大了金融创新力度,出台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创新信贷模式和担保方式,发展集合融资工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开展金融综合经营,等。[12]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资金的需求有自身特有的特征,它对金融供给模式有更高的要求,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唐斯斯、董晓宇提出了由政府引导与市场选择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交互式融资模式,创新金融管理组织形式,在拓展新市场,适应市场结构的变化上进行突破。[13]余剑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正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在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机制下,创新性地运用软预算约束模型(DM)和金融工程原理,提出采取差别化的宏观调控和监管措施,“奖与罚”并用,创新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盈亏平衡关系,增强其向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内生动力;大力开发专门针对处于高风险,资金需求强的初创期中小企业的金融工具;探索政策性资金的“股转债”模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体系等。[14]金融创新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助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有效发展的动力。金融主体要根据新兴产业企业主体特点提供差别化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克服传统金融供给模式的障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业的发展会经历培育、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其培育和发展过程也将经历这些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其风险不同,对资金的需求也有差异。胡海峰、孙飞14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阐述了金融在我国新兴产业培育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可通过建立金融与财政的协调配合机制,打造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等政策手段来发挥金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支持作用。[15]顾海峰从业态演进的角度,构建了以资本市场、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支持三者结合的支持体系。[16]赵天一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提出把科技金融的资金链、技术创新的价值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安排,建立市场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实现不同新兴产业阶段、不同金融产品与科技成果的相互交叉与促进,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科技金融支持模式。[17]
四、未来研究展望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其特有的产业特点及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学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自“十二五”时期,国务院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以后,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在诸如如何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约束瓶颈,如何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品的市场推广,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空间有多大,可医学论文范文能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充实和深入。
作者:胡云霞 单位:铜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