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家族祭祀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唐朝樊绰在其《蛮书》中,就称这种祭祀歌舞“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并为其命名为“巢瓠白虎之勇”。所谓“巢瓠白虎之勇”,正是反映了土家族人以白虎为图腾,以纪念他们“魂魄世为白虎”的祖先廪君的事实。现存的“跳丧”音乐内容中,也有很多歌曲,表现了土家族人民对传说中的土家先祖廪君的崇敬。如祭祀音乐《大王下山》中的歌词有唱到“白虎当堂坐,白虎当堂是家神”,同样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土家人世代以白虎为图腾的传统意识和崇拜。在土家族的祭祀音乐中,更是有一首祭歌直接以他们的祖先廪君而命名,那就是《廪歌》。关于《廪歌》的内容与形式,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军葬战歌,或者说是以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为祭祀对象的歌曲,在丧葬仪式中由祭祀者演唱,表达对保卫家园将士勇气的赞扬。从《廪歌》的内容和结构上来看,它共分为七个章节,其中第四章《吹号歌》是直接描写战争的歌曲。例如《吹号歌》中有一首是这样吟唱的“:喏喏,杀了敖公军马到,阵当习杀又习杀;喏喏,杀了何差重重赏,杀了何差也无名。”根据历史的记载,何差是南宋年间之人。当前,在许多土家族的生活地区依然流传着南宋年间土家族的英雄人物金龙兄弟与何差大战的故事。然而,金龙兄弟虽然最终将何差战败,却并没有获得好的下场,被宋朝的统治者毒死。《吹号歌》中的这段记载,就是截取了这段历史故事,来歌颂并悼念自己的民族英雄。从这一角度来说,土家族的《廪歌》中确实是有一部分歌颂牺牲的英雄战士的祭歌,它继承了自《楚辞·国殇》以来的对舍身捐躯的民族英雄的悼念传统,运用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表达了对保卫家园的祖先们的崇敬之情。而歌曲中关于混战场面的描写,也是十分生动形象的,与《国殇》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是一脉相承的“:喏喏,十重蜡盖九重壕,千军来打盖路敖。喏喏,十重罗兽九重离,千军来打盖满齐。喏喏,夭阳落雨用春雷,上江难盖随成堆。喏喏,金龙军马杨杀杨,杀到黄昏该散场。”然而,与一般的祭祀音乐不同,土家族的祭祀音乐除了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崇敬之情,还表现了土家族人的各种日常生活情景,有些音乐内容中甚至含有狂欢、爱情的意味,这与一般意义上的祭祀音乐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也是土家族祭祀音乐的特殊之处。例如,在“跳丧”中唱“荤”歌和情歌,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情形,甚至有时会成为主要内容。例如“搞起来,和起来,莫把丧鼓冷了台。丧鼓场上有点巧,不来荤的不热闹”“、远望姐儿对门来,胸对胸来怀对怀,胸对胸来亲个嘴,怀对怀来红脸腮。亲个嘴,红脸腮,快些快些怕人来”“、隔河望见姐爬坡,打声排哨姐等我。姐儿听见排哨响,慢脚慢手慢爬坡,阴凉树下等情哥”“、姐儿生得一脸白,眉毛弯弯眼睛黑,眉毛弯弯好饮水,眼睛黑来好贪色,夜里无郎睡不得。想郎想得懒种田,嘴巴鼻子都是涎,还是那年亲的嘴,今年六月还在甜,新旧甜了两三年”等等。这些表达炽烈,甚至是有些露骨的歌词,却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生命深刻领悟的可贵,体会到了以爱情为延续生命力量的人生真谛。而这正是“跳丧”这种祭祀音乐仪式的独特和可贵之处,也是其他祭祀音乐无法比拟的。土家族的祭祀音乐除了爱情、狂欢的情感之外,土家族的祭祀音乐中还描写了各种日常的社会生活。例如在《廪歌》中的《十二花歌》之一“,盘耙帝水路滕滕,金竹马边当路生;石板架桥岩砌路,架桥砌路等夭行”表现了土家族人架桥修路的辛劳,也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勤劳勤奋的特征。另一首《花歌》则表现了土家族人的打猎生活“:手担一把黄厚弩,担去深山射野羊;扯弩丁己梅当到,抬眼望梅肉过溪。”体现了土家族人民骁勇善战的气节。
二、土家族祭祀音乐的音乐特征
土家族的祭祀音乐具有非常明显而又独特的音乐特征,主要表现在它的表演形式、唱词和唱腔几个方面。从表演形式上来说,土家族的祭祀音乐常常与鼓乐相融,与歌舞同步。其中,尤以“跳丧”为代表。这种“绕尸而歌,而舞”的祭祀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清代的《巴东县志》记载“:旧俗,殁之日,某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同样,清代的《长阳县志》也记载了当地“土俗,老人亡故,临葬夜,众客群挤丧堂,一人擂大鼓,更互相唱,名曰唱丧鼓。祭丧伴之,送魂。”根据记载来看“,跳丧”使用的伴奏乐器主要为锣鼓,而现在土家族“跳丧”时最常见的乐器正是牛皮大鼓。《廪歌》的表演形式也是以歌舞乐为一体,时唱时跳,并伴随着打击乐器的使用。它的伴奏乐器,通常是由锣、鼓、木哨、竹篙、木鱼、牛角等构成,尤以竹篙地位重要。从唱词方面来说“,跳丧”的唱词一般都由类似于“歌”“、乱”组合的基本曲式构成,然而也有一些“跳丧”,只有音乐、舞蹈而没有唱词。具有唱词的“跳丧”,则一般都具有程式化的模式,很多学者以连环歌舞套曲的称呼来为“跳丧”冠名,正说明了它的程式化问题。以《廪歌》为例,它的唱词就较为固定,共有七部分:即《廪歌》、《喏歌》、《擂歌》、《吹号歌》、《十二花歌》、《唱鸡歌》、《送歌出门》,讲究押韵,富于诗歌特征,曲式特点是以七言二句、七言四句、七言五句、七言六句为主构成乐段。例如,上面接到的两首《花歌》,均是以四个乐句构成。除此以外,它的每个乐句也会有不同的变体,节奏较为自由,并且在歌的开首,往往还会加上一两句喊句。相对来说,除了《廪歌》之外“,跳丧”歌曲则对每句歌词的字数多少没有严格的限制,例如“皇帝佬儿跟我喊伯伯,皇帝佬儿是我的放牛的”字数多少就显得十分随意。从唱腔方面来说,土家族祭祀音乐的两大主要特色,在于它的独特语言和独特润腔。土家族祭祀音乐中的声调要比平常高出很多,例如《花歌》“手担一把黄厚弩,担去深山射野羊;扯弩丁己梅当到,抬眼望梅肉过溪”,就表现出了土家族祭祀乐歌旋律高亢、节奏流畅的特点。而且,它的唱腔可以在很多种调门之间进行切换变化,极其灵活。同时,它又有唱有和、有起有接,一人开口、众人帮腔的特点,无论是独唱、领唱、对唱,还是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都保留了民族歌曲的特点,符合民歌演唱时句尾帮合的形式。土家族祭祀音乐的唱腔节奏也体现了它灵活多变的特点,有时十分自由,有时又非常匀整。例如在一部《廪歌》中,除了节奏整齐的歌词,自由性的节奏也在《廪歌》中时常出现。这两种节奏的祭祀曲词交替出现,形成了节奏鲜明又灵活多变的特征。其中,歌词中的衬词较多,并且没有固定的意义。即使有些词语表达了特定的意义,但基本上仍然十分接近日常语言的自然形态,速度自由、节奏灵活。在“一人开口,众人帮腔”的祭祀音乐形式中,较少彼此之间的相互牵制。
三、结语
总之,土家族的祭祀音乐是以他们历史传承的古老文化为主要载体,反映了他们社会生活内容的方方面面,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的祭祀音乐有着深厚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在音乐特征方面,也由于它独特的民族性,而展示出了其他音乐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迷人医学论文库魅力,值得我们探索与研究。
作者:王静月 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