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大学生法制教育困境研究

1法制教育不重视,缺少关注

法制教育是法制建设的奠基石,特别是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关系到自身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方面,国家也一直很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将法制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程和法律基础等让大学生了解和接触法律,以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另一方面,学生也仅局限于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法律相关的内容,除开法律专业的学生了解更多法律条款以外,大部分的同学都无视身边的法律事件,取而代之的是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

2法制教育不充实,形式单一

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应当贯穿始终,将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赋予更多的内涵。一直以来,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具体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往往被弱化或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说教成为法制教育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向大学生灌输法律知识体系,内容总离不开学习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枯燥的法律法规条文,根本不可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和的积极性。更不可能培养学生懂法、信法、守法和利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遇到问题往往缺少理智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沉重应对的能力,往往通过自己一时的冲动或是感性认识支配自己的行为而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而产生严重的后果。片面地以讲座或上课的形式代替法制教育,就认为会培养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最终只能收效甚微。

3法制教育不实在,脱离实践

法制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使受教育者知法,更重要的还是懂法、信法、守法和运用法律思维来解决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制教育不仅存在形式主义,同时也存在着脱离实践运用的问题。大学校园中法制教育主要是在课堂、讲座、日常思政教育中进行的,学生们往往是被动的接受方,即使有意见也没有机会能讲出来。在枯燥的法律知识学习之后还有背诵相关条文应付更为枯燥的考试,学生们往往对法律规定一知半解,认知支离破碎,尤其是对非法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会存在极大的困惑,为什么要学习跟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课程,对自己以后找工作至少也是起不到明显作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其实与法律是息息相关的,大学生迟早也是要回到社会中去接受社会检验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后的生活都不可能脱离社会法治的影响。大学法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日常教育管理活动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往往是从禁止行为准则来规范和影响学生的,告诉学生哪些是不文明的违法行为,哪些行为不能去做,并未告知学生在何种情况之下运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学生往往在遇到麻烦之后要么按照自己感性的想法去做,要么四处打电话求援不知所措。大学生权益被不法侵害的事件常有发生,但由于法律意识的确实或者自身法律修养的不完善,往往做出极端的行为或者时候才能意识到需要通过法律方式挽回自己的损失。如果大学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善于运用法律思维来处理问题,自己的问题也会得到妥善解决,并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4法制教育不系统,无长效机制

大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法制教育可以说是很不完整和系统的,在法制教育过程中也会存在断层无法持续。大学生法制教育不系统第一个方面的体现是2005年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合并为一门课,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仅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占四分之一的篇幅,在两个章节的内容中涵盖了宪法、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以及相应的诉讼法、仲裁调节等内容。庞大系统的法律体系根本不可能在这里体现出来,所有的内容都将会很笼统和支离破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系统另一个方面体现在所有大学生所受的法制教育重点都放在学校教育这部分上。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立体的环境,学校教育固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不分,但不是唯一部分。法制教育还应该涵盖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外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创造全方位感受法制教育的环境。

5法制教育不专业,师资不齐

大学法制教育一个很现实的困境是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无论是在教学活动的老师,还是参与学生管理的专职人员,在专业法律知识和大学生法制教育经验方面都是有待提高的。目前,正如我们所知,法制教育都是放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环,科任老师很少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或是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培训。学生管理的老师们更是来自各种不同专业,虽然在学位上获得了入职的条件,但是在法律教育方面很多都是一无所知,充其量也只能以实际案例告诫同学们碰到问题如何去做,其中的法律道理和法律思维是没有办法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育和管理只会使得学生碰到同样的事情会处理,出现新情况则手足无措。法律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想培经济管理论文养学生的法律思维,稀缺的专业教师资源和良莠不齐的师资力量实在难以保障法制教育的效果。

作者:谢璧如 单位:重庆大学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法制教育困境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64258.html

    相关专题: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什么是金属功能材料


    上一篇:软件技术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下一篇:水利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实训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