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初探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不仅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全观的形成及发展还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文化基因”的价值认识来看;在传统社会形态当中人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心理以及行为层面存在“共生”关系,包括对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局限性的一种反思,这也让我们以此提出相关的保护战略,比如“生活性保护”等原则。而针对其原则,在本质上是要使传统文化生活样式的不断传承与创新得以实现,以此能寻求到民族国家文化发展中最基本的精神内涵,需在文化意义的生产层面之上来有效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将其不断向现代文化推动。将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价值进行分析,再了解一下人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存在的“生活共生”关系。其后在分析一下现阶段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最后再重点探讨一下如何从生产性的保护逐渐转向生活性的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生活性;转变

非物质遗产是现代化的一种产物,在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中,可以从中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多样化及多元化引发了国际上的思考,尤其针对其合理及合法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现阶段国际社会现代化与全球的语境中,对传统及本土文化的一种需求。不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受到怎样的保护,并有效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实现这项诉求,也是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1]。

1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仅从社会以及整个学界的认识来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效具备了历史、社会、文化、精神、审美、艺术、经济、教育以及科学等相关介质[2]。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而随着时代不断的变迁,对其“本真性”的把握也越发困难[3],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项目来说,其中的相对稳定性可直接简述成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因为在文化样式中有加强的可辨识性存在,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特有的辨识性特性予以确定,不过这些并非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而且它实际是有过程性存在;其次,因为传统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较大的关联。但其关联性存在复杂因素,如果从本质上来分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主要是将征物与文化中的关联性有效反映出来。并且如果要以长期历史角度来进行分析,有些地域中的人们,同非物质的生活及生产形式有密切联系,而此群体中,其文化心理特征会深入到文化的延续当中,不过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也存在于历史的不断变迁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化基因”所衍生出来的价值。并且此价值一般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绵延性时,我们能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生产及生活的一种实践,也是在人们的群体与文化认可中,提供相应的精神与行为依据,让所有认同的形成级变迁都能存在鲜活的力量;第二,这一种衍生的性质可充分体现在群体文化结构的不断沉淀当中。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了解到生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们对历史、自然及社会中关系及价值的一种自我判断,只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才能对其群体文化的心理结构进行持续不断的沉淀,能对今后的社会发展环境有更好的适应,同时也能更为成熟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生活所存在的“共生”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的延续,可与全新文化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并以此获取人们的认同。

2.1共生关系

在以往的农耕社会当中,尤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精神生产方式,还是应用制作工艺美术产品来传承这些文化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生活中融入的非常自然,也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尤其是那些以美术与音乐形式来传承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出现。现阶段有一些技艺型的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物质生产来获取利润,比如像:手工工艺与传统的医药,尽管生产出了基本物质形态成品,但其中却将人们所掌握的精湛技艺充分展现出来,并且从此传统技艺中能将人们对自然及地域文化的理解很好的传递出来。仅从文化的我发展方向来说,非文化遗产在与现代性的结合中没有存在较大矛盾,而且现代性所形成的生态环境提供出一个能有效实施文化变迁的方法及手段给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看出在非物质遗产中所含有的内涵有十分丰富的现代色彩。而针对如何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有效推进传统文化在其生态系统能不断向现代性所转换。

2.2生产与再生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系统,它充分的借助了美术、音乐、文学与舞蹈等相关符号中存在的多样性叙事手法,以此将人们对社会、生命、历史与自然等价值的阐释有效传达出来[4]。而在其中现存的物质载体也在持续的转化中衍生为一种新时代的文化符号,并且还能积极参与至传递及生产意义当中。而在此过程中人们从事着生产工作,把在群体生存中所了解到的所有图景细致的建立出来,而且很好的将集体性中存在的美学与智慧有效融合进去。因此,在人类生活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要在持续进行的社会生产中,对它进行有效的延续与传承,而这也是继承社会意义的一个过程。实际上,现今我们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不仅需描述某种文化系统中的符号来源于其特定背景所蕴藏的文化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对其进行重新的解读时,在符号化过程中来进行的生产实践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新符号对广大受众群体的意义能否充分的激发出来,并非被动符号的消费者,这也是现今我国对人们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见“共生”关系的研究目的[5]。

3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3.1缺乏集体性

现阶段我国并未建立一个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来促进广大社会公众能积极的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手段是通过学校教育以及大众传媒等方式,让广大公众能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认知[6]。不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价值多数体现为人与文化的互动,也只有保证非物质遗产对于人符号意义生产具有的一定载体价值,针对非物质遗产出现的去符号现象的遏制,推动人们生活和非物质遗产间共生文化价值的实现,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非物质遗产的延续与发展。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延续需要人们积极的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上来。基于文化自觉这一方面,文化和人之间相互协调与互动,文化从内在去影响人与塑造人,同时人也在自发的创新与调适文化,而对文化的认知能够经过社会中的教育和宣传来实现,可文化的自觉性却需要通过文化自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这一系列的过程才能实现。所以说,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缺乏集体性。

3.2生产保护体系的局限性

首先,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呈现出来的精神与物质生产基本就是两个浑然相反的生产方式,仅将符号与精神生产当作成为重要目的的传统曲艺以及民间音乐与文学来说,缺乏直接商品的相关流通性,所以,“生产性保护”更与民间美术、传统医药及技艺等项目相适应[7]。不进如此,现阶段我国一些地域在实施生产性保护的时候,以此呈现出很多借用该理念名义来过度进行利用及开发等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开发及经济的结合过度,不单单由现在的手工生产工艺已经逐步被机器生产工艺所取代,而且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生成相关产品从而获取的利润也在慢慢掩盖此文化特有的内涵。

4从“生产性保护”转至“生活性保护”

现阶段,很多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逐渐与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并且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中,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也因为社会中五花八门的文化形式而不断减少,因此,人们需要重视人们的文化自觉[8]。而这种存在的时空分割关系首先就需要改变,要以此建立起保护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场”,还需要使人们能密切的接触传统文化,并积极的参与进去,不仅如此,人们在对文化历史的对比差异以及判断都需要自行进行不断调整,而在全新时代背景中,必须要将人与文化最为适当的互动方式找到,只有这样,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的传承下去,并对其进行大力发展。充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从“生产性”往“生活性”保护不断转移。这并非是有效完善“生产性保护”,只是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技艺与行为这个层面,转变为人们生活与其代表的文化符号的关联层面。可以说,现阶段仍要让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具备其内涵与意义,让人们能再次认同传统文化[9]。我们需要重新了解非遗存续的文化空间。所有的符号意义都无法离开特定文化空间,而仅有对应的文化空间中其符号才具有一定的意义[10]。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有类型项目的相关保护,都必须要有其文化空间,而作为一种生活的“场域”,它不仅不能刻意再现文化生态环境形态,也不能让群众及生活基础的文化恪守脱离开来,必须要将人们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能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及交流的对应空间。而这不仅要让我们能对一些传统节日或民俗予以保护,同时也给提供更为繁华的公共空间来不断提倡传统文化,通过再次生产这种社会空间让人们能更为深入的了解到传统文化的意义[11]。并使人们能积极的参与到文化意义的创造与生产中来。要让所有人的生活都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紧密的联系,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开发模式上,因为一些投资的主题投入了太大的资本,使社会群众在参与遗产项目时并非自由参与,有很多传承主体也因经济实力不够,所以在文化多样化的社会中缺少了一定的话语权,因为这种方式让很多传统文化项目渐渐的远离了社会大众,从而也缺少了生活基础。不仅如此,因为非物质遗产在其历史上的传承主体存在跨民族以及少数民族,所以,在进行“生活性保护”时,需要要对该文化空间中传承的区域性与限制性予以尊重[12]。

5结论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要应用生活的态度来了解,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将其不断的进行延续。贯彻落实好“生活性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提贴切的保护形势,同时也是我们在对待自身传统文化应该要具备的正确态度。要想将我们共同精神家园守护好,就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且还要在新文化领域中进行持续的沉淀。以此提高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大力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J].民俗研究,2013(2):223-224.

[2]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宜昌民间故事讲述家孙家香、刘德培和刘德方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56-1257.

[3]胡惠林,王媛.李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生产性保护”转向“生活性保护”[J].艺术百家,2013(3):222-223.

[4]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1):199-202.

[5]熊诗意.湖南通道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3):245-246.

[6]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C]//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省民俗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4):332-336.

[7]朱以青.生产技艺的生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视角[C]//山东省民俗学会、枣庄市民俗学会成立筹备委员会.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暨中国石榴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省民俗学会、枣庄市民俗学会成立筹备委员会,2013(3):179-182.

[8]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212-2214.

[9]李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活力复兴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5):195-196.

[10]柳红波.人力资本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微观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4):164-168.

[11]古力米克热•莫合旦.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3(12):2221-2224..

医学论文例文

[12]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C]//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暨第三届中国高校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14(3):166-168.

作者:李旭 单位:昆明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初探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60245.html

    相关专题:长线投资技巧 中小企业融资案例


    上一篇:毛泽东群众路线观及当代内涵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