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职工应付方式职业技术论文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中男603人(59.2%),女415人(40.8%);30岁以下425人(41.7%),31~40岁434人(42.6%),41~50岁143人(14%),51岁以上16人(1.7%);未婚206人(20.2%),已婚800人(78.6%),离婚11人(1.2%);中学学历10人(1%),本科学历710人(69.7%),研究生学历298人(29.3%);工龄1~10年573人(56.3%),11~20年338人(33.2%),20年以上107人(10.5%);高级206人(20.2%),中级489人(48%),初级245人(24.1%),无职称78人(7.7%);专职教师636人(62.5%),专职行政53人(5.2%),教师兼行政82人(8.1%),工勤人员247人(24.2%)。调查对象应付方式情况表1结果表明,职业技术学院校教职工在遇到问题时,所采用的应付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幻想”、“退避”、“自责”。

2不同特征教职工应付方式的差异比较

表2显示不同性别的教职工在“自责”、“求助”、“幻想”和“合理化”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责”、“幻想”、“合理化”因子上,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在“求助”因子上,女性得分高于男性。表3显示,不同工龄的教职工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年以上工龄的教职工得分最高。表4显示,不同学历的教职工在“合理化”应付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学历的增高,各因子得分逐渐降低。表5显示,不同职称的教职工在“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级职称在“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得分最高,无职称在“解决问题”因子得分最高,中级职称在“求助”因子得分最高。

3讨论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应付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种以上,但每个人的应付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构成了六种应付方式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形式[7]。一般把应付方式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成熟型应付方式包括“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包括“自责”、“幻想”、“退避”3个因子,“合理化”为混合型应付方式。本研究显示,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在面对压力时,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付方式较多,采用“自责”的应付方式较少,与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相符[8]。表明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在面临问题与挫折时,能够理智分析,积极应对,采用较为成熟的应付方式。本研究显示,男女教职工在应付方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遇到压力时男性更多的采用“自责”、“幻想”、“合理化”应付方式,而女性更多的采用“求助”的应付方式,与韩磊磊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可能与社会文化对男女角色的期望差异有关,女性有较强的依赖性,在遇到问题时更多的采用“求助”的方式;而男性独立性较强,不愿意轻易“求助”他人。李百珍,李焕稳,王凯的研究[10]与本调查都显示,1~10年工龄的教职工更多的选择“自责”、“求助”、“幻想”和“退避”的应付方式,因为年轻的教职工缺乏工作经验,希望自己有一番成就,遇到问题时采取向有经验的教职工“求助”,对自己的“自责”也更多;而中老年教职工拥有足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效能感,更多的采用“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依靠“幻想”来缓解心理压力。相比较而言,学历较低的教职工在应付方式各因子中得分均高于高学历教职工,且在“合理化”上差异显著。学历较低的教职工大多工作在基层,遇到的问题都是与学生息息相关且亟待解决的,多采用“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他们往往对自己期望较高,常常“自责”,且自身学识不高,在无法解决问题时也会采取“退避”和“合理化”的应付方式;学历较高的教职工学识较高,对别人的依赖少,选择“求助”的应付方式较少。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职称成为高校教职工关注的热点,职称的高低直接代表着教职工在学术或工作中的学识和地位。本研究显示,不同职称的教职工在“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无职称的教职工一般工作在最基层,面临的问题是琐碎又迫切需要解决的,所以“解决问题”的应付因子得分高于有职称的教职工;中级职称的教职工在学识与工作经验上都低于高职称的教职工,在遇到问题时不会太顾及“面子”,愿意向高职称的教职工“求助”;初级职称的教职工大多年纪比较轻,在教师成长的历程中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阶段,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在压力面前更可能用“退避”和“合理化”的方式来为自己开脱。在之前关于教师应付方式的研究中,较少的学者研究职称差异对应付方式的影响。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应根据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应付方式的特点,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工龄、学历、职称等差异,做到具体化、科学化,促进教职工心理健康,提高我国职业医学论文集教育水平。

作者:赵莹莹 卢欢欢 朱伟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职工应付方式职业技术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59217.html

    相关专题:石油教育杂志社 蚌埠医学院学报


    上一篇: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探讨
    下一篇:巴蜀文化符号的川酒包装设计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