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监测技术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式,间断或者持续现场监测与测定化学污染物以及生物物理污染等相关因素,从而得出准确的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具体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和生态监测。通常检测程序有:明确目标、现场调查、设计监测计划、科学布点、搜集样品、运输储存、分次检测、处理数据、整体评价等。环境监测技术涉及了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其不但拥有坚固的化学分析基础,还拥有丰富的化学、物理、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
2环境监测的现状
我国发展环境监测明显晚于发达国家,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当前已经顺利从间断性监测向自动持续监测过渡。自某一断面监测逐步发展到一个区域及全国范围。基本上产生了一个以环境分析作为基础,以物理检测作为向导,以生物生态监测作为互补的环境监测技术。同时,也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要求、环境监测分析方式、环境指标标准和报告制度,自此成功进入标准发展道路。环境监测很好实现了监测信息及相关管理事务的公开化,监测系统和环境管理及社会公众要求密切相连,在公众意识积极提高的过程中持续强化了环境监测的社会形象。
2.1不断加强了环境监测能力
监测站监测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开展目前的各种监测方法与技术规范实施衡量。一、二级站拥有对项目监测的能力,三级站则基本上实现了对各个项目的监测,并且联系本地区污染情况实行相应的监测项目,普通意义的监测站点数量正在逐渐增加。
2.2构建了环境监测网络和自动监测系统
我国一般都是管理型环境监测网络,同时也建立了以环境要素作为前提的跨越部门和行政区域的监测网络。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二次优化的前提下,由水质监测网站、空气质量监测网站、酸雨监测网站、沙尘暴监测网站等200个监测站构成了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从而产生了国家环境监测总站。
2.3物质基础越发强大
环保系统拥有的监测设备已经超过千台,总体价值超过600亿元。通过对国控站数量调查了解到,其监测仪器价值已经达到了3137亿元,占全国的一般比例,每一年的国债项目计划都会涉及到环保产业以及有关的监测设备。十五期间,环保投入整体价值已经超过了7000亿元。
2.4实现计算机化的传输处理信息
对于环境监测数据的搜集、处理和传送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同时可以采取多媒体技术编制环境监测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环境监测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数字地图的建立,很好提高了监测质量。
3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方向
从基础知识、技术规范、质量评价、研究方法等方面着手,真正建立与不断完善与我国发展情况相适应的体现中国特点的环境监测技术系统。其内容包括明确监测系统的内涵、对象以及方法,以便制定我国应急监测技术线路和实施方式。一个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系统化包括了空气、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等业务监测网络、传送信息以及在线监控网络等以及将国家、省市县管理作为前提的监测网络,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只有加强监测环境要素,才可以顺利发展环境监测工作。认真研究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具体来源、负荷、危害影响状况不明,相关技术错位,人员水平不高、经验不足。我国颁布的对有害化学品重点控制的条例,迫切需要构建监测方法,积极调查和研究污染。不断研究突发污染事故预警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的职责是核污染、化学污染的反恐以及环境应急监测。对于突发性污染事故,怎样做好事前预防、始终迅速响应、事后评价风险监测,整体上依然缺少一定的技术支撑体系。对室内污染物迅速检测的方式积极研究。
室内污染物监测工作十分繁重,并不适合利用部分监测方法与现场快速动态检测,由于其投入成本较大,促使其成为必须大力研究的新领域。加快研制11类空气与水质便携式监测设备、简便迅速野外分析方法以及持续自动监测系统。着重研制与开发在线28类持续自动监测设备与具体排放污染物总量的监测系统,研制浮标式自动监测水质系统、激光光谱机动车排气持续自动分析系统以及其他污染物特点的持续在线自动分析系统。强化调查研究重点地区环境污染情况。实施全国主要污染源排污情况监测调查研究,准确了解超过全国排污总量65%的排放重点污染源污染物的情况,选择指定我国环境优先污染区明细。开始关于重点环保区域与工程环境的长期环境监测调查、环境安全性评价以及防治污染策略。积极推进生态监测研究。我国生态监测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实质性发展,缺少一套成熟的监测评价指标系统与方法。遥感遥测系统、图像分析系统等亦都不成熟。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环境污染和健康关系。治理环境污染成本必须和人体健康综合分析,才可以制定科学、系统的治理方案;要想不断提升人们的环境意识,需要认清污染影响健康的程度及其存在的潜在威胁。
4结语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并且目前发展形势也很好,形成了发展机遇和困难并存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形成了一个客观的认识,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和困难,努力提高我国监测技术水平。
作者:施桃红 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