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导思—点拨”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及严密逻辑性,而抽象思维是由形象思维转化而来的,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教师可以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用具及教学手段,诸如投影仪等,使原本静态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动态形象,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之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提高其学习兴趣,以兴趣诱发思维,逐步培养其思维能力。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使得数学普遍被认为难度较高,让学生视如畏途。小学数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适当的情境,调动其思维积极性。例如,在黑板上写出奇怪的等式:1()=1000();3/4()=45();3()=72();1()=100()。以此启发学生观察:1与1000在什么情况下有关联?学生根据经验及所学知识得出: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教师通过有效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参与到数学情境的观察、猜想、交流活动中,使其在活动中积极发散思维,运用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观察事物,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开发其智力及潜能。
二、通过设问进行“导思—点拨”
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设问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再思维能力及其再创造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教师通过精心设问进行“导思—点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将其思维引入一定的深度及高度。例如,在教授《加、减法中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首先要确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在教会学生简便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转化的思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隐藏的问题清晰化,这一课时中的转化需要特定的条件,仅适用于接近整百、整千的数字。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两步计算反而比一步计算更简便更快?”通过问题引出这一课时的重点所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活化学生的思维,引导其积极探究问题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借用卡片、投影仪等教学用具,设计一定量的课堂练习,巧妙地将知识的迁移规律融入其中,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并在课程结束后提出问题:“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更加简便?”“请同学们分别思考加法简便计算和减法简便计算的规律?”在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中,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而学生也对所学知识有了完整且深刻的印象,其转化的思想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点拨,始终身处一个探索新知识的最佳环境当中,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激发和锻炼。
三、在实践操作中“导思—点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操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发展思维。基于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能力,教师在设计实践操作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活动方式、实践操作活动的时机与方法、教学目标,确保在忠于教材、切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形式多样且新颖有趣的实践操作活动。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教材的机会,充分挖掘每一项操作材料的思维容量,使其发挥出最大价值,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载体,有效地将实践操作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有序的操作中仔细观察、比较、分析,积极地进行概括与思考,从而不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三角形的模型动手制作不同的三角形,并引导学生观察每个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分别是什么角,分别有什么特征,哪些三角形有着共同的特征,同时要求学生将具有共同特征的三角形加以归类,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得出三角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教师顺势要求学生按边对三角形进行比较、加以分类,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展开思考、得出结论,很快掌握三角形的特点及不同种类。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亲自探索,掌握方法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导思—点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者:黄灵芳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