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不清楚Os8N3或Os11N3的激活是如何导致植物感病的。Xoo菌株PXO99A的TALEsPthXo6可激活水稻TFX1基因的表达。TFX1是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家族的一员,并可受到多个Xoo菌株的激活,这说明效应蛋白PthXo6在不同Xoo菌株中是保守且非常重要的。敲除OsTFX1基因导致Xoo致病菌株致病能力下降,而水稻组成型表达OsTFX1可恢复Xoo的致病性[9]。AvrBs3诱导的UPA20基因编码碱性螺旋-环-螺旋型转录因子。转录激活UPA20的表达导致在Xcv位点受到感染的细胞变得肥大[7],细胞的肥大可能在细菌传播至叶表面起到重要作用[26]。但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其他参与感病的UPA基因。UPA基因的发现导致发现UPA框,UPA框在发现TALEs的DNA识别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将在下文(1.4)讨论。
1TALEs靶标的抗性机理
黄单胞菌中分离到的多个R基因,介导TALEs的抗性的图解见图2。由图2可见,TALE经Ⅲ型分泌系统注入植物细胞,番茄NB-LRR类蛋白-Bs4可在植物细胞质识别TALEs,Bs4能够识别全长TALEAvrBs4及缺少核定位信号和酸激活结构域的缺失衍生物。TALE与importinα互作,TALEs转移至细胞核,特异性结合匹配的UPT框,转录激活相应的易感基因(如UPA20,Os8N3,Os-TFIIAg1或OsTFX1)的表达,导致植株感病。激活易感基因可受到RNAⅡ聚合酶复合物(红色)突变如xa5(褐色)或单个UPT框突变(xa13突变)的抑制。植株也进化出抗性激活陷阱—正常情况下存在于S基因启动子的UPT框亦存在于R基因,进而激活R基因的表达,表现抗病。胡椒Bs3及水稻Xa27基因分别特异性识别AvrBs3和AvrXa27[16-17,21,27-28]。2个R基因含有效应分子特异的启动子元件,称为UPT框(upregulatedbyTALE),UPT框直接与相应的TALEs互作,进而激活UPT框下游的基因的表达[5,16]。来自X.gardneri菌株的AvrHah1蛋白与来自Xcv菌株的AvrBs3蛋白中间随机重复结构相似,胡椒Bs3基因不仅能够识别来自Xcv菌株的AvrBs3,同样识别来自X.gardneri菌株的AvrHah1[29]。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与AvrBs3一样,AvrHah1转录激活Bs3基因的启动子[16]。这样,在Bs3和Xa27介导的免疫反应中,R基因启动子介导TALEs的识别,而R蛋白仅执行防卫功能。缺少NLS和ADD的TALEs突变体不能激活相应的R基因[30-31],因此,转录激活R基因启动子可能是植物识别TALEs最常见的机理。但来自番茄的Bs4蛋白是唯一例外,Bs4蛋白直接识别AvrBs4的结构,不必受到AvrBs4的转录激活[32-33],似乎Bs4识别AvrBs4的是结构而不是活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核苷酸结合位点富含亮氨酸重复(nucleotide-bindingdomain,leucine-richrepeat,NB-LRR)类R蛋白介导效应分子可激发免疫反应(EffectorTriggeredImmunity,ETI),这类R蛋白通过常监控或保卫对植物至关重要的蛋白发挥功能[20,35],但隐性R基因很可能为进一步了解TALEs的功能提供有用信息。
2TALEs在生物技术领域应用的前景
2.1广谱抗性基因的人工构建
胡椒Bs3基因能够抗携带AvrBs3的Xcv病原菌;水稻Xa27基因能够抗携带AvrXa27的Xoo病原菌。胡椒Bs3基因与水稻Xa27基因无同源性,但这2个基因均受相应TALEs的转录激活,这说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具有相同的抗性机理。Romer将AvrBs3、AvrBs3Δrep16与AvrXa27对应的UPT框整合到1个植物启动子中,将这个启动子引入胡椒抗性基因Bs3的上游,结果发现只有病原菌将TALEs注入植物细胞时,才能诱导Bs3基因的表达,植物表现出抗性[16]。目前,水稻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生产的世界性两大重要病害,而取得广谱持久抗性是保证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水稻白叶枯病菌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存在大量TALEs,利用TAL密码,可以预测与TALEs相结合的TAL框,不同的TAL框以顺式作用元件的方式与TALEs结合[16],该结合方式在生物技术领域意义重大,这是由于靶基因可受到不同TALEs的诱导,这些TALEs可在启动子区域与TAL框结合[2],进而激活相应基因的表达。本实验室采用全基因人工合成的方式获取相应的DNA序列作为水稻抗性基因Xa21和Xa27的启动子,现已成功构建了相应的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病原菌接种发现转基因水稻表现出较好的抗性,且与非转基因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的生长发育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2.2TAL核酶促进基因组编辑
锌指蛋白(ZinkFingerProtein)或TALEs能够与限制性内切酶的催化结构域融合形成锌指核酶(zincfingernucleases,ZFNs)或TALE核酶(TALEnucleases,TALENs),进而在基因组靶位点创造出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Break,DSB)。由于核酶需要形成二聚体发挥功能,则需要构建2个DNA结合蛋白来识别临近的序列,且二聚体之间需要恰当的距离来使核酶催化结构域,形成功能性二聚体裂解靶DNA[36-38]。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endjoining,NHEJ)或DNA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HR)修复断裂的DNA双链(Double-StrandBreak,DSB)[39-40]。DNA同源重组能够介导内源基因组序列与外源DNA发生核苷酸交换,导致DNA插入、缺失或替换。而NHEJ常造成DSB位点的插入或缺失(insertionsordeletions,indel)造成误义或无义突变来破坏靶基因的功能[41]。诱导DSB的催化结构域常源自ⅡS型限制性内切酶FokⅠ。近几年,学者开展多项研究来增加FokⅠ结构域的内切活性和特异性,发现了超级活性的FokⅠ突变体Sharkey,能够在体内外增加酶切活性[42];发现了防止形成homodimer的FokⅠ突变体来降低脱靶(off-target)活性[43]。TALENs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未来可能代替ZFNs技术成为基因定点修饰操作的主要技术(见图3)。图3显示,(a)TAL核酶是TAL效应分子与FokⅠ核酸内切酶结构域的融合子,TAL重复结构域控制DNA结合特异性;(b)2个TAL核酶与邻近的DNA框结合,FokⅠ二聚化诱导2个框之间DNA的断裂。DNA双链的锻炼能促使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或同源DNA重组(HDR),修饰靶基因组(缺失或插入)。与ZFNs相比,TALENs技术的优势是明显的,第一,TALENs结合DNA的方式更易于预测和人为设计;第二,TALENs的构建更加简便,甚至能够实现大规模、高通量的组装;第三,TALENs结合DNA序列的特异性更强,而毒性和脱靶(off-target)效应则比ZFNs低;第四,ZFNs识别特定碱基序列的三联体核苷酸,这使其应用灵活性降低,为设计和构建针对特定核苷酸序列的ZFNs增加了难度。而且,TALEs可与其他功能性蛋白结构域融合形成新的嵌合体蛋白。通过与转录抑制子结构域融合,TALEs用于形成人工抑制子来抑制细菌[44]、酵母[45]、植物[46]和人[47-48]特定基因的表达。TALEs与整合酶融合对基因组特定位点修饰,与DNA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融合,从而实现基因组上特定位点的甲基化,研究表观遗传调控;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融合来介导染色单体特异的修饰,与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deaminase)融合来进行点突变。由TALEs派生形成的因子具有多种功能,使TALEs成为多面手,应用空间更广阔。近10年来,ZFNs已广泛应用于人和其他模式生物基因组的精确修饰,并已进入临床试验,以治疗糖尿病、神经性疾病、AIDS和恶性脑胶质瘤。TALENs技术已经在基因组定点修饰上取得了成功,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代替ZFNs技术。但关于TALEs和TALENs依然还有不少谜团有待揭开。例如:(1)为什么TALEs识别的TAL框5'端紧邻的核苷酸必须是T;(2)为什么TALEs的最后1个识别DNA序列的重复单元只是半个重复单元;(3)TALE对靶位点的结合是否存在核苷酸的偏好性;(4)是否能够优化TALEs单个重复单元的氨基酸序列和长度;(5)TALEs不同的RVDs之间是否相互影响;(6)为什么不同的TALENs活性差异如此之大;(7)能否采用更有效的内切酶结构域代替FokⅠ;(8)识别20个碱基序列的TALEN蛋白为1200个氨基酸,如何有效地将TALENs导入组织或细胞中,是通过表达载体还是直接将表达TALENs的mRNA导入细胞;(9)TALENs对其靶细胞或个体是否具有毒性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目前尚无定论;(10)TALENs是否会导致靶细胞或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3展望
在完全理解TALEs的功能及潜在利用价值之前,有些疑问仍有待解决:首先,TALEs结合DNA的结构及结构/功能之间的联系问题,这将有助于解释TALEs-DNA结合密码的复杂性;其次,TALEs如何与宿主转录元件互作,TALEs与DNA结合后是否影响内源转录调控子的活性;第三,有关TALEs的进化:TALEs的起源,TALEs的多样性,TALEs可在细菌中重组,为何某些作物的病原菌存在大量TALEs而其他作物并不存在。
作者:吴伦英 景晓辉 沈雁 单位:海南省热带作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