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于意大利的国际慢城
慢城(Cityslow)意为慢节奏的城市运动,这来源于意大利语和英语的合成词。慢城来源于“慢食”运动,意大利于20世纪80年代发起了这一运动。当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强调速度与标准的美式快餐严重影响到当地的传统习俗和生活节奏,不断冲击着意大利的特色饮食。为了抵制像肯德基、麦当劳等美式快餐,倡导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美食,意大利人彼得里尼首先成立了“国际慢餐协会”,目的是从慢餐开始,回归传统,改变过快的生活节奏。在此过程中,“慢城”运动不断被许多城市所认可并获得推广。1999年10月,《慢城运动宪章》由意大利的四个小城(基亚文纳、布拉、波西塔诺、格雷韦因基安蒂)市长联合发布,宪章提出致力于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共有55条准则。会员城市根据该宪章必须做到:保护当地的美学与美食传统,生产和采用天然的食材,保护当地的传统产业和传统手工艺等;在居民的公共教育中不断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慢”理念,促进居民之间和谐相处和热情友善;积极利用新技术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合理发展利用土地;维持和发展本地区特有环境和文化,保护环境,从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国外众多学者对产生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慢城与全球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学者研究出发点与角度不同,结论亦大有差异。从城市空间角度对慢城进行阐释的意大利学者Knox指出,慢城通过与自身管理模式的结合,实质上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慢城的主要宗旨在于抵抗全球化的实施和进展,作为与快速形成鲜明比较的城市类型,它以慢节奏来克服快速化的发展空间,它不能接受全球化的经济背景,因而它不能适应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实,被视为快速城市化的反面标杆。Pink对慢城的典型案例研究后认为,慢城运动的目的在于科学的环保方式和管理模式,关注地方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他以此为逻辑起点分析慢城与全球化的关系,认为慢城希望把自身的建立原则用于全球化发展中,具有侵吞全球化理念的势头。学者Radstrom在游历澳洲和欧洲后,从全球化的背景、慢城哲学、政策、组织、历史等诸方面来对慢城组织进行分析,认为慢城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地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通过特殊形式维系地方身份感来显示本地化特色的,这些国家已建立拥有自身特色的慢城,这意味着全球化背景下的慢城仍被很多国家所接受和采纳。[2]慢城的概念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直到2011年11月,江苏省高淳县桠溪镇被世界慢城组织授予“国际慢城”称号后,中国大陆才有了第一个慢城;2014年6月,广东省梅县区雁洋镇正式成为中国第二个慢城。因此,慢城在中国还算是新生事物,国内对慢城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加强。
二、慢哲学理念与慢城
西方学者对慢城的界定虽然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慢城出现的本质,是二战以来,人们对城镇化的过快发展所作出的直接反应。慢城是一种城市发展目标和人们的生活态度,并将成为主流发展模式。“慢”原本便是人们传统生活的哲学,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经济浪潮之前,人们的生活皆体现着“慢”的智慧,因此,世界各国都有成为慢城的文化基础。如我国传统的艺术和工艺都非常尊崇“慢工出巧匠”,强调凡事要循序渐进。随着城市宜居理念的深入人心,实践证明,慢城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模式之一,是各国城市化浪潮中提升城市宜居性的一种发展方向。特别是对于小城镇的发展,慢城依据地方的实情,结合环境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地方的资源,摒弃以往“摊大饼”的一贯做法,将慢哲学和慢城的原则运用到当地的城镇建设与管理中,从而把城镇建成具有当地自身特色且非常宜居。事实已然证明慢城运动正不断被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慢城的实施和建立是基于慢哲学原理。快为工业城市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重要价值;但它在使人们获得机械化和工业化的同时却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为可持续发展造成明显障碍,显露出极大弊端。慢城运动的宗旨在于为世界各国展现、推广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通过慢城运动的教育示范作用,使大家明白对于人类生活,我们可以有更多更好的不同选择。同时,慢城是一种通过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也是一种让城市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方法。慢城运动目的简单明确,慢城提倡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地方特色传统,反对标准化和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负面效应,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让城市更加宜居,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综观建立了慢城的世界各国,在文化各异的背景下,虽对政策有所调整,但是他们都忠实于慢城协会的共同目标和原则,都将慢哲学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和政策中,提倡敬畏自然、遵循传统、放慢脚步而倾心于精神需求。其特点是:首先,敬重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和维持各地城市的独有个性,重视和保护地方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和风貌,努力为城市居民创建一个宜居优美的生态环境。其次,强调生活质量,提倡生态美食,工作和生活中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再次,注重维持和保护当地的传统,努力利用这些传统为本地创造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慢城运动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更理想的城市生活模式、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为我们在处理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相似问题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慢城运动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之启示
城镇化是我国内需的最大潜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改善需求结构、推进城镇化,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慢城运动把慢哲学理念引入到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如何消除低水平而且同质化的城市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具有重要启示。
1、在城市建设中营造人本活动空间,满足包容性增长的需求。城市宜居性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在公共活动空间的舒适性,而慢城在营造人本活动空间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运用慢城理念营造城市活动空间时,其尽量将商业区作为快社区,而将开放、居住空间打造成慢社区。慢城努力为市民增加娱乐设施和休憩场所,尽力建设更多的开敞绿色空间,为人们日常接触和交流分享共知体验提供亲切的活动空间,为人们提供情感交流的空间,营造舒适的生活休息环境。慢城不仅要让市民享有舒适城市生活空间,同时也要能让市民拥有精神寄托,使其成为市民的精神家园。唯有如此,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城市才能越来越吸引人们,城市才能真正称得上宜居之城。包容性增长需要城市建设者对城市功能以及民生的改善、保障和城市的软实力做出相应的提升。包容性增长追求的是社会发展与经济的和谐化、可持续化,推崇经济增长的合理分享和机会平等的增长。慢城建设注重城市内涵的升华,城市包容性增长的需求恰好能被满足,从而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提供新的思路和出路。
2、创建各种特色小城镇,积极培育和发扬城市个性。我国的城市化率到2012年已达到52.57%。[3]虽然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很快,但是有特色的小城镇少之甚少。在城镇化过程,原来规模小的小城镇盲目仿造大中城市,模仿建造一样的高楼和同样的玻璃幕墙,城镇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诸多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在没有处理“三废”能力的情况,眼中却盯着化工等热门赚钱产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形成所谓的小城市病。对此,倡导慢城理念,引导我国的小城镇科学建设,不盲目追求城市建设的时髦,使小城镇发展把自身所具有的资源禀赋与区域特色和独特文化结合起来,在特色上下足功夫,在慢中求快,培育成各有特色的小城镇。如何保护与发展城市个性,使城市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趋同的今天,已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首先要积极地对城市个性进行创新和发展。城市个性只有在延续地方感和传统文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地域城市文化才能产生长久的吸引力。它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动态和发展的。其次,在对国内本土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要有发展地保护,必须摒弃静态保护的做法。在保留其精髓的前提下,同时使其创造经济和文化的双重价值,确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在现代社会中为居民的生活发挥力量。再次,对待外来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并将其融合为本地文化的一部分,不能一味地模仿,从而实现本地文化的丰富与多样化。
3、消除和预防城市病。“城市病”通常是指城市发展中城市经济缺乏可持续性、城市化进程过快、城市规划失控情况下的种种问题,如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交通堵塞、失业率不断上升、住房拥挤以及房价上涨过高、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是对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的一种形象化比喻。目前,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同时各种“城市病”突显。“城市病”问题特别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已造成城市发展的高额成本和负外部性,成为城市普遍存在的两大难题。为此,必须借鉴慢城理论反思原有城市发展模式,通过慢城运动消除和预防“城市病”,使城市建设实现健康发展。
4、把慢设计理念溶合到城市建设与居民生活之中。慢城运动从居民的吃、行、游等活动和精神上劝导人们慢下来,慢设计理念则希望能通过设计出拥抱传统和日常生活的产品来影响人们生活,影响生活的节奏和消除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作者:杨在峰 单位:中共梅州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