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现代传媒正在改变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播方式,选择具有生动直观的影视节目、宣传快捷的在线广播、选择便利的营销网络等现代传媒,探讨其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播的影响,认为现代传媒不仅以其快捷与便利的优点扩展了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播空间,而且影响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共享与构建,也在固守与包容中让人反思其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传媒;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播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广为流传的一句古话,以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伴随人类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饮食文化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在饮食活动中有“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等食礼。可见,饮食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还包括精神方面。优秀的饮食文化要保留、继承和发展,离不开传播,而传播媒介(即传媒)在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快捷与便利:现代传媒拓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空间
以前由于条件的限制,传统传播多以叫卖方式、挂牌方式、散发传单方式、书籍传播方式为主。20世纪以来,饮食文化的传播方式有了较大突破,影视、网络等媒介的运用,极大地扩大了饮食文化传播的范围,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也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视野。现代传播媒介,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和优势,以及自己的受众群体和针对性的人群,发挥着媒介的作用。满足着人们各自的精神需求,达到满足。对于少数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1图文并茂的影视节目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了解更加直观
“任何一种信息传播什么和怎么传播都离不开特定的媒介作为传播载体,传播是信息体裁化的传播,传播只有在信息被体裁化、媒介化后才可能实现。”电视,当今社会媒介方式之一,电视受众的广泛性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传播作用。电视在传播信息中具有直观性和快速性,并且带有视听效果,达到了图文声并存的三大优势,电视的这一特点无疑成为大众的主要媒介方式。随着电视台类目不断增加的多种选择优势,节目选择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精神需求。而且电视传播信息的渗透力非常强,最为明显的就是收视率的增加,相应的显现出收视群体越来越多,可以将电视所播的内容大范围的广而告之。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在2015年央视新增的关于饮食类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此节目运用的是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纪录片是各种传播形态中的“贵族”,是文化含量最高的传播载体。”纪录片中大量的介绍了少数民族的饮食。从香格里拉藏族的松茸到大理白族的乳扇等等,使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直观的从电视屏幕上感受到美食触觉味蕾的快感。节目中,介绍了当地饮食制作器材和食材以及佐料的使用,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达到真实的效果。这一类饮食节目以美食为主要核心,借以发展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效果。电视作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播媒介,能够非常的贴近平民生活,更加的贴近真实生活,向屏幕前的观众传达少数民族人们对于特色饮食文化的真实的感情,能够使外地人更直观的了解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并有着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得到发扬。
1.2覆盖全面的在线广播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宣传更加快捷
广播作为传播媒介方式之一,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广播节目的观点非常明确,广播节目的主题紧紧围绕播报内容,明确听众群体,突出服务听众的特性。例如对于少数民族饮食类的广播中,向听众分享各式各样的饮食信息,主要针对于流动人群和较为年轻的群体,并且收听者具有相对较高的消费水平。其次随着广播节目的不断优化和较高的传播信息能力,在广播节目中增加讨论和互动的环节,能够真实的讲述关于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细节的描述,由于广播经常是地方性的并且是现在进行时的播报,通过叙述可以使听众第一时间捕捉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亮点,将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深入传播。由于广播覆盖全面的优势,使得在这样一个资讯平台将广播和饮食选择结合在一起,能够立即并准确将食货的各种打折、优惠、新旧店铺的开业等等与饮食相关的咨询及时转达给需要的人们,已达到关于美食各种内容的表达,进而能够更直接的传播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广播关于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的相关信息,不仅可以将饮食文化继承、发展,也能够提升该地区的人对于本民族饮食相关文化的极度认可。
1.3无处不在的营销网络让人们选择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更加便利
“网络作为一种代表着先进的技术。很明显网络带动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虽然只发展了十多年的历程,但是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人们以前的生活以及行为的方式,使人们逐步进入新兴网络时代,少数民族网络文化输入大于输出,使得少数民族文化遭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网络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而提供服务是人们上网的主要原因,现在人们以自己的喜好和方式,不断的融入到网络社会,网络群体多以需求提升主动性。自主性的提升使网络群体在饮食文化传播的方面体现的极其明显,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美食评论家、大众点评的网络平台,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当地饮食,相关内容只需上网搜索便立即得到相关的信息。例如:现在手机上流行的美团、糯米、百度外卖等相关网络APP,极大的满足当代人对于饮食的追求,网络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着科技的步伐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网络对人们生活中的的影响极其大,手机中不断地接收着新的信息,可见网络对于饮食传播有着不容小视的影响。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网络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标志逐步走向少数民族地区,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的发展。
2共享与建构:现代传媒延伸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播
现代传媒技术对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反应在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共享与构建上,现以景颇族和傣族的饮食文化举例说明。例如:“景颇族部落聚居在云南德宏州地区,当地的生态环境非常复杂,在景颇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山里的东西,绿的是菜,动的是肉’顾名思义,在景颇族地区凡是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在景颇族地区都可以当做食材,这样资源丰富的食材中,景颇族饮食的的主要味道以‘酸’‘辣’‘苦’为主,是当地人最喜爱的味道,而‘鬼鸡’现在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人人皆知的一道名菜,由于景颇族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杀鸡祭鬼的风俗习惯,将用来祭祀使用的鸡煮熟之后,把鸡身上的肉用手撕成条状,再加以作料:柠檬汁、姜末、蒜末、盐、味精等,使之凉拌,整体上‘鬼鸡’的味道与景颇族喜爱的味道相同,显现出‘酸’‘辣’的味道,加上柠檬汁是这道菜非常的清爽可口。这道菜在最先前是用来祭祀用的,所以被称之为‘鬼鸡’。”再如:傣族是我国云南西部和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盛行小乘佛教。“由于受到佛教的深深的影响,以前每一个傣族的村寨都有祭祀宗教的场所——‘奘房’。每一个奘房里面都有佛爷去主持关于佛教的活动,佛爷的一日三餐都由同村寨子里的村民一次轮流的提供。直到全村民都为佛爷提供过餐食后,每家都会拿出几道自家的拿手菜,然后搬着自己家的桌椅板凳到奘房前把桌子拼到一起进食,大约130桌左右。就形成了大家熟知的‘长桌宴’。长桌宴的目的首先在于感谢主持佛事活动的佛爷,为其保佑全村寨人的健康平安,同时祈求能够使全村寨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2.1现代传媒促进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共享
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都有一定的特性。过去,景颇族用来祭祀的鬼鸡是禁止小孩和妇女食用,只有村寨中的长者和年迈的老人才可以食用。现今生活的改善加上外界对本民族的影响,为了宣传本民族的饮食文化,这种祭祀的饮食习惯已经被打破,这样的饮食禁忌已经渐渐的褪去,“鬼鸡”成为了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并且也是景颇族餐馆中饮食特色的代表,更是人们野炊休闲时不可或缺的一道佳品。使景颇族的饮食文化得到共享。而“鬼鸡”被视为景颇族饮食文化的标识,也使得祭祀中的菜品走向大众的重要因素,这使得将“鬼鸡”成了景颇族饮食文化中的代表。而傣族长桌宴是非常普遍的,由于旅游业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傣族长桌宴不仅仅限于感谢佛爷才会摆,也不再限于佛教文化才举行。傣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团结的少数民族,同寨村民为了增进感情与促进交流,以此来解决村寨人们的矛盾,能够增进友谊的形式。长桌宴由寨子里的年长有威望的寨老进行安排,商讨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再由每户人家搬上桌椅,带上自己家里烧制好的各种饭菜,大家互相品尝,共同商议村寨里的事情。在现代传媒盛行的今天,傣族长桌宴的不断传播,外地游客可在当地旅游时感受到小型的长桌宴与当地的饮食文化,使得文化得以共享。同样,这种情况的驱使下,使本民族人对于本民族饮食文化的得到认同与认可,对于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保留起到一定的作用。
2.2现代传媒对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构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团结统一、并区别于外族的一套符号和观念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据。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就消亡了。”中国文化是由多民族文化组成的,而少数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当中包括饮食文化。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随着媒介的传播,少数民族饮食通过彼此借鉴与融合逐渐形成了兼具民族饮食特色的饮食文化。只要提起景颇族,人们就会想起这里的“鬼鸡”文化;提起傣族,就会记起“长桌宴”。而在一些旅游景点,为了便于游客在较短时间内品尝各个民族独特的饮食,就会在一天甚至一桌上,摆出各个民族的特色菜肴,让宾客快速感受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比如,在云南就有以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融合而推出的即兴宴舞,在就餐一个多小时中,可以欣赏多民族与饮食有关的舞蹈,也可以品尝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这种共建的方式既有利于保护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又充分地宣扬了民族文化。
3固守与包容:现代传媒影响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播路径必然离不开现代传媒。但是传媒需要建立在具有实用性与适合性的饮食活动基础上,如果脱离了这些基本的服务功能,这一类饮食文化将失去它在传播中的意义。所以,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播既要坚持本身特有的定位,将自身特性凸现出来,又要不断加强真实贴切性和一定的实用性,从而得到大众的喜爱。
3.1现代传媒对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固守
少数民族种种饮食的食材和习俗都因地理位置存在着差异,有一定的地域特性。在这些细节上,饮食类的节目需要满足实用性和贴切性这两方面,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有所特点,不只在内容上避免奢华,回归本土、贴切生活使用最质朴的食材,避免为了节目的效果使用一些奢华的食材,失去了实用性和贴切性的意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真实的展现给观众。在景颇族地区的“鬼鸡”饮食,对于传统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需要尊重当地的传统,在食材以及制作方式上需要原汁原味,所以在传播饮食文化时在这些方面只有固守,才能真实的将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保留和传承。
3.2现代传媒对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包容
少数民族饮食的传播中,关于饮食的祭祀文化受到了一些传播媒介的影响,为了将景颇族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也使傣族人民热情友善的好客之道传承并发扬傣族文化,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饮食习俗从只能由寨中长者和老人食用到现在的人人可以食用,再如傣族长桌宴的佛文化,升华成为全寨村民促进感情的方式到现在人人能够感受的当地饮食氛围。这样长时间的发展下去,必然会对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最终少数民族的饮食传统文化将消失。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需要将饮食文化的来龙去脉清晰解释。即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物质方面已经广泛的传播,但对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精神方面要得以包容,尊重当地饮食文化。综上所述,饮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饮食历程的不断发展必然造就文化,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合理的传播媒介进行合理的传播。虽然在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播中造成了些许影响,但是经过时间的流逝,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方式改变的这一现象会危害到民族饮食文化的本身含义么?笔者认为,这样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在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播中使文化本身发生改变。即使随着时间的增长,一些文化的意义、内涵依然存在,虽然方式发生转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饮食文化也同样如此,饮食的制作工艺、技术与文化内涵只有广泛的传播、传承,才能使文化发扬,并且能够保证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范围扩散,使得少数民族增强自我认同与文化认同。但是,对于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传播,怎么去把握这个度,既能够使手艺广泛传承又使文化得以保护,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韩晓芬,樊哲昀 秦莹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