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算管理改革与创新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创新,做好财务会计工作,要健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公共服务支出需要。要统筹各部门、科室经费管理,努力满足社会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定员定额管理。在预算管理上要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和预算修正,切实增强预算执行和约束能力。要将预算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相结合,探索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管理,坚决取缔违规收费,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环境。要进一步加强财务公开,及时公开预算和决算情况,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加强债务管理,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和债务规模。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奖惩的方式,积极引导行政事业单位化解逾期债务。
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创新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较为混乱,管理机构及职责不清晰,资产配置不合理,部分国有资产违规使用,资产处置不合理,资产评估机制不健全,资产统计不规范,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不明确。具体表现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国有资产配置标准不统一,对下属单位国有资产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国有资产安全性不高,资产账面数与资产实有数不相符,有的资产采购不走政府采购,而是自行采购。在出租出借等方面报批手续不完善。资产管理不科学,与行政事业单位所履行的职能不匹配。在资产使用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造成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资产处置不符合规定程序,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必须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方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管理好资产出租、出借的审批权限,做好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及时向本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资产管理工作。二是做好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新采购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入账,减少的固定资产及时报批。严禁设置账外账和账外资产。做好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和日常监督检查。三是优化资产配置,科学使用资产。资产配置应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相适应,做到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保证勤俭节约,从严控制。要建立国有资产使用制度,规范相关行为,做到物尽其用。四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认真定期盘点,做到账、实、卡相符。不得以各种形式占用、使用国有资产举办实体经济,国有资产不许出租、出借。四是做好资产处置工作。国有资产的处置收入应按照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相关处置应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处理。在取得没有原始凭证的资产和拍卖、置换、转让相关资产时要进行资产评估,积极进行产权纠纷调处,认真做好统计报告工作。五是严格监督检查,落实法律责任,对于违反国家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行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三、内部控制管理改革与创新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单位内部控制,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内控制度不健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操作性和详细性,在制度的落实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内部监督,不按制度执行、监督和考核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二是风险管理层面较低,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在关键控制点的寻找上以及关键风险点的控制上还较为薄弱。三是岗位设置不合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可有可无。在一些关键岗位如出纳、支票管理还较为薄弱。四是风险管理较为滞后。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主要在政府债务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债务问题较多,一些地方债务仍未化解,一些新的债务问题已经产生,成为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主要原因。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必须从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组织、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信息的编报等六大方面入手,着力建立基于风险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在旧债务风险未化解的情况下,坚决制止发生新的债务问题。
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与创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称为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制度,是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主要目标是依靠单一的账户管理体系并将其作为管理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作为财政资金的拨付方式,其意义在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在整个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库集中支付主要是建立完善国库单一支付体系,将财政性资金都存放于国库或者是代理银行所开设的财政性特设银行账户中。预算单位即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银行账户就被取消,转而开设零余额管理账户,预算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直接上缴到财政专户或国库中,而相关的支出则依靠财政授权支付或者财政直接支付,在进行支付时依靠单位的零余额账户将相应的费用支付到劳务或者供应商手中。在这种情况下,预算单位的收入及支出都被纳入到国库集中管理中来,真正实现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及支出都通过国库来实现。在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要大力推行公务卡支付结算。部分预算单位没能够严格落实公务卡结算制度。一些预算单位为应付上级检查,象征性地为职工办理了公务卡,但是实际使用率较低,没有积极引导公务卡消费及结算,也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的公务卡结算及报销流程,不少公务卡成了休眠卡。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按照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精神要求,逐步建立起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一是要规范相关操作,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收支按照规范程序在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置于有效监督管理之下,增强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活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二是明确相关职责,合理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责范围,不得改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权限,也不得改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权限。三是改革中要有所创新,既要加强管理,又要减少资金的使用和拨付途径,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逐步向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过渡。四是完善公务卡制度。进一步发挥公务卡结算方式的优越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进行公务卡消费引导,积极培训公务卡结算透支消费的基本知识,提高持卡人用卡意识,熟悉公务卡结算制度和流程,提高公务卡结算比重,减轻工作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作者:潘凌 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会计中心
相关专题:自行车维修的蓝色宝典 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