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制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物研究制造领域的应用,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文章以HolgerErnst教授提出的专利组合分析模型,对江苏省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江苏及各省制定更加合理的技术发展对策提供有价值的专利情报。
关键词:专利数据;专利组合模型;生物制药;发展对策
21世纪被称为生物技术的时代,生物制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物研究制造领域的应用,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每年正以15%~18%的增速持续快速发展,此增速远高于传统医药市场的增速,并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江苏作为全国医药产业的第二大省份,生物制药子行业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体现了江苏医药强省的地位,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19.7%,比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幅分别高出4.5、8.9个百分点,增长势头强劲,已经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生物制药市场的迅猛发展,生物制药领域丰硕科研成果的保护和利用变得异常重要。DAY的研究表明,专利对生物制药研发成果的保护非常有效。1991年,德国学者Brockhoff在“In-dicatorsofFirmPatentActivites”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专利组合的概念,真正的专利价值不在于它们各自独立的价值,而在于它们所构成的相关专利的集合———专利组合的价值。HolgerErnst教授对专利组合分析的指标进行了扩展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专利指标的专利组合分析模型,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可视化工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HolgerErnst教授提出的专利组合分析模型为基础,从专利组合角度分析江苏省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态势。
一、数据检索
本文研究对象是江苏省生物制药技术与产业,选择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SIPO)作为数据检索源,时间跨度为1995年~2014年,选择IPC分类号和主题关键词相结合的检索策略。本文采用OECD给出的生物技术定义,此定义包含一个较为明确的统计框架并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可。最终筛选出本研究使用的IPC分类号和关键词,见表1。
二、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
(一)专利总体布局分析
2010年江苏省科技厅编制了《江苏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2012年)》,根据《规划纲要》,江苏省将积极构建在生物产业关键环节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成为全国在该领域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如图1所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检索到的江苏省生物制药领域的年度专利申请分布。整体来看,近二十年来江苏省生物制药领域相关专利申请一直呈上升趋势。1995年之前由于生物制药研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专利申请数量较少且分布较为分散。1995年~2000年曲线较为平坦,是技术萌芽期,累计相关专利89件。在2004年出现一个发展小高潮,之后有所回落并保持平稳增长,2010年之后相关专利申请迈上一个新台阶,分析原因应与同年发布的《规划刚要》有很大的关系。(二)专利高产机构表2给出了1995年~2014年江苏省生物制药产业专利申请前十位的机构及其重点技术领域。从高产机构所占比重可见:首先,这些机构的专利数量占江苏省专利申请总量的45%,技术研发能力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江苏省生物制药产业的进步。其次,技术能力分布极不均衡,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是由高校担当的,在排名前十位的机构中只有一家企业上榜,反映出高校基本上控制了江苏生物制药产业的专利市场,也从侧面看出本应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参与程度很低。从各高产机构关注的领域来看,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C12N和C12Q技术领域,这与江苏重点技术领域分布保持一致。但同时也暴露出各高产机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
(三)专利组合分析
本文采用专利相对位置(X轴)、技术吸引力(Y轴)和研发重点(气泡直径)三个指标构建专利组合分析模型。见图2,横坐标表示专利相对位置,即某一技术领域专利数量与该地区标杆技术领域的比值;纵坐标表示技术吸引力,即年均增长率;气泡的直径表示研发重点,即某一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与该地区所有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比值。数据选取的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和广东,国外数据以生物技术走在国际前列的美国在华专利申请为依据。由江苏省的技术分布态势可知,C12N技术领域具有最高专利相对位置和较高的技术吸引力,属于江苏的核心技术领域。G01N和C12P技术领域属于江苏的研发重点和核心产品,保证在该领域的技术竞争优势应继续保持对该领域的投资。C12M和C07K技术领域虽然份额较低,但相比具有较高的技术吸引力,反映出近些年在制药专用设备和多肽类药物研究方面投入较大。根据G01N和C12Q技术领域的分布态势可知,江苏在利用微生物或生物物质检测技术领域内具有竞争力,但近些年的发展趋势不好,技术吸引力偏低,说明目前江苏在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处于瓶颈期。根据分布态势可知,江苏在A61K技术领域,不论是专利相对位置,还是技术吸引力和研发重点三项指标,均表现欠佳,可以考虑引进优质人才,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研究层次,使该领域快速发展起来。从2004年~2013年国内外代表性地区整体分布态势可知,江苏与上海、北京、山东的研究方向基本趋于一致,专利申请较多集中在C12N、G01N和C12Q领域。美国则偏重于A61K和C07K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化学制剂、免疫球蛋白和多肽类药物研究方面的生物技术专利,通过技术吸引力指标可以看出美国近十年来在华专利申请增长缓慢,反映出美国在此领域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此外,北京、山东和上海同样在A61K和C07K技术领域申请了较多专利,反映出江苏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端药物制造领域仍处于追随者的地位。最后,从整体分布态势可知,江苏优势在于C12P技术领域。
三、发展对策
(一)增强企业专利意识,鼓励企业创新
专利申请量是衡量一个企业专利意识的标志。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关键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打品牌。鉴于企业专利匮乏的事实,应培养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带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同时强化龙头企业示范溢出效应,通过品牌产品和特色产品开拓市场。
(二)加快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政策环境
政府通过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法律环境,能够凸显其在产业中的主导作用,例如2010年以后江苏全省生物制药专利申请的跨越式增长与《江苏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2012年)》有很大的关联。但与其他兄弟省市相比,对生物制药发展的组织程度和扶持力度还不够,上海、北京、山东等地均为具体的生物制药产业扶持政策制定了实施细则,涉及研发创新、产权保护、税收优惠、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方面。相比之下,江苏还没有专门针对生物制药产业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扶持政策体系的缺失,遏制了技术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专利申请机构竞争力分析可知,高校作为创新主体,掌握有大量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技术成果,对企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说是巨大的。加强产学研合作,首先,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其在规范合作,引导信用机制,创新运行模式,推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其次,鼓励高校将产学研合作绩效放在与教学、科研并重的位置上,避免单纯追求学术价值而进行与实际脱节的研究。
(四)保护模仿创新,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
模仿创新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策略,一方面可以激励自主研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通过引入仿制药,可以省却大量研发时间和经费,鼓励其加入竞争。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从模仿到创新的捷径。
作者:夏太寿 王园磊 田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