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
职业标准客观反映了职业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国家职业标准《车站值班员》为例,内容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4个方面。在职业概况中,详细说明了车站值班员职业的定义、等级以及基本职业能力特征;在基本要求中,明确了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要求;在工作要求中,根据车站值班员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分等级详细界定了知识与技能要求;在比重表部分明确了职业鉴定的考核要素。职业标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职业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首先,职业标准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基础。在职业标准中,详细确定了相关职业人员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反映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现实依据。其次,职业标准为专业人才培养设定了具体目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依据职业标准中的技能鉴定要素,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工作实绩进行全面评价,判定工作人员的从业资格与等级水平,这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评价准则。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铁路运输领域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设计上,充分融入就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专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要体现职业标准,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的“双证书”融合。因此,有效对接职业标准,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适应铁路运输行业技术进步对人才需求的现实需要。
二、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主要途径
(一)创新合作机制,促成有效对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涵是,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上要体现学校与企业携手共建,实施的重点在于办学体制的创新,通过加强组织结构的设计,促使学校与企业间形成关联纽带,促成职业标准、岗位作业规范进入课程内容,充分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企业发展。2013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等优势资源整合,成立了学校层面的理事会。在这一平台基础上,二级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会由相关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各系部负责人以及专业带头人组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专业建设,即根据运输企业技术变化与用人需求,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方案,对专业对应岗位群职业标准中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进行分析,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此外,通过引入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与骨干教师联合,从而根据最新的职业标准与岗位作业规范,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合作开发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紧贴岗位实际作业过程。通过创新合作机制,保证了职业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
(二)构建课程体系,支撑有效对接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内容。紧密结合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学内容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匹配的基础。根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基本原则,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指向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搭建要以工作体系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要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为了培养适应铁路行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采用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组建开发团队,充分发挥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在各自领域的优势。首先,确定就业目标岗位群,分析对应岗位群的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规范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归并梳理后确定岗位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与岗位拓展能力,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并按照工作过程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学习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的辨析与分解,要依据职业标准中的工作要求,对应的教学内容与项目化课程的设计,要以对应职业标准中的基本要求与工作要求为基础。确保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如图1所示。
(三)建设混编团队,实施有效对接
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特别是需要熟悉职业标准、岗位规范的企业技术能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专业课程,特别是实习实践课程教学的针对性。现阶段,高职院校混编教学团队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专业教师大多来自于相关高校,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不足;在企业兼职教师的选聘上,过分看重兼职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忽视了兼职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亟待提高等。为了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紧密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打造优质混编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各自的教学优势。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岗位技能水平,加强对岗位职业标准的理解,学院规定专业教师每年参加现场实践、技术服务、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不少于3个月的时间;为了提高企业兼职教师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实效性,兼职教师的业务选聘条件聚焦在铁路现场,一要从业时间长,对相关岗位作业标准熟悉;二要职业资格水平高,达到“技师”或“高级技师”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优势。建立综合实训课程的“助教”制度,由企业兼职教师主导、青年教师辅助,完成综合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以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加强混编教学团队建设,保证了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
(四)优化实训平台,强化有效对接
实训平台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与专业岗位对接的基础。运转优良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融入职业标准的实训课程体系,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职业综合素质。2011年,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采用共建、共管、共用的模式,在校内建成了目前国内唯一的全真设备、仿真运行的现代化高速铁路实训基地;与铁路基层站段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本专业高速铁路行车指挥、客运服务等核心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同时,邀请行业专家梳理对应岗位群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开发出一批实训项目,形成了“通用技能、专项技能、综合能力”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实训平台的建设,营造了真实的企业环境,强化了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
(五)完善评价体系,保证有效对接
将职业标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实施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保证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基本要求。为了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是否达标,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引入企业评价、第三方评价与校内专业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校企合作委员根据岗位群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的情况,评价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目标;混编教学团队根据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的情况,评价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实施过程由教学团队与学生共同评价;毕业生质量由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与第三方测评——麦克斯公司调查数据共同评价,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高职院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是加快内涵发展、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产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基本措施。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落实校企合作;推进专业课程体系与岗位群职业标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打造高质量的混编教学团队;优化实训平台,营造真实企业环境;完善评价标准体系等措施,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这全面提高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适应铁路行业发展、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程谦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