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教学改革实施以来,课程标准就有了新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注重学生共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看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在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所有学生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既要面向所有学生,又要实施差异教学,发挥学生的优势,弥补学生的不足。
一、教师要改变思想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高中阶段,因为学生的心理比较成熟,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并为此努力着。有部分学生却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看似无所事事。其实,他们的心里是愿意学好的,只不过因为智力水平的差异,导致成绩有高有低。所以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多一些关心,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即使学生们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应该承认并且保护好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我在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这一内容时,就先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在自学过程中,学生们时而思考,时而讨论,学习气氛非常浓烈。当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理有所了解之后,我又让他们自己试着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有些学生总结的内容并不完全准确。当我提问一名学生的时候,他的回答与问题不是很相符,没有从根本上明白这个内容。但是我仍然表扬了他,并委婉地指出了他的不足,帮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这样做,不但没有遏止学生的学习热情,还维护了学生的尊严,在以后的生物学习中,他一定会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即使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也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绝对不能只重视那些优秀生而忽视基础差些的学生,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对于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要时常进行鼓励和表扬,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二、教师要通过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虽然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的能力有高有低,但是教师决不能只注重学习中的佼佼者,即使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有自己的优点。教师应该利用好学生的这些优势,因材施教,将他们引领到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领域。在这个领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弥补他们本身的不足之处,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例如我在教学《DNA分子的结构》这一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本节知识,我要求学生自己制作DNA分子模型。我将学生分成了六组,并从中选取那些在空间智能、动手能力方面比较强的学生,让他们来带领本组同学完成模型的构建。这些学生也许生物基础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在这个方面的表现却很突出,利用他们的智能优势,让他们为其他人做讲解和指导,不仅会提高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全组的学习效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教师的讲解要面向所有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优质的教育。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潜能,不能让学生的弱势影响到他的发展。教师要本着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的思想,帮助学生克服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要通过课下指导,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差别,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所差异。有的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快,理解能力比较强,在做练习的时候准确度比较高。教师则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在这些优秀生身上。而有些学生却表现得差一些,课上知识往往不能当堂消化,需要的课下时间要比较多一点。教师可以亲自指点,也可以让那些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帮助他们解答疑问。如我在进行《细胞的增殖》这一内容的指导时,就用了不同的方式。我先批阅了优秀生的作业,他们的作业质量很高,即使有错也仅需稍加指点便能自我修正,而且,这些学生领悟能力比较高,可谓一点就透。然后,再让这些学生去批阅其他同学的作业,同时,要求这些学生不仅仅是批阅,还要为有问题的同学解答难题。这样,不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课后指导,那些“小老师”在为别人讲解的过程中,巩固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同学之间的友情更深了,整个班级形成了共同进步的积极状态。总之,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让教育切实地为学生服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见自己的提高和发展。在实施差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爱每一位学生为原则”,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能被激发出来,让高中生物教学的效果更理想。
作者:曹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