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基于核心期刊的统计解析

一、莫里森国内研究的第二阶段

随着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在美国和国际文坛声誉大增的同时,国内学者也对其兴趣与日俱增。仅1994年,国内出版关于莫里森的文章就有17篇,这一时期的论文包括对莫里森的访谈录、莫里森获奖的介绍、莫里森作品主题挖掘和叙事特色探寻。对莫里森作品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二类,第一类是研究莫里森作品中的主题:王守仁于1994年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的《走出过去的阴影──读托妮•莫里森的〈心爱的人〉》在介绍作者和小说故事情节基础上指出:“美国的黑人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这与人们逃避奴隶制这段黑暗历史有关。”(王守仁,1994:41)他认为小说的故事叙述是痛苦的,但莫里森文笔优美,创造出了撼人心魄的美感。胡全生同年发表在《当代外国文学》上的《难以走出的阴影———试评托妮•莫里森〈心爱的人〉的主题》指出小说的叙述结构和情节线索推动故事发展,让人们看见奴隶制瓦解后奴隶经验依旧作用于黑人的阴影。(胡全生,1994:163~167)相关文章还有:王守仁的《爱的乐章———读托妮•莫里森的〈爵士乐〉》,黄锦莉的《奴隶制的血泪控诉———评介托妮•莫里森的〈宠儿〉》,吕炳洪的《托妮•莫里森的〈爱娃〉简析》,王海燕的《人性的丧失与回归———读托妮•莫里森〈心爱的人〉》。第二类是研究莫里森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叙事特色、结构特色和魔幻现实主义特色。1994年,李贵仓在《西北大学学报》发表了《更为真实的再现─—莫里森〈心爱的人〉的叙事冒险》通过对《心爱的人》叙事技巧尝试性分析,探讨了小说中的“镜像结构”“拼版式叙事”“时空的交错”等叙事技巧,表明莫里森运用这些技巧来表现生存的荒诞和困惑这一西方现代文学共同的主题。(李贵仓,1994:26-30)方红1995年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的《不和谐中的和谐──论小说〈爵士乐〉中的艺术特色》分析了小说中的人物的组合、意象的借代、转换及相互承接,说明“莫里森将音乐中的和声、对位技巧运用到小说创作中”(方红,1995:18),为当代文学创作又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空。习传进的《魔幻现实主义与〈宠儿〉》分析了人鬼交融、神话再现和时空错位等艺术手段。(习传进,1997:106-108)相关文章还有:杜维平的《呐喊,来自124号房屋———〈彼拉维德〉叙事话语初探》和杨仁敬的《读者是文本整体的一部分———评〈最蓝的眼睛〉的结构艺术》。

二、莫里森国内研究的第三阶段

1999年以来,国内对莫里森的研究持续高涨,成果数量多、批评角度广、剖析程度深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标志着国内莫里森研究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国内关于莫里森研究的期刊论文可谓硕果累累,各有建树。因发表的文章重复性较高,本文的梳理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为主,按照批评方法、研究内容和作品关注度来分类整理。从批评的理论方法来看,对莫里森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主义批评、文化批评、叙事学、种族政治身份、神话原型、比较等角度。

1.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在国外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角度是开创莫里森研究的角度,在国内的研究中,这一角度仍是研究的主流。章汝雯的《〈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化话语和女权主义话语》以富考和多罗茜•史密斯的话语分析理论为依据,剖析了《所罗门之歌》中存在的女性化话语和女权主义话语。她认为通过这两种话语的互动,莫里森既揭示了父权社会家庭中女性压抑的心理和生活,又让读者看到黑人妇女为争取个性解放而作的种种努力以及这些努力给妇女生活和命运带来的变化。(章汝雯,2005:85-90)张宏薇的《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从女性人物的变迁看莫里森思想的演变》指出莫里森塑造了众多个性突出、形象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创作中,她一直秉承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角,但是女性人物的形象已经悄然发生了变迁。对佩科拉、秀拉和康妮三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了作家思想演变的过程。(张宏薇,2007:201-203)类似的研究还有:郑成英、李道柏的《试析〈秀拉〉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蒋欣欣的《认同与分裂:自我身份的实践———解读〈秀拉〉》,唐红梅的《论托尼•莫里森〈爱〉中的历史反思与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应伟伟的《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的身体政治意识与黑人女性主体建构》等。这些研究是通过女性主义理论分析莫里森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姐妹情谊、女性主体意识和女性寻求身份的艰难历程,同时揭示了黑人女性在白人统治的社会中受压迫、受奴役的悲惨命运。

2.文化批评角度:在CNKI数据库上搜索主题含有“莫里森”和“文化”关键词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共有70篇,可见文化批评角度是莫里森研究的另一主要切入点。孟庆梅,姚玉杰的《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民族文化身份缺失之悲剧与思考》在文化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的基础上探讨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根源,认为白人强势文化缺失和黑人民族文化缺失是造成悲剧的根源,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对异质文化的吸收才是民族生存的根本。(孟庆梅、姚玉杰,2010:174-176)除了讨论白人文化和价值观对黑人族群的伤害外,莫里森对黑人文化传统的追寻也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孙静波的《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非洲文化元素》指出,在莫里森的创作中大量使用了非洲文化元素,并对其加工、改造和再现,如非洲文化中的口语特征、神话与民俗以及非洲的自然崇拜、时间观和音乐等。这些古老的文化因子不仅增加了莫里森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传递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这种艺术上的融合和创造显示了作者在弘扬民族文化、重塑民族自豪感、争取黑人话语权和摆脱文化认同危机等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孙静波,2008:115-121)相关的文章还有:王烺烺的《欧美主流文学传统与黑人文化精华的整合———评莫里森〈宠儿〉的艺术手法》,朱新福的《托尼•莫里森的族裔文化语境》,王玉括的《莫里森的文化立场阐释》,都岚岚的《空间策略与文化身份:从后殖民视角解读〈柏油娃娃〉》等。

3.叙事学角度:莫里森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对叙事的技巧做了许多探索,莫里森的成功与其高超的叙事艺术密不可分。杜维平的《〈爵士乐〉叙事话语中的历史观照》将叙事置于历史的角度分析,认为小说中破碎的人物形象、爵士乐创作技巧和不可靠的第一人称叙述都被纳入了小说家的黑人话语叙事策略,并曲折地传递着小说家对历史的思考。(杜维平,2000:92-98)其他从叙事角度研究的文章有翁乐虹的《以音乐作为叙述策略———解读莫里森小说〈爵士乐〉》,王晋平的《论〈乐园〉的叙述话语模式》,章汝雯的《〈最蓝的眼睛〉中的话语结构》,杜志卿的《〈秀拉〉的后现代叙事特征探析》,胡笑瑛的《析托妮•莫里森〈宠儿〉的叙事结构》,尚必武的《被误读的母爱: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叙事判断》等。这些研究深入地探讨了莫里森小说中的叙事模式、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事策略、叙事时间以及后现代叙事。

4.种族政治身份角度:国外研究中注重将莫里森作品归于诸如种族政治的意识形态范畴,国内的研究也同样有众多研究者从这一角度剖析莫里森的作品。陈法春的《〈乐园〉对美国主流社会种族主义的讽刺性模仿》认为《乐园》中黑人群体在构建乐园过程中由胸怀开阔的自由斗士变成固步自封的顽固派,实际上是对美国种族主义讽刺性的模仿。(陈法春,2004:76-81)李有华的《黑人性、黑人种族主义和现代性———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种族问题》指出莫里森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表现黑人身上体现出来的黑人性和白人性的纠葛,主题就是批判黑人身上的种族主义内化,只有清除黑人自我意识中被扭曲和被异化的种族主义意识,才能恢复其黑人和美国人的文化身份。(李有华,2009:98-102)王守仁、吴新云的《超越种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析》指出莫里森的《慈悲》描写了北美殖民地初期蓄奴制对黑人、印第安土著和白人契约劳工等各类奴隶的伤害以及白人如何为心灵或历史枷锁所累的情况。该文深入地探讨了“奴役”的本质,认为莫里森“超越种族”的视野彰显了她对历史、社会和人心的深刻洞察。(王守仁、吴新云,2009:35-44)相关文章还有:王守仁、吴新云的《美国黑人的双重自我──论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娃〉》,(王守仁、吴新云,2001:53-60)塔德•鲁特尼克的《动物的解放或人类的救赎:托尼•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种族主义和物种主义》(塔德•鲁特尼克,2007:39-45),赵莉华的《莫里森〈天堂〉中的肤色政治》等。这些文章从种族主义角度揭示黑人所受的歧视与压迫,寻求黑人摆脱奴隶制阴影的解放之路。

5.神话———原型角度:托妮•莫里森熟稔《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精通神话叙事艺术,其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意象和主题等经常含有丰富的神话元素。曾艳钰的《〈所罗门之歌〉》中的现代主义神话倾向围绕《所罗门之歌》中忒勒玛科斯神话、俄耳甫斯神话及单一神话等样式展开探讨,详细分析了莫里森对这些神话的应用及其“重新上升”的涵义。(曾艳钰,2000:131-135)杜志卿、张燕的《〈秀拉〉:一种神话原型的解读》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考察秀拉的生命历程,认为秀拉形象与西方传统神话中的追寻原型、替罪羊原型和撒旦原型相对应,是这些神话原型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置换变形。(杜志卿、张燕,2004:80-88)相关文章还有:李喜芬的《〈秀拉〉中的人名寓意与原型》,史敏、蒋永国的《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的原始图腾与神话仪式》,张宏薇的《上帝的性别:〈秀拉〉对上帝造人神话的改写》等。

6.比较角度:国内也有学者将莫里森与其他白人作家、黑人男性作家和黑人女性作家比较,探讨他们在创作上的共性、差异和继承。章汝雯的《艺术手法的继承思想内容的超越———评〈宠儿〉及〈喧哗与骚动〉》阐述这两本小说的创作手法极为相似,他们都采用了内心独白、多角度及蒙太奇等,说明莫里森在创作手法上继承了福克纳的精华,但在思想内容上却超越了前人。(章汝雯,2001:133-136)肖淑芬的《〈宠儿〉与〈汤姆大伯的小屋〉的互文性及其启示》通过分析两部小说在故事的起步、核心、关键和线索等四个层面上存在互文性,这是女性作家共同的文化基因使然,作为女人她们在创作中都传递出了根植于女性生存历史而形成的女性集体无意识中的若干信息。(肖淑芬,2011:99-103)其他相关文章还有:邹惠芳、罗晓燕的《莫里森和沃克创作中的黑人女性意识对比》(2007),曾艳钰的《记忆不能承受之重———〈考瑞基多拉〉及〈乐园〉中的母亲、记忆与历史》(2008)和付筱娜的《〈宠儿〉与〈奥德塞〉的互文解读》(2012)。

7.其他角度:除了以上六个角度,后殖民理论、后现代理论、新历史主义批评、生态批评、伦理批评等也是目前比较新颖的研究方法。如程静、郭庭军的《走出白人文化霸权的樊篱———对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后殖民解读》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小说进行剖析,是这一理论领域的尝试。(程静、郭庭军,2005:85-88)杜志卿的《〈秀拉〉的后现代叙事特征》为从后现代视角研究莫里森的作品开了先河。(杜志卿,2004:80-86)王玉括的《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重构〈宠儿〉》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对比《宠儿》与《黑人之书》,体现了美国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成果和文本时间。(王玉括2007:140-145)熊文的《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自然和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莫里森作品中的自然和女性形象,提供了莫里森小说研究的新视角。(熊文,2007:160-164)尚必武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意识:〈慈悲〉的文学伦理学解读》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通过还原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逐一解构小说中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和伦理意识等,以此剖析作品中的伦理特性。(尚必武,2011:14-23)这些学者探索性、创新性的研究拓展了莫里森国内研究的视域,丰富了莫里森研究的成果,引领了莫里森研究的潮流。

三、莫里森国内研究的特点

通过以上对国内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内的莫里森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研究详尽,挖掘较深。研究者主要从黑人文化和女性主义两个角度探讨莫里森作品中的主题,如《宠儿》中的母爱主题、身份主题和寻根主题,《最蓝的眼睛》中文化主题和女性主题,《秀拉》中的死亡主题、自我寻求主题和成长主题,《所罗门之歌》中的飞翔主题和自由与回归主题,《慈悲》中的母爱主题和创伤主题等。在艺术特色方面,研究者从叙事特色、隐喻、象征和魔幻现实主义等角度评论莫里森的作品,充分肯定了莫里森高超的艺术技巧。

2.研究视角开阔,数量繁多,但对作品的关注过于集中。据笔者在CNKI上检索到的关于研究《宠儿》的文章共计1094篇,在CSSCI数据库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就有67篇,硕士论文有160篇,可以说对《宠儿》的品评涉及所有角度,而且其中重复性过多。其次是对《最蓝的眼睛》、《秀拉》和《所罗门之歌》的关注,分别有200多篇文章论述这几部作品。而对于其他作品《柏油娃》、《爵士乐》、《天堂》、《慈悲》和《爱》评论文章只有几十篇文章,其中对《爱》的论述最少,只有18篇。

3.评论方法和评论角度大量重复,对于单个作品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缺少跨学科研究。对于莫里森的单个作品研究比较集中,如研究《最蓝的眼睛》多数都从文化角度切入。据统计,国内发表《最蓝的眼睛》的文章共240篇,文化研究视角就有146篇,占总数的60.8%;《秀拉》研究文章共237篇,从女性角度研究的有139篇,占总数的58.6%;从文化角度研究《宠儿》的文章共有336篇,占总数的30.7%,从叙事角度研究《宠儿》的有102篇,占总数的9.3%;从文化角度研究《所罗门之歌》的文章有137篇,占总数的58.1%。以上数据表明,国内对于这些作品研究成果扎堆、选题重复、观点集中,虽然有创新作家作品的研究,但研究领域还需拓宽、加深。

4.评论集中在莫里森作品上,对于莫里森本人的创作思想研究几乎是空白,另外也缺少国外研究专著的译介。国内只有在1994年出现几篇介绍莫里森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文章,两篇访谈,与国外相比没有研究莫里森本人的专著。

作者:王丽丽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基于核心期刊的统计解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19381.html

    相关专题:统筹城乡发展 中国金融监管


    上一篇:构建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下一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