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自然科学 >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

摘要: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主体性学习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对地理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当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且在实践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现状;主体性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311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研究在对适合当代学生的教育模式进行不断探索、研究和整改。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主体性学习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初中地理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我们将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又叫做地理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空间相对狭窄,时间相对加速,出现了很多新型社会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能源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是承需解决解决的问题。所以,地理教学成为人类与环境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是人类必须探索、不断钻研的一门学科。在我国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也将提升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基本素质作为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国策。

一、当代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

初中物理知识作为地理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是为高中地理教学开展起到有效的铺垫作用。由于初中地理知识的欠缺,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地理很难学,学生更加不爱学习地理这门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许多,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教师、家长及学生都将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作为衡量学生本身好坏的标准。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内容,相互之间形成了一种莫名的认同感,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欲望感及内在动机。课堂教学组织主要是围绕教师教学内容本身开展,忽略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任务开展的重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并不能替代学生学习的活动。师生之间没有真实、直接的情感交流,课堂教学缺乏民主和平等,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资格,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因此,有人说,传统的地理教学是“有地无理“”有理无人”的教育。

二、对中学地理培养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实施改进

(一)实行“小先生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高效性体现在教师将新课改实施的要求考虑其中,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培养学生爱学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小先生制”,其基本流程一般存在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先行掌握知识内容本身,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将疑问解决,最后小组学员分别进行总结式发言,教师结合评价标准做出科学、公平的评价。在课前教师指导学生认定学习目标,让学习从发现开始,让学生带着任务收集资料,发动大家寻找路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习策略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展示将自己的认知表达出来,将自己在自学、探究、交流中头脑里生成的新知表达出来,将自己学习的经验和方法表达出来和大家共享。质疑并不是怀疑,而是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势必会产生不同的意见,将疑问提出,方便大家共同探讨,找寻正确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实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原则。小组内解决不了问题,各小组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在展示和质疑中,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智慧得以升华。教师在此期间适时点拨指导,师生双双密切配合,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的意识,逐步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先学后教的模式,尤其是高中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依据地理教材选择和确定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在不断掌握更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地理问题,实现地理学科价值所在。如“大气运动”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中先提出三个假设条件:1.地球无自转运动,2.黄赤交角为零,3.地球是一个均质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假设条件,引导学生在三个假设条件基础分析大气运动,由于难度降低,学生利用前一节课学习的热力环流知识,很轻松得出全球性大气环流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排除第一个假设条件,学生考虑大气运动一方面受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由于地球的自传还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得出“三圈环流”的结论;排除第二个假设条件,学生得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的结论;排除第三个假设条件,引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层层设疑,逐步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由于学生是在质疑、讨论中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三)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空间

现阶段地理学教学目的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发展转变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任务,仅有的课堂时间远远不够,教师要合理开发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不断拓展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的空间。如结合社会实际,组织学生对家乡的土地利用现状、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的空巢家庭、人口迁移和当地的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调研,让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一种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新思维模式的好习惯。使得学生掌握更多地理知识技能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这些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不仅提升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是在新课改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为了迎合新课改实施标准,未来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资格。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是要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调动起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给予学生广泛的发展空间使其大胆思考、提出疑问、发挥想象等,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真正达到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裕.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

[2]胡云.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4.

[3]白英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张平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策略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rkx/115930.html

    相关专题:空调制冷量与面积 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


    上一篇:语文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初探
    下一篇:合作学习教学的小学科学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