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课程知识的转向:从注重理论性知识到更重视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
目前,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对体育教育理论课程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要优化理论课程知识的结构,解决课程知识的重复性问题,提高课程知识的整合度和有效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注重培养运动技能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就需要重视专业方向类课程(田径、体操、球类等)和体育教育教学技能类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法等)的设置,为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统一认识和学习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2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教学的现状分析
2.1理论课程内容知识存在重复性,设计缺少的层次性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内容伴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步伐发生了相应变化。“厚基础、宽口径”目标的不适当借用以及课程设置轻视技术教学能力的倾向正在吞噬着未来体育教师的“真本事”,而各个理论的不断的臃肿化和各学科内容严重重复交叉现象则在浪费着学生的时间,消磨着同学们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3]。面临如此局面,课程内容知识的精简和审视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分化或重构逐渐褪去本应该具有的话语权,部分课程内容的抽空也必然迷失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向[3]。《学校体育学》就是如此,分化或重构抽取了许多实际内容,“体育课”部分没有了,致使显得有些空洞和乏味。从《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变化可以看出,如何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和合理选择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知识的重复性),就成为制约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问题。《体育教学论》与《学校体育学》分化有着相似的过程。《体育学科教学法》从《体育教学论》分离而来,多个版本《体育教学论》都论述了体育教学方法这一部分内容,从学理上而言,这部分内容应由《体育学科教学法》详细解释和表述。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复性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课程话语权的表达;另一方面有碍于传递给学生更系统、更有效的课程知识。
2.2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不够紧密,课程整合力有待提高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理论课程知识重复性需要严格审视和精简,同时还要把握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尤其是具有同类归属的课程。《体育学概论》和《体育史》两门课程都阐述了体育的概念、体育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存在重复性内容。为解决课程门类间的衔接性,需要整体把握和整合课程内容知识。《体育学概论》陈述了体育是什么和如何产生的部分,而《体育史》就应避免内容的重复性,承接描述纵向层面的体育发展特征,《体育社会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解释体育的社会发展影响因素和功能表现。课程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相互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课程系统内在合乎规律的体现,也是课程整合力量形成的前提条件。
2.3理论课程知识与社会实践要求相脱节,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化、空洞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理论课程知识的滞后性造成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突出表现理论性太强,有些“水土不服”。调查发现,理论课程知识学习过于空泛,缺乏针对性。如中小学校体育运动会需要许多体育运动项目裁判法的知识,课堂上只讲理论会显得很枯燥,且学习效果不好,而应结合实践经验,体验学习的内容,巧妙利用错误案例加深知识理解。由于理论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需要运用实践知识去理解和巩固理论课程知识学习。
3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论架构
3.1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内涵
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是被纳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之中的课程知识区别于处在教学活动领域之外的一般性知识经验的教育学内在规定性[4]。它是理解课程知识内涵的重要前提,明显地描述了与一般性知识的区别。课程知识可简单理解为课程内容知识。《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认为,课程知识包含两层意义,在一门课程中所教授或包含的知识(课程内容知识)和制定课程时所应用的知识(课程编制知识)[5]。研究采用第一层面的课程内容知识,即在教育过程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的知识,包括以文本的方式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知识,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引入的知识[6]。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可理解为体育理论课程内容知识,即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的知识,包含静态和动态两种知识类型。静态的课程内容知识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动态课程内容知识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知识。
3.2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形态
课程知识指的是课程内容知识,其教育性活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是课程知识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场域。课程知识可以是静态的存在状态,也能表现为动态的生成过程。在与课程环境因素互动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知识对人生存意义建构的作用。从课程知识存在形态来看,将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形态分为教材知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和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课程知识[4]。教材知识是一种静态的、抽象的课程知识形态,较为关注课程知识的整合作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也称为教学知识,它是一种动态的、具体的课程知识形态,体现在课程知识与学习者处于对话之中。从学习者能动性的角度出发,课程知识的生成价值较为突出,“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而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课程知识,也称为个体学习知识,它是静态的、默会的,学习结果的产生伴随着学习者的生活体验。具体见图1。
3.3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结构构成要素
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体育理论课程知识的研究范畴仅包括体育学科类的理论课程,不包括教育类理论课程和其它理论课程。以系统理论为研究逻辑起点,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将丽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结构。具体见图2。3.3.1宏观课程知识宏观课程知识,是“方法论”层次,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该层次描述体育的概念、产生、发展历程、运行规律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具体体现在《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知识。《体育学概论》课程知识具有通识性和基础性特点,探讨体育产生与发展、概念与本质、结构与表现形式、功能与价值等内容;《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显现体育人文价值的重要课程,重点回答体育与社会结构要素有什么关系、如何运行、体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怎样三方面问题;《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知识重视科研方法的训练,重在解读什么是科学研究、怎样研究、如何评价等内容,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具有方法论指导作用。3.3.2中观课程知识中观课程知识,是“分析方法”层次,紧紧把握运动技术的支撑作用(体现体育课程的自身特殊性),重在解释体育项目的运动技术原理和规律,分析运动技术的环节及各技术环节的重难点,具体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课程知识。《运动解剖学》课程知识,主要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具体包括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物质代谢结构、调控结构等内容;《运动生理学》课程知识,探索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学规律,涉及运动的能量代谢、肌肉活动、运动技能学习等内容;《运动训练学》课程知识,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和有效组织训练活动行为,包括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技术能力训练、心理能力训练等内容,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3.3.3微观课程知识微观课程知识,是“分析手段”层次,强调传递教学技能训练知识的手段与方法、技巧与策略等内容,涉及《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知识。《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主要说明如何认识学校体育、如何设计与实施学校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三个问题,具体包括学校体育课程规范、学校课余体育、学校体育的管理与资源开发等内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知识,重点回答依据怎样的体育课程原理、怎样设计与计划体育教学过程、怎样把握与理解体育教学结构及要素等问题,具体涉及体育课程原理、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评价等内容;《体育学科教学法》课程知识,主要解答如何选用教材、如何选用教学方法、如何运用教学资源等问题,具体包括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体育教学媒介等内容。
3.4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结构要素间的关系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要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结构意义的逻辑性,还是课程知识呈现的关联性。体育理论课程知识层次结构构建的意义在于给予明确的课程价值导向、多样的运动技术分析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手段,通过课程教育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学会认识世界的方法,掌握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达成体育理论课程知识的价值的实现,即人性的延续[7]。影响的关键因素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参与、乐于锻炼的态度和学习习惯。宏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战略”层次,表达了体育课程知识的通识性和普适性,更多是体现一种课程理念、课程价值的引导作用,能为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兴趣提供重要条件。中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方法”层次,凸显了运动技术在体育学科的重要地位。它对宏观和微观课程知识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会分析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术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增强体育兴趣,也会在教学技能学习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手段”层次,主要传递教学技能的手段、技巧和策略。该层面课程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宏观和中观课程知识作为前提条件,同样也有助于对其他层次课程知识的比较和理解。不能很好掌握和分析运动技术的学生,教学技能的学习就会困难很多。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三层次结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但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合理对待理论课程知识与实践课程知识的关系,做到互相促进,互补共长。
4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知识系统化的作用
4.1构建理论体系架构,增强课程知识系统的逻辑性
体育理论课程知识形态分类是认识和把握课程知识价值的重要依据。从教材知识方面,挖掘和整合体育素材的筛选;从教学知识方面,研究教学动态过程发展,重视发现和创造生成知识;从个体学习知识方面,分析课程知识传递源头和途径,提高传递效率。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结构,紧紧围绕方法论指导、运动技术分析和教学技能训练培养思路而展开,呈现出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清晰的层次分类,有利于理论课程知识的整合,增强课程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2建立理论课程群,优化理论课程知识结构
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是课程系统内在合乎规律的体现,也是课程整合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体育学概论》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探讨体育概念、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对其他课程学习具有宏观性和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是一种对体育知识的横向描绘;《体育史》主要梳理体育产生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特征等内容,是一种对体育知识的纵向勾勒。课程整合是课程知识促进有效传递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体育学概论》和《体育史》两门课程的整合,重点突出横向与纵向解释思路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了解体育的总体发展历程,也有利于更深入学习体育知识提供重要方法论基础。
4.3创建学习共同体,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力
从课程环境方面来看,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多在教室里以“静”的方式进行,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喜欢“动”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最大优势是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资源共享、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它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有效的,一方面可以甄别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强化师生之间集体归属感,加强感情互动和交流,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初步形成阶段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小组讨论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思维表达和思想碰撞是学习潜能“质”的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行为会对学习共同体产生重要影响。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合理调整教与学的时间比例;体育教材选择方面,注意体育课程知识筛选与整合,针对学生不同学习特点,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习权力。保持相互交流和沟通是形成稳固学习共同体的必需条件,尤其是课后运用网络技术手段(QQ群、微信)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理论课程知识学习效果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人才培养过程不仅要关注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的实效性,还要重视理论课程知识传递的有效性,其中涉及教学过程知识生成度、传递环境的创设、学习者对课程知识转化效率与途径等问题。如何整体把握和实施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框架内容,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重点。
作者:王继帅 董永利 单位: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