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工业社会文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今,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城市雕塑、环境艺术、装置艺术等城市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城市的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反映着该城市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是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媒介,也是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人民生活品质的标志。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经济飞速增长,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生活的城市品质与环境要求普遍提高,因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增加城市的人文关怀,已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创作优秀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成为艺术家们重要的使命。城市公共艺术的类型很多,主要以城市雕塑、公共壁画、街头装置艺术等空间艺术形式为主,还包括实用性的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审美象征,需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在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城市公共设施中发挥其审美价值,使城市环境更好地为人们所栖居,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精神生活需求。义乌作为全国首个县级国家级综合贸易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园林城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在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方面相较其他城市却远远不足。公园及城市绿地中为数不多的城市雕塑未能凸显地域文脉特色;其次,城市公共艺术的微观部分如:广告牌、路标、公交站台、垃圾箱等简陋粗鄙,成为义乌城市形象的伤疤。当下,义乌在城市的急剧扩张、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如何保留城市文脉特色,塑造自身的城市名片亟待解决。义乌市政府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建设宜居城市,要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城市空间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城市人文的凝聚力。因此,依据义乌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从义乌城市文脉入手,探索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营造的作用,为塑造可商、可居、可游的义乌国际商贸名城提供可参考价值。
一、义乌城市文脉梳理
城市文脉所注重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所贯穿、依从、传承的文化与精神价值。城市文脉是城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历史文化积淀,不同的城市会形成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城市文脉形成独特的记忆,并因此产生依附于该城市文脉的心理认同。因此城市文脉既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范围里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又是特定历史记忆中积淀起来的空间范畴。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离不开城市文脉,通过城市公共艺术来传承城市地域文脉,有利于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城市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对该城市产生归属感,而这种情感也是城市公共艺术价值的体现。城市文脉特色形成的先决条件是地域文化特征。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所依托的城市文脉应当以地域文化形态特征作为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地域文化形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社会生活、习俗、情趣和文化艺术等组成的该地域人文历史环境;二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两方面都会对该地域城市文脉特征的形成给予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义乌是近几十年崛起的新型商业名城,其当下的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城市深厚的历史文脉。义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层出不穷,其城市文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义乌历史上的名人在理学、儒学、文艺理论等方面成就显著,著名诗人骆宾王就是义乌籍人。第二,义乌人在历史上骁勇善战。明嘉靖年间日本倭寇侵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义乌兵在戚继光的率领下,英勇作战,屡建伟功。第三,义乌有着久远的商业文化传统。义乌人吃苦耐劳率先以鸡毛换糖为特色的经商行为开启了脱贫致富之路,而由此孕育的“鸡毛换糖文化”成为今日义乌商人的精神支柱。第四,义乌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义乌的古建筑、石刻、木雕等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第五,义乌农民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义乌农民画由墙画、油漆画、磨漆画等演变而来,当下义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义乌深厚的历史文脉对于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营造提供了有力的先决条件,同时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对于义乌城市文脉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文脉的断裂——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一座城市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其拥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积淀,这是其他城市不能复制也不能替代的。一座城市的公共艺术是该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城市地域文脉的重要载体[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义乌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义乌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无论从公共艺术的数量、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改观,这对义乌地方文化发展、城市环境美化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就义乌城市公共艺术整体的建设现状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症候反映在与地域文脉传承的脱节。这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与国内其他中小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一样具有因袭模仿的倾向。例如义乌的城市雕塑作品在题材与艺术形式的处理上缺乏本土地域文化特色,有些街头的抽象雕塑与其他城市的别无二致。第二,义乌部分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与周围的空间环境脱节。第三,实用性的公共设施缺乏艺术性。义乌城市公共设施如路标指示牌、垃圾箱、公共标识、公园座椅、公交站牌等缺乏美化与人文气息,在沿袭传统造型模式的基础上,部分城市公共设施显得粗鄙,这些细节部分很容易破坏义乌的整体城市形象。第四,公众参与度不足。义乌作为商贸名城,有大量的外来人口,但是居住于义乌的公众极少参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这使得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得不到应有的延伸,公共艺术品无法深层次与观众对话,从而使公共艺术品仅仅成为政府形象工程的体现与艺术家个体意志的表达[2]。
三、挖掘城市文脉,营造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每一个城市的文脉都有自己独立的形态与价值,因而不同的地域文脉差异形成了城市公共艺术各自的特色。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元素之一,应当充分体现与表达该地域的文脉,使居住于其中的人们能在城市中找到文化认同、自我定位,以及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挖掘城市文脉,营造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合理规划义乌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规划需要根据城市主题定位、城市功能空间来决定其需要的公共艺术品。对于义乌来说,其城市定位为:商贸、旅游、文化名城,因此,公共艺术规划需要对义乌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和功能意义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整个城市规划而定夺。以市民广场为例,这里是最能够带动和影响公众思想的公共场所,因而,这里的整体空间布局,如主题雕塑、公共座椅等都应当融入义乌本土文脉与地域自然景观特色,积极的引导市民观念,弘扬城市文化精神。
第二、依据义乌城市文脉,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雕塑与壁画。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应当遵循其文脉与当下城市产业结构来进行,尤其是在城市主题雕塑与壁画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义乌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而少一些西方城市雕塑的翻版。为了凸显本土特色,可以从城市文脉中寻找公共艺术表现的素材,如义乌的乌伤传说、鸡毛换糖文化、历史文化名人以及义乌特色的小商品,还有服务于义乌经济的务工人员与外国商贩等等。只有融入地方文脉的公共艺术,才能成为义乌城市特有的名片,也只有这样的公共艺术,才能让居住在其中的公众了解本土文化,继承与发扬义乌精神,让各地区前来采购的商贸人士以及游客,通过这些公共艺术能切身感受到义乌的独特文化韵味与精神品质。
第三、义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融入地域文脉。城市公共设施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建设的,它不仅实用且更能装点城市,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材质选择上可以运用突出地域特征的材料,它们能准确地表达当地公众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诉求,也最能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地域文脉则更凸显城市气质。以义乌市的城市围墙为例,围墙作为城市公共设施重要的一部分,既能营造景观,也可以破坏城市面貌,义乌的围墙曾经是涂鸦、牛皮鲜的集结地,义乌农民画则是江南民间艺术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一朵奇葩,如果以义乌农民画为手段,以义乌城市文脉为题材来装点城市围墙,那么将成为义乌城市形象最好的宣传,也使地方民间艺术大放光彩。
第四、义乌城市公共艺术的本土人文关照。公共艺术介入义乌城市空间不仅仅是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满足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应当对特定空间氛围中公众的行为方式、心理特性和人文环境予以充分关注,从而提升公众的生活品质。其次,鉴于义乌公共艺术布局实际情况,应加大义乌各社区与住宅区的公共艺术投入,尤其是老城区与城中村社区,同时应当倾听民意进行合理规划,更好地建设居住者喜好的公共艺术。城市文脉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各有特色,通过城市公共艺术这样的载体来传承地域文脉,有利于城市公众对该城市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真正的归属感。
作者:汪秀霞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