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实评级,真实反映客户信用水平
客户信用等级是客户信用能力和信用意愿的综合反映,是评判客户并做出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客户信用评级是信贷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贷决策的准确程度,对后续的客户维护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检查的情况看,当前客户信用评级不实、质量不高的问题在基层行还比较突出:有些对客户提供的数据不核实,照搬照抄;有些在评分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有的人为调高客户信用等级,导致客户信用等级虚高,评级结果失真。因此,必须把加强客户信用评级管理,提高评级质量作为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的首要环节。一是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必须经省分行入围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对关键数据,客户经理必须现场核实,并做出承诺,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二是细化定性评价指标。如对“公司盈利前景”指标中“政策支持情况”项目,支持力度的大小如何判断、如何量化,需要进一步明确。可考虑从税收政策、财政补贴、土地供给等方面来衡量,尽量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三是合理核定客户信用等级。在CM2006系统机评的基础上,还应将本客户评级结果与同类客户评级结果比较,与其他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比较,与对客户历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挂钩。通过综合权衡,合理核定客户年度信用等级。四是加强对评级工作的管理。在评级过程中,严禁违规上调客户信用等级,严禁出现信用等级下调事项而不下调客户信用等级。加强对客户的评级后管理,对客户发生级别限定事项或重大经营活动的,或由于融资品种发生重大调整等原因导致评级类型需要变更的,开户行应及时启动信用等级重评程序。五是改进评级工作的组织方式。改变过去集中评级的工作方式,按照成熟一家评一家、随到随评的原则,使评级工作常态化,逐一做实对每个客户的信用评级。六是推进评级工作标准化。主要是评级调查标准化和评级审查标准化。调查标准化要按照报批材料标准化、调查程序与方法标准化、调查报告内容与格式标准化的要求努力;审查标准化应朝着审查要件标准化、审查内容及要素标准化、审查意见标准化的方向迈进。
二、做实授信,合理控制客户融资总量
统一授信是核定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控制其融资风险总量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农发行采取轻授信审批、重单笔用信审批的信贷审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授信工作的重视程度,导致基层行普遍存在对客户授信过大的问题,削弱了授信环节对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增加了后续信贷管理的难度。因此,应当把改进授信方式、加强授信管理、提高授信对用信的约束力作为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树立以授信为中心的风险防控理念,变“宽授信、严用信”为“严授信、严用信”,变“虚授实用”为“实授实用”,即把过去对客户授信额度大、实际用信额度小的做法,改为对客户授信额度与核准客户实际各种用信额度之和相等。二是改变授信授权的方式,改变过去在授信方面一刀切的授权方式,按照各地管理水平、经济状况差别转授授信权限,在总体上形成上级行审批授信、下级行在上级行审批的授信方案内审批具体用信的格局。三是推行评级、授信和首次用信一体化操作,调查、审查和审批一次性完成,一次性整理和上报纸质材料。贷审会对信贷项目实行一次审议制,节约办贷资源,提高办贷效率。四是改进授信工作组织方式。按照“随报随授”的要求,使授信工作常态化,逐一做实对每个客户的授信。五是完善授信的计算方法。如在合理核定粮棉油收购、调销授信额度方面,要首先根据一个地区的资源总量和商品量,核定该区域的收购授信总量。再根据该区域各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逐一确定支持每个企业的最大收推进“五个做实”夯实信贷管理基础购量。同时,综合考虑企业信用状况、仓储能力、加工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对企业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然后,剔除本年度其他金融机构拟提供给企业的授信额度,最终核定该客户在农发行的授信额度及贷款额度。
三、做实调查,准确把握客户状况
信贷调查(由于评级、授信等信贷审批事项均涉及调查环节,此处做实调查,专指做实用信调查),是信贷决策的基础,也是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当前有些贷款之所以出现风险,主要原因是调查不实,导致决策失误。从检查情况看,调查中存在的不实问题主要有调查依据的基础资料不实、调查人员的素质不高、调查独立性受到干扰等。因此,必须把做实调查、提高调查的准确度和完整性作为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的核心环节来抓。一是提高对客户财务数据的甄别能力。强化对审计类中介机构的管理。由农发行出资聘请审计机构对客户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对农发行负责,对由于虚假审计报告导致贷款损失的追责管理。加强对重要财务数据的查证。客户部门应出台对企业财务报表重要科目核查、往来项目询证、异动数据分析、报表间勾稽关系核对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帮助提高调查人员鉴别财务数据真伪的能力。推进行业标准值建设。利用农发行已支持企业的基础数据和历史信息,确定适合农发行客户实际的行业标准值,形成合理的参照体系,有效判断目标企业财务指标的好与坏。充分利用CM2006财务预警信息。根据输入的财务数据,CM2006系统对报表逻辑合理性、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的异常情况自动提示和预警,调查人员应在调查报告中对CM2006系统预警情况进行专项说明。二是加强调查人员队伍建设。充实调查中心人员。由有权审批行建立调查人才库,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人才库管理,为调查工作储备合格人力资源。通过资质认证、集中培训、现场辅导、案例示范、分行业调查等方式,提高调查人员素质,使他们称职胜任。合理界定调查人员的职责与权利。调查人员应独立开展调查,独立发表意见,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被调查客户和项目的情况。三是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研究。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关注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揭示经济周期与行业周期的关系,重视经济环境对客户经营的影响。分行业开展调查和审查。让某些人专门从事某个行业客户的调查和审查工作,以便累积经验,形成职业敏感,利于比较甄别。四是修订标准化的调查(评估)指引。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农发行风险贷款情况,建议在指引中增加企业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个人信用和资产(特别是不动产)负债(特别是民间融资)情况、企业现金流情况、CM2006系统预警情况等调查要素。动态修订行业标准值,同时参照国家相关部门编订的《方法与参数》、《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发布的标准,使调查参照体系标准化。五是建立调查数据库。加强对历史数据的整理,注重数据序列的积累。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重要信息数据库,为信贷调查提供参考。如建立资产价格数据库。收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动产价格数据、重要农产品历史价格和区域价格数据、单位产品的水电煤等能耗数据、各类税收税率数据等,为项目调查和资产评估提供参照。建立不良贷款数据库。对不良贷款逐一进行整理,认真总结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坏账企业财务特征、应该汲取的教训等,为调查(评估)提供镜鉴。
四、做实审查,充分揭露风险隐患
信贷审查(由于评级、授信等信贷审批事项均涉及审查环节,此处做实审查,专指做实用信审查),主要对报批资料的完整性、贷款项目的合规性和风险性进行把关。与用信调查相似,用信审查不实的主要原因在于审查人员数量不足、流动性大、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另外,受业务发展、绩效考核等因素影响,审查人员审贷独立性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把做实审查、提高项目的合规合法性作为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的重中之重。一是严格按规定独立审贷。审查部门和审查人员,应按照信贷政策指引规定的业务范围、信贷基本制度和相关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贷款条件、信贷基本流程规定的办贷程序开展信贷审查。严把贷款政策边界,严禁客户带病准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和达不到要求的客户,一律不得提交贷审会审议。二是加强审查中心建设。充实审查中心人员,提高审查人员素质,保持审查中心人员的相对稳定性。明确审查人员的职责与权利。分行业开展信贷审查。三是推进审查工作标准化。落实总行审查标准化指引要求,加速信贷审查标准化进程。四是注重个性化的审贷要求。根据客户特点和项目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信贷审查。加强对日常检查结果的运用。对于各类检查指出的问题,在审查过程中要特别留心,看是否整改到位,是否影响拟审批贷款安全。区分政策指令性贷款、政策指导性贷款、商业性贷款等不同类别,按照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项目贷款的不同要求,根据新客户和续贷客户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审查重点,采取不同的审查方式。
五、做实担保,确保第二还款来源真实有效
担保关乎贷款第二还款来源,是信贷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担保方案的设计应从最坏处着眼,以风险已经发生为假设,衡量担保的可靠性。做实抵(质)押担保,重点要确认担保物权属,做实担保物评估价值和折率,确保担保手续合法有效。但是从检查情况看,普遍存在抵押担保标的物价值虚高、抵押担保手续有瑕疵、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必须把提高担保的真实有效性,作为做实担保、夯实信贷管理基础的关键内容。一是加强对资产评估公司和担保公司的管理。资产评估具有较强专业性,为确保资产评估结果客观公允,应从准入退出、保证金缴纳、考核及问责等方面强化对资产评估公司的管理。为防止系统性风险,应加强对担保公司的管理。包括准入退出管理、担保基金管理、担保额度核定、在保余额控制等。另外,还应督促担保公司完善内控机制,夯实反担保措施。二是合理确定不动产的担保折率。建议按照不同地理区域,分别确定不动产的折率上限。如对位于省会城市的房地产,按照65%折率上限掌握;对地(市)级城市按55%~60%掌握;对县级城市按50%-55%掌握;对县以下城市按照50%掌握。三是充实法律专业人员。从风险贷款反映的情况看,担保手续瑕疵较多。要求每个二级分行至少配备一名专业的法律人员,集中负责对担保人主体资格、意思表示、担保物权属及合法性、担保手续合规性的审查。定期开展对各县级支行的巡回辅导和担保检查,动态掌握担保物价值及权属、担保人担保意愿和能力的变化情况。四是创新担保方式。推行将企业实际控制人及家属的个人财产进行抵(质)押,或者通过第三方监管方式开展存货抵(质)押,或者让企业股东进行联名担保,或者尝试浮动抵押。另外,还可通过联保(分保)、再担保等方式,分散、转移贷款风险。
作者:陈小强 单位:农发行湖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