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生在高校学期期间没有社会实习实践平台与机会,对于毕业后目标就业岗位对于自身需求把握不准,认知不透彻。毕业后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用人单位需对刚刚毕业的高校专业学生进行时间较长的岗前培训与在岗培养,专业学生方能实现角色转换,胜任本职工作。这无形中增加了用人单位用人的成本与风险,也制约了专业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空间。其实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都可归因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尤其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作为特别强调实践性与应用型的专业,迫切需要破除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病,大胆尝试探索适合学科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然而因现有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大都没有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接受计算机专业学习、担任计算机专业任课教师前,也没有相关的实习、实践经历,这就使得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很难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主要思路
(一)根据市场需求及学校发展建设规划确定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
高校如若提升专业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必须要大胆探索,积极尝试。首先,高校应大胆突破原有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的制约,克服行政化倾向,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积极主动的推进专业建设。其次,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校如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用人单位用的好、用得上的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做好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制定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高校自身整体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下,进行周密细致的市场需求调研,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沟通访谈的形式、通过对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反馈的形式,通过建立由高校计算机学科专业教学带头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相关人员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市场需求及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确定专业建设规划与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定位。高校只有明确了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整个计算机专业建设工作就有了方向与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工作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探索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联合培养人才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这为我国高校创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方向引领。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规划内容,结合高校计算机学科专业特性,高校计算机专业应大力探索尝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校外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过程中与互利共赢。
(三)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队伍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起着直接决定性的作用,高校必须要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通过政策支持,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参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另一方面,高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选派计算机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学习、交流,提升计算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与实际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能力。
作者:王欣 刘淑芳 单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