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强其法律意识
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其能明确法律与护理工作的关系,并能将其掌握的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应用到护理工作中,依法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增强实习护生的责任感,使其树立对护理安全事件的防范意识。当护患纠纷发生时,实习护生能运用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来维护自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2强化护理安全教育
对实习护生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基础。带教教师可通过随机提问的方式考察实习护生对临床用药、护理操作、护理器械的使用方法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掌握情况,使实习护生将护理安全意识牢记于心。
3规范护理行为
护理文书是重要的法律依据。即使护理人员明确按照相关规定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护理结束后,如果没有将护理的整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一旦发生护患纠纷,护理人员将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因此,带教教师应告知实习护生在书写护理文书时字迹要清晰,不得随意涂改护理文书,也不能将医学专用名词随意简写,以确保护理文书的规范性。除此之外,实习护生应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并注重个人形象。实习护生应做到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衣帽整洁。在护理工作中不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也不讨论患者的病情,尊重患者的隐私。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实习护生的语言应亲切、友好,工作态度应严肃、认真,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评定标准实习结束后,对这些实习护生进行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考核。
4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明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护患纠纷不断发生,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护理安全意识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有研究发现,在临床带教期间,对实习护生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可以使其树立护理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这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将护理安全教育应用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效果显著。此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马宁 单位:哈尔滨市职工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