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经济不断壮大
2014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1.3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总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2.3%。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23.2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增加值9亿元,同比增长2.3%。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为38.8%。
(二)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2014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97万hm2,其中粮食面积8.16万hm2。粮食总产36.97万t,较2013年增长1.7%;每667m2产量302.1kg,较2013年提高1.0%。在粮食产量中,夏粮总产12.9万t,增长3.6%;秋粮总产24.1万t,增长0.7%。
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目前,从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技术支持严重不足,无论是在技术的投入,还是在技术的引进,及技术的再开发上,都没有形成一定的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融入市场经济,获得与自身发展相关的信息和技术。但是,这方面我国农村经济显得十分被动,失去了获得科技支持的主动力量。
(二)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任何一个领域的经济发展,都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服务体系,但是,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却缺乏一定的服务体系。比如说,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农业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与其他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资金需求相对较大,在服务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没有较多的资金支持,导致农村经济服务体系不健全。加之由于一些服务体系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忽视了其自身的作用,也影响了服务体系的服务性质。
(三)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现阶段农业资金投入状况不容乐观,投入方式有待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数额较小,投入周期较短,资金投入的成本过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来源是银行贷款,而随着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发展和投资风险的增加,银行对有关农业项目的贷款约束力越来越强。另外,现阶段国家的农业投资政策大部分都是针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或者是部分特色产品收购资金,导致了农业项目所需的建设资金、开发资金失去了原先的优越性和福利性。
(四)农业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生产方式落后,综合生产效益差。在传统发展方式下,农业产出主要依靠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数量投入的增加获得,而不是依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在这种粗放型、外延式的生产方式下,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多,效率低,利用率不高。而与之相对应,在集约型、内涵式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中,农业产出的获得将主要依靠减少生产要素投入,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是一种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综合生产水平。
三、发展农业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各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要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合理、有序的原则,保证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同时,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功能,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对双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纠纷调解仲裁机制等,逐步形成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
(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
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速度。其次,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与组织的发展,打破传统界限,实现多元化经营模式,促进乡镇企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最后,积极推动劳务输出,政府部门要将劳务输出作为最快的富民产业,增加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改善其生活。
(三)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
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家,涉及种植、养殖、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农业服务等多个领域,但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明显不足,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以龙头、特色、规模、效益、一体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工商和金融资本包括人力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改造传统农业,鼓励发展以农产品为纽带的规范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加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用现代营销理念统帅一体化经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上产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的道路。
(四)依靠科技,实现农业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应根据本地实际,不断调整农业科研与开发的方向,重点研究和开发优质高产新品种、高效种植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畜牧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包装技术,优质新品种选育、疫病防治等技术。此外,有计划、有重点地创办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场和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等,强化示范带头作用。
(五)更加注重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可以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有利于农业效益的提高,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加。要发展优先高效农业,实施优质粮工程,加大粮食生产力度。要按照优质高效,适量保供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加工增值为重点,推广优质品种和节约增资技术,实行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综合经济效益。要发展高效畜牧业。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中最大的生产部门。可以利用生猪调出大县的优势,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培育优良品种,发展优势项目,扶持专业养殖、集约养殖和规模养殖,提高畜牧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要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是新型的生态型农业,生态农业就是要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林州市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条件。根据林州市农业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实际,发展生态农业适宜推广技术可选择:一是高效立体种养技术,二是种地养地技术,三是农业环境优化技术。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是以田园景观、农事活动、农展节庆和农村自然环境为载体,展示农业生产活动、传播农耕文化与文明、体验乡村风土与人情的现代新型农业。其显著特点就是“绿色和参与”,参与生产、体验收获、感受乡情;突出体现生产的先进性、效益的高效性、生态的和谐性。综上所述,林州市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需要进行全面化的、战略化的部署,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业、农村、农民与社会整体发展接轨,进而推动林州市经济社会的进步。
作者:元晶 单位:林州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