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北京市志稿》,皆载之甚详。
二
北京东岳庙“掸尘会”道教风俗,以东岳大帝信仰为依托,包含庆神、商贸、娱乐、交往等多方面内容的民俗景观。尤其是明末清初以来,东岳庙逐渐成为北京行业祖师的总的信仰场所,各行各业都将自己的祖师供奉在此,并成为其中最重要的道教民俗内容。有竹枝词说到,“东方作镇秉元圭,崇礼仪文古与稽。为有掸尘诸会友,仰游福利拜齐天”。主持“掸尘会”者,多是北京各行各业的善会组织。清末民国前期,由于工商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趋活跃,行业善会更逐步增加,多达二十余个,每会一二百人不等,最多的甚至达到万人以上。每逢朔望开庙,尤其是每年3月15日至28日期间,各善会都按各自日期和特定形式,前来东岳庙做善事,还愿祈福。其中掸尘老会是老北京玉器行业的香会,于庙会开始前组织各善会打扫卫生。其他擦尘会负责打扫殿宇神位的灰尘,净炉会定期清理香炉内的香灰,香灯会专供香烛灯油,献花会购办纸花置于各殿,献纸会负责殿宇裱糊窗棂用的纸张,放生会负责购买飞禽主持放生仪式,敬惜字纸会则在庙会期间负责捡纸,维持庙内卫生。另有三伏净水会、蜜供会、灯笼会、供粥会、施茶会、献盐会、香火供膳会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善会各有专责,构成一个互相区别又互相补充的东岳庙奉神、酬神系统,同时又各有信众,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参加“掸尘会”的普通信众,许多人怀着祛病健身的祈求,来到东岳庙虔诚上香,体弱年高或家有病患者尤甚。俗传“东岳庙的铜骡子能治病”,说是如果人哪里不舒服,只要先摸摸痛患处,再摸摸东岳庙无字碑前铜特(俗称“铜骡子”)的相应部分,病就能好。这一习俗,始于清代,延至民国。而早在明代,民间就已有东岳庙神浴盆之水可以治愈眼病的传说。明《长安客话》,以及《宛署杂记》,均有载。
东岳庙西庑配殿为广嗣殿,里面供奉着送子娘娘和子孙爷,北京来求子嗣的妇女,多在此“拴娃娃”,以祈求早日生子。从史料来看,最迟到清初,民间已经成立专司祈嗣的善会组织。据民国年间记者实地调查,其俗民国尚行。此外,东岳庙还有其他广受欢迎的道教民俗。传说逛东岳庙会时围绕“寿槐”(也称“福树”)三圈,能祈求福分,身康体健。民间又多流传“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的说法,即游庙之人在东岳庙的碑林中寻找三块特定的石碑,以及镶嵌着粒粒如豆粒大小的金点青石条,互为传谈。又东岳庙供奉着七十二司,相传以东岳大帝为首的诸神像最多时达至三千余尊,1936年统计时尚有神像1316尊,故称该庙“神像最全,酬神最易”。人们在生活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安或委屈,都可以诉诸东岳庙神前。
三
总体而言,北京东岳庙“掸尘会”道教民俗萌芽于元代后期,但正式形成当在明代,至清代与民国前期达到鼎盛阶段。其长时期的繁荣兴盛,与时局当政者的认可与支持密切相关。早在元代,就有《玄教大宗师张公道行碑》称“天子有诏,伐石表世,玄风洋洋,永赞至治”云。明正统年间朝廷命工部右侍郎王佑修建东岳庙,竣工后英宗特撰文、作颂辞。清初大学士傅以渐也强调神道庙宇对于民众的重要意义。康熙三十七年,东岳庙焚毁,康熙帝即发广善库金重建。60年后,乾隆帝又出内帑翻修一新。两帝还分别撰写碑文,以满汉合壁的方式刻立于东岳庙内。清季又有长春宫总管太监刘得印,捐助、募化纹银一万两,供东岳庙“香灯供膳窗户纸会之需”。种种具有朝廷与官方背景的支持相沿不绝,无疑为东岳庙道教民俗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政治上乃至经济上的保障。
东岳庙道教民俗的衰落与迁变,也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处于沦陷区的东岳庙开始衰颓。虽于抗战胜利后又曾短暂恢复,但随即于1949年停止举办。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逐步落实,宗教活动场所陆续恢复。1996年,北京对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严重破坏的东岳庙进行系统修复,次年古建修缮峻工,成立东岳庙管理处,开始筹办与恢复东岳庙庙会,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多届,北京东岳庙道教民俗得到一定程度的重现。2011年2月3日-8日,即农历辛卯年正月初一到初六日期间,东岳庙举办“第十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十三届东岳庙春节文化庙会”。主办方安排了各种道教仪式,如初一的祈福迎祥道场与拜东岳忏、初二拜三茅忏、初六的诵经祈福活动等,前后共计十多场。更有众多的民俗活动,有“幡鼓齐动十三档”花会表演、儿童庙会玩乐体验、台湾青少年庙会中华文化寻根、兔年生肖文化展览、中国传统节日文物展览,以及各种传统的游艺杂耍与小商贸活动。此外还安排了“东岳百姓讲坛”,邀请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包括正视国学的现状与思考、卯兔东升正光明、童年的记忆一儿时游戏、东岳文化与大众生活等主题。2011年东岳庙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核心仍为民间广泛传承的道教民俗。如打金钱眼、挂福牌、绕福树、过状元槐、摸铜特玉马、请红腰带、请财神等,都受到京师民众的欢迎,仅正月初一日就有近两万人参加。不过由于庙会时间仅限于春节假期的数天之内,围绕阴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日的种种道教风俗则有了很大变化。东岳庙内现在开设“北京民俗博物馆”,常年举办有关老北京民俗风物的系列展览,希望赋予这座都城的传统道观以新的文化功能。但每年春节庙会期间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平日里持续不断的香火,则仍以新的方式展示着北京东岳信仰道教民俗的顽强活力。这对北京民众的精神与信仰生活将产生多大影响,或有待于更长时间的关注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