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文化建设策略

摘要:在文化软实力被提升到战略高度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己的信息情报优势参与到地方文化建设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地方文化特藏室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情报信息服务;面向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化;策略

十八大以后,文化软实力被各级政府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看待,对地方文化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尤其是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如何参与到地方文化建设中,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地方文化是包括历史文化、风俗文化、风景文化在内的区域性文化,具有独一性、地方性和价值性。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使一些地方文化衰微或消失,如何保护和发扬这些地方文化不仅是地方政府要做的工作,地方性高校更要主动承担起保护传承的责任。周口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处于黄河经济协作区和淮海经济区之间,也在大经久经济协作带辐射范围,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周口属于典型的中原文化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从地域文化来讲,周口地区的陈楚文化是一种既与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想并列同时又有别于这些文化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其文化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包括上古时期以太昊氏为代表的东夷部族所创造的东夷文化,也包括东夷文化与周文化交融形成的妫陈文化,还包括战国时期楚文化与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多元复合文化。伏羲在周口正姓氏、制嫁娶,率先民由蒙昧走向文明,故而伏羲文化可称得上中华文化之根。周口还是中华姓氏文化的源头、八卦文化的原点、中国农业文明和医药文化的发源地。由伏羲文化延伸的农耕文化、姓氏文化、民俗文化影响至今。因此,周口地区的文化具有根源性、融汇性和包容性特征,在构建中华文明过程中起到了突出作用。传承文化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周口师范学院作为周口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这方面自然是责无旁贷,而对周口地区文化的挖掘、保护和研究也成为周口师范学院的一个优良传统。1998年6月,我校王剑教授编著的《陈楚文化》一书创造性提出“陈楚文化”这一地域文化概念,成为总揽周口区域文化的代名词。2010年6月,我校教师编著了《周口历史文化通览•文化卷》,对周口地域文化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梳理。迄今为止,我校教师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周口地域文化研究项目40多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之后,我校获批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成立了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及老子文化研究院,承担了中华姓氏文化节、国际老子文化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的学术论证工作。依托地方文化,周口师范学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明确提出“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围绕地方做文章,依托地方文化,利用地方资源,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多年的文化研究和学术积累也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命题,那就是如何收集、整理、加工地方文化资料,建立地方文化数据库,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资料和情报信息服务,为弘扬本地特色文化提供平台。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突出优势

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74年,前身历经周口师范学校图书馆、河南省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2002年由专科升为本科合并周口教育学院组建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座拥有32298平方米馆舍面积、纸本藏书154.5万册、电子图书92.30万种的综合性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信息中心,也是周口地区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经过多年的积累,我校图书馆在参与周口地区文化建设中表现出突出优势。首先是人才优势。我校图书馆拥有一支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学术氛围浓厚的较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有职工65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6人,学历层次合理,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0人,本科学历33人,具有大专学历以上53人,占职工总数的81.5%,中级以上职称27人,占职工总数的41.5%。图书馆工作人员大都经过专门训练,有相当部分人员具有中、高级职称,可以对庞杂的各类信息进行甄别和提炼。在文献信息的收集、加工、流通、阅览等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利用现代信息设备处理大量的情报信息,并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这种优势也是地方公共图书馆无法企及的。其次是资源优势。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多载体的馆藏体系,是我院文献信息中心和信息化基地。图书馆藏有比较珍贵的大型文献资料:《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初编》、《古今图书集成》、《太平御览》、《永乐大典》等以及5900种古籍图书。图书馆注重多元化信息类型资源的采集,数字资源的比重不断加大,目前共引进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及外文期刊数据库、施普林格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金报兴图年鉴资源库、(电子版)四库全书等中外文数据库68个(其中自建数据库2个,未购买试用数据库32个)。2013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后,加大了图书资料购置经费投入,图书馆馆藏文献不但增加很快,而且紧扣教学课程建设,具有较高的质量。因此在保证本校学科建设需要的情况下,系统的采集地方文献,扩大师生的视野,为各类读者提供文献检索服务,也是一般公共图书馆所无法达到的。还有就是设备优势。图书馆设有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参考咨询部、技术部等5部1室。其中各种阅览座位2796个,其中包括各类阅览室7个,阅览座位938个;公共阅览区约5千平方米,阅览座位1758个;学术报告厅1个,能容纳164人;100座位电子阅览室一个。在馆舍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新建了图书馆大楼;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图书馆管理软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加快了图书馆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在图书馆设施设备投入上,采用了适合本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了运用计算机手段为读者服务和科学管理,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得到极大的利用。因此,在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服务于地方建设,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最后是科技优势。我校有教职工136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356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32人。有河南省教学名师、优秀专家、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50余人,聘请省内外兼职教授30余人。他们中有些专家教授还长期承担地方重大的科研项目,各院系的地方文化研究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文学院的周口作家群研究和周口历史文化研究。图书馆依靠学院的科技实力,在参与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对相关文献信息的搜集、整理,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开发,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情报信息服务,也是地方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地方文化特藏室建设。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文化,是任何其它地方无法复制的,是地方高校图书馆进行特色建设的丰厚土壤和立足点。就周口来说图书馆应立足于周口地区的文化特色,在地方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等人文环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中的特色资源作为建设地方文献资源库的素材,走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建设之路,建立相应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献馆藏,如姓氏文化数据库、老子文化数据库、农耕文化数据库等。以姓氏文化数据库为例。河南是中华姓氏的主要发源地,汉族120个大姓有96个起源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占汉族人口的79%。周口又是河南产生姓氏最多的地方,全国五大姓中的李姓和陈姓发端于此,分别占全国人口的7.94%、4.53%。再加上由陈姓分出去的60多个姓氏和郡望在此的姓氏,数量十分惊人。因此,图书馆应着力建设姓氏文化资源数据库,以收录本地家谱为主,内容包括源起姓氏、本土姓氏、迁入姓氏、姓氏分布等信息资源。该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地域、家族、姓氏文化研究,同时为家族寻根、姓氏寻源等社会文化活动搭建知识平台,在文化层面推动民族团结与统一。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情报信息服务。据调查,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低,馆藏利用率只有40﹪左右,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服务好本校师生的同时,应把图书馆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面向社会开放,为城市文化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来说,(1)可以积极主动的支持配合当地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协商,创建合作平台。(2)向社会普通民众开放文献资源,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借阅服务。(3)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协助当地的文化团体和个人举办书画作品展览、演讲比赛和读书征文评选等活动,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在这几个方面,我们图书馆做的显然不够。2012年在淮阳举办的“中原民俗保护和传承论坛”、2013年在淮阳举行的10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举办的周口市姓氏文化研究会、2015年周口市文广新局开展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2016年周口市平粮台古城博物馆举办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都有图书馆的缺席,失去了交流和收集资料的机会。面向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周口师范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图书馆积极主动地向学生推广地方特色文化,扩大了周口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如举办了2016届毕业生以鹿邑传统文化和地域资源为主题的“设计鹿邑”作品展,举办《老子的智慧——〈道德经〉导读》等周口地域文化专题讲座,向学生推荐《另一个面孔——袁世凯的人生世界》等与周口历史文化相关的优秀图书,接受保管宋河老子国学基金会、作家张新安等集体或个人捐赠的相关图书。这些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感受地方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经过校园文化洗礼和熏陶的大学生毕业后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作为积极能动的文化主体,在跨出校园进入区域内各行各业工作时,把他们所承载的地方特色文化带入单位,传播于区域社会,促使地方特色文化得以传播。总的来看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或融入到当地文化建设既是高校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高校图书馆转型的趋势。发挥好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化建设的潜在作用,既能促使地方文化良性的发掘、保护和弘扬,也是高校新的时代环境下自身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俞海洛.周口地域文化十二讲[J].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8.

[2]李波.西部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刘三姐专题文献数据库》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7).

[3]韦庆媛.妇科医学论文大学图书馆为城市发展服务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情报科学、资料工作,2005(7).

作者:耿玉芳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文化建设策略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246370.html

    相关专题:安徽建筑大学 僵尸肉流向哪些城市


    上一篇:片区土地开发的排水问题研究
    下一篇:工程性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