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公众参与科学视角下天文科普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公众参与科学的视角,选取微博为新媒体代表,通过对天文话题微博传播案例的实证分析,对新媒体时代天文科普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探究。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为公众参与科学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在网络上公众与科学家及科学决策者之间并未必然形成良好的沟通,但同时也体现出公众参与科学的潜力基础。在天文科普方面,我国大众仍然习惯自上而下的传统科普模式,猎奇和娱乐心理占主导,参与科学议题的意识和主动性不强。

关键词:公众参与科学;天文科普;科学家

中图分类号:C0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1547(2015)11(上)-0009-02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需求的不断革新,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科普工作需要借助媒体进行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科普工作包括天文科普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同样也面临诸多新情况。本文从公众参与科学的视角,选取微博为新媒体代表,通过对天文话题微博传播案例的实证分析,对新媒体时代天文科普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初探。

1天文科普的发展模式

1.1科普的概念及发展

在英语中,Popularize(普及)一词的基本含义是“使……通俗”,“普及”一词在1979年首次被人使用时是“以通俗的形式讲解技术问题”的含义,这也代表了早期人们对科普内涵的理解。这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科学活动的早期,有学者将其称为“前科学普及阶段”,当时科学本身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科普自然也就只能委身于该时期的知识扩散活动中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普经历了从传统科普阶段到现代科普阶段的演变,科普的内涵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科普阶段,主要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上半叶,公众普遍对科学充满敬仰,认为科学知识及其创造者高高在上,极少参与科学事务,科学是科学家的科学,科普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科学家到公众的单向传播的过程。随着二战后生态环境问题、反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科学家与公众的关系悄然发生了变化,来自社会公众的压力迫使科学家们在重新认识科学的同时不得不对传统的科普本身进行思考和变革,一些发达国家“公众理解科学”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科普阶段的开始,此时,科普不再是单向的给予行为,而被认为是一种双向交流过程。为了推进公众更好的理解科学,科学家需要与公众平等对话、相互交流。我国科学技术普法草案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普及,是指以公众易于理解的内容和易于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公众参与科学”的科普新模式得以发展,有学者认为在科学问题上,公众与科学家具有同等的资历参与决策,科学的发展需要通过与公众的对话来取得合法性。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科普实践的不断深入,“科普”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

1.2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公众参与科学

新媒体是指报纸、期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其主要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微博、微信等。其中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其及时性、高效性、便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公众获取信息、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天文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根据现代科普概念,“天文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的内容和易于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天文知识、倡导天文观测与研究方法、传播天文科学思想和精神的行为与过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科普的生命力其实就在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科普的传播者与受众,受众拥有了巨大的参与权与话语权。那么以微博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是否有助于提升公众参与科学对话的代表性呢?科学议题的微博舆论情况如何呢?本文以中国首次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这一科学事件的微博传播为例,探索了新媒体的出现对公众参与科学模式的影响,对天文科普的发展现状进行的初探。

2实证研究——以“中国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微博传播为例

2015年5月29日6:17,央视新闻报道我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将于2015年12月发射升空,接着,2015年9月29日,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征名仪式在紫金山天文台举行,并自本年度9月29日起至10月31日,向全球网友收集命名建议。可以说,针对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发射这件重大的天文科学事件,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借助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该事件的进展及相关科学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系统的宣传与普及。

2.1公众对天文科学话题的参与情况

为了了解网民对这一重大天文科学事件的反应,作者在新浪微博上以“暗物质”和“探测卫星”为共同关键词进行了综合搜索,自2015年5月29日12:00截至2015年10月26日12:00共搜索到相关消息285条,分析发现对该消息进行传播并引起较大反响的主要是媒体微博,且其中当属@新浪头条新闻(2015年5月30日0:53一条,获得转发598次,评论315次;2015年9月30日9:21一条,获得转发1743次,评论552次)引起网民反响最大,其次是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2015年7月17日16:30发布,转发180次,评论30人次)。观察公众在新浪微博上对我国将于年底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话题的参与情况,我们发现,自2015年5月起至10月以“暗物质”和“探测卫星”为主题词的相关微博内容共不到300条,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这一重大天文科学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性不高。相比较而言,科学家或者职业科学工作者参与的也非常有限,@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是唯一参与普及的有身份认证的一线科学家,参与最多的是天文科普爱好者,引起较大反响的则是媒体机构微博。

2.2公众参与天文话题微博的特点

通过对@新浪头条新闻2015年5月30日0:53和2015年9月30日9:21发布的引起网民较大反响的两条关于中国将发射暗物质探测卫星的博文中网民的评论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其舆论特点如下:

(1)质疑与流言充斥,公众情绪宣泄的出口。公众的质疑除了单纯针对科研项目可行性外,还有对科学项目目的的质疑,如骗取经费、乱花纳税人钱等欺骗论和谣言论。多言语简单粗暴,更像一种情绪的宣泄,无根据也持续性不强,但此种质疑具有某种“反权力”的意义,有潜力成为有效的公众参与科学的基础。

(2)各自为阵,去中心化,平等对话没有实现。网民有了自由表达的权利和能力后,表现为不服从任何权威,各自为阵。以相同观点相聚合,支持与自己相同观点者,否认甚至语言粗暴攻击与自己意见相左者。但这种争议多发生在公众内部,科学权威主流声音弱甚至缺失,科学家、科学决策者极少与网民互动,舆论对促进公众与科学家或者科学决策者之间的理解与被理解作用甚微,天文科学议题的平等对话没有实现。

(3)猎奇心理,期待权威,仍习惯自上而下的传统科普模式。以暗物质为例,多数网民表示对其不理解,存在猎奇心理,期待更权威的解释,在参与科学议题的过程中,关注较肤浅,言论可采纳或者有效意见极少,公众主动参与科学的意识不强,仍习惯自上而下的传统的科普模式,且娱乐性明显。

3结束语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公众与科学家及科学决策者就科学议题的沟通在形式上变得更加容易,成本更加低廉,有潜力成为有效的公众参与科学的基础。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其并没有自然促成公众与科学家或者科学决策者正常或者踊跃沟通的局面,在科学话题上甚或自说自话,双方并没有有效沟通,科学家也缺少对公众的理解。因此,从实质上说,在天文科普方面,我国大众仍然习惯自上而下的传统科普模式,猎奇与娱乐心理为主导,参与科学议题的意识和主动性不强。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司.中国科普法律法规与政策汇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3.

[2]尹霖,张平淡.科普资源的概念和内涵[J].科普研究,2007(5):34-63

[3]邱成利.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科学普及方式[J].科普研究,2013(6):41-47.

[4]颜燕.新浪微博上的天文科普[A].科普惠民责管理期刊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10):540-545.

[5]刘冰.新媒体变革——跨入人本传媒时代[J].传媒,2012(2):18-19.

作者:鄢玉荣 单位: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公众参与科学视角下天文科普的发展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93832.html

    相关专题:计算机论文 新农村建设别墅


    上一篇: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的影响因素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