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的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本院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收治的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832例,通过调查问卷方式统计阿司匹林使用情况,重点分析部分患者不规律或未使用阿司匹林的影响因素。结果规律服药患者占48.3%,不规律服药及未服药患者占51.7%。规律服药组缺乏医生指导、担心不良反应、慎用症比例低于不规律服药和未服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抗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药物,本院还未能广泛应用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主要影响因素有担心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医生未能科学指导、慎用症;临床工作中可通过积极的合理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调整用药方法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让这种经济、高效、实用的“老药”更好地造福人类。

【关键词】血栓形成;心血管疾病;脑血管障碍;阿司匹林;影响因素分析

阿司匹林是循证医学证据最丰富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基本药物,长时间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因高血压引发的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尤其在缺血性血栓事件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1]。与临床降压药物氯吡格雷或辛伐他汀等进行比较,阿司匹林依然是最经济的一种药物,且患者能接受[2]。但在我国部分地区,阿司匹林并未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中,患者依从性低。本研究旨在探讨本院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收治的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832例,均经相关检查确诊。其中男556例,女276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5.2±3.9)岁。患者均配合完成相关调查。1.2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832例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的具体情况予以调查分析。了解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规律性,分为规律服药组402例、不规律服药组247例及未服药组183例,并统计分析患者服药不规律或未服用的主要原因。规律服用药物的患者在使用时,药物剂量为75~150mg/d;不规律服用的患者在服药时呈现间断性,或是服用一段时间后停止继续服用药物;未服组患者并未服用过阿司匹林。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规律服药患者占48.3%,不规律服药及未服药患者占51.7%,见表1。2.2不规律或未服药主要影响因素规律服药组缺乏医生指导、担心不良反应、慎用症比例低于不规律服药、未服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已构成严重威胁。血栓性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而导致的疾病,临床中病变呈现多样性,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深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等[3]。目前,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增加社会和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4]。该病在进行防治时,最主要的方法为抗栓治疗[5]。阿司匹林属环氧化酶抑制剂,可促使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发生乙酞化,避免发生四烯酸变成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从而降低血小板血栓素A2合成[6]。若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2的生成量明显降低,存在非选择特性[7];但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对环氧化酶形成有抑制作用,且对血栓素合成酶进行选择性抑制,从而使血栓素A2生成量显著降低[8]。血管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抗血栓功能,能够合成多种具有血管活性的物质,起到调节血管舒缩、抗凝或凝血、血液流变等作用;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病的有效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可降低血栓素A2的有效合成,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明显[9]。血小板并无细胞核,故无法合成环氧酶,可对血小板功能形成一定抑制作用,当新血小板进入到血液循环才能恢复血凝功能,因此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效果在1~4d,即达稳定状态[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规律服药患者占48.08%,不规律服药及未服药患者占51.92%。进一步对不规律或者未服药患者予以详细调查分析,统计对未规律服用阿司匹林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医生未予以相关宣教和指导、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慎用症。而规律服药者对医生缺乏指导的反映较低(7.7%),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担心较少(3.2%),且9.2%的有慎用症者在医生的正常指导下也可以正常、规律服药。这基本揭示了阿司匹林未得到广泛推广及临床使用率比较低的原因,尤其是多数患者都对一些心脑药物存在一知半解,医师和药师应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临床应用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有效预防作用,通常应长期服用,有的还会终生服药。故患者服药过程中,是否具有较高的依从性及耐受性很重要。如果患者是服药过程中,间断性的使用,常会导致药物在血液内无法保持较为均衡的血药浓度,影响治疗效果。耐受性指患者服药后是否产生不适感或不良反应。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耐受性之间存在较密切的关系。若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后,并未发生较为严重的胃肠不适症状及其他不良反应,通常会坚持应用药物,这样就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故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剂量及剂型,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非常重要。如我国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时,较为适宜的应用剂量为50~100mg/d,并按照患者具体体质量、病情变化及病情反应予以合理调整,药物在早饭后服用,需长时间维持;对于有胃肠病的患者,可考虑改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拜阿司匹林等剂型,还可加服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肠黏膜,以提高患者耐受性,进而提高依从性[11]。阿司匹林临床常用的剂型有3种,分别是普通剂型、缓释剂型及肠溶剂型。普通剂型会使胃肠黏膜受到较大刺激,进而受到严重损伤,极易出现胃肠不适感,如反酸、胃灼热、胃痛等。缓释剂型可明显降低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肠溶剂型通常不会导致胃黏膜受到直接损伤,其胃肠反应最低,通常为首选药剂。若依然存在胃肠的不良反应,可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次,1~2次/d,能够使得胃肠反应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但有可能导致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明显减弱。如有必要则将其更换为抵克利得或氯吡格雷[12]。综上所述,阿司匹林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抗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药物,本院还未能广泛应用阿司匹林防治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主要影响因素有担心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医生未能科学指导、慎用症;临床工作中可通过积极的健康指导和调整用药方法提高患者依园林艺术论文从性,促进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让这种经济、高效、实用的“老药”更好地造福人类。

作者:张晨光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的影响因素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93825.html

    相关专题: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


    上一篇:司法诚信建设的必要性论述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