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高校职业技能竞赛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现状

(一)国家宏观统筹,地方积极响应,高职院校踊跃备战

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国家有关教育部门立足于整个职业教育,宏观统筹职业技能竞赛,旨在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各省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职业技能竞赛政策,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省级职业技能竞赛政策,鼓励高职院校、企业积极参与,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是职业技能竞赛中最大的受益者,参赛院校可以通过国赛、省赛这样一个平台,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一旦获得了国赛、省赛优秀奖项,还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有利于学校的宣传。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的指挥棒、师生交流的平台、校企合作的窗口,有利于形成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局面。

(二)竞赛覆盖地域广、规模大,行业牵头、层层选拔

教育部自2002年先后在长春、重庆、天津等地举办全国性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学校来自全国各地,参赛选手逐年增加、比赛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比如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共98个。其中,中职组11个专业大类,47个赛项;高职组12个大类,51个赛项。大部分赛项都将中、高职组分开竞技,突出各自培养特点。与前些年相比,高职赛项大幅度增加,使中、高职赛项平衡,有利于中、高职协调发展。赛程由学校初赛、省内复赛再到国赛,层次选拔。也就是说参赛的各支队伍首先经历院校内职业技能比赛,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省级层次的技能比赛,经过省级激烈角逐的优胜者才有资格参加国家级的职业技能竞赛。国赛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风向标,代表着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引领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发展方向的指导作用。近几年的大赛项目中,过半的大赛项目由行业组织牵头,并且聘请行业专家全程参与全部比赛项目。以企业需求作为出发点,赛项的设计、组织、命题、裁判标准等遵循行业的职业规范,比赛场景布置与生产环境相同,实现了大赛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

(三)诱人的大赛评选表彰举措激发参赛者的热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组织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工作。按照大赛的赛项下达的名额和要求,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组织的、跨行业(系统)、跨地区的国家级一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各工种前五名的选手,在由国务院有关行业部门或行业(系统)组织牵头举办的国家级二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各工种前三名的选手,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颁发证书和奖章,并在职业技能等级上提升一个级别。对于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得优秀名次的其余选手,也可获得相应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省级比赛中获奖的团体或个人,统一发放奖状、奖杯,并且全省通报。获奖单位一般会针对国赛、省赛获奖的部门、教师和学生给予物质奖励,享有评选推优、职称晋级优先权。获奖的学校一般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师资、完善的管理体制和雄厚资金支持,国家级、省级的奖项在学生招生、就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四)职业技能竞赛存在的不足分析

纵观近几年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貌似职业技能竞赛形势一片大好,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助推职业技能竞赛迅猛发展,大赛制度日益健全,赛项结构趋于合理,评选表彰举措深得人心,大赛规模越来越大。事实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方面,部分参赛学校过分看重职业技能竞赛结果而忽视竞赛过程,挑选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参赛选手,不惜巨资买进职业技能竞赛的全套仪器设备,参赛选手全天候地只针对大赛赛项进行强化应赛训练。参赛时选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动作规范、娴熟,就像机器按照既定程序流畅地运作着,这样的参赛队伍一支又一支,像是复制出来的。这样劳民伤财的应赛训练偏离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初衷,忽视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参赛选手来自不同职业院校,大赛没有开设系统性的赛前培训,参赛选手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校只是针对赛前公布的评分标准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缺少科学性,违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大赛过程中,评分统一标准过于粗线条,评委评分差异性大,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

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发展趋势分析

(一)构建高效率职业技能竞赛组织架构

高效率职业技能竞赛组织架构为政府主导、企业承办、高职院校全员参与。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对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统一领导、规划、协调、管理,按照校赛、省赛和国赛,层层选拔,把职业技能竞赛纳入财政预算、职业院校与企业发展规划,对职业技能竞赛起主导作用,促使企业承办、高职院校全员参与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目标是达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职业技能竞赛倡导的理念应该是企业所需要的,由企业承办职业技能竞赛,赛点可以选择在企业进行,这样在赛场设计上可以更多地融人企业文化,在比赛要求上可以紧密结合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在赛项的选择上可以更多地体现企业新技术应用,实现企业岗位需求引领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除此之外,企业作为非参赛方,承办职业技能竞赛有利于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职业技能水平是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高职院校组织校赛时,应该倡导全体学生参与相关专业的技能竞赛,实现职业技能竞赛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在省赛、国赛期间,组织教师、学生观看技能大赛的实况录像,取长补短,引导广大师生关注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应用情况。职业技能竞赛以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同时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的平台,洞察社会和企业的最新需求,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主动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规范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评价标准,实现竞赛培训的常态化

职业技能竞赛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必然对参赛选手进行排名,参赛选手在大赛中的名次是倍受关注的。参赛选手分数是按照大赛评价标准对参赛选手在规定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评判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评价标准几乎成为历年大赛争论的焦点。应组织企业技术专家、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共同设计比赛项目,建立科学的评判标准和打分体系,将其形成职业技能大赛纲领性文件,下发各个高职院校,减少人为因素对评选的影响。职业技能竞赛不是部分高职院校的赛项,应该是所有高职院校的赛项,因此应组织各级技能大赛培训班对参赛的教师、学生进行全员培训,实现竞赛培训的常态化,保证每个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可以共享竞赛培训资源,整体提高全国高职教育水平。无论校赛、省赛还是国赛都以此作为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依据。每年大赛竞赛项目和评价标准文件有修改或增补内容,可以有相关补充文件说明。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具有引导参赛者向举办技能竞赛的目标无限接近的效能。

(三)团队协作开放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模式

当今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发展都无法离开团队,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社会需求。职业技能竞赛以团队形式开展,每个参赛队由2-3名选手组成,团队成员间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完成技能大赛项目,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无论是省赛还是国赛,多采用规定比赛项目封闭式比赛模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项目,比速度、比熟练。企业需要的高职毕业生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是熟练的技术工人。这样的比赛模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因此应颠覆传统的封闭式比赛模式,采用开放式比赛模式。大赛比赛题目由企业确定,将有关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或者是企业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融入其中。赛前企业把相关资料公开,参赛选手提前收集资料、学习设计。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可以查询资料、咨询相关信息,也可以请求教师指导,考察参赛选手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在动态比赛过程中全程录像,根据选手在完成赛项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排名。开放式的竞赛模式,有利于观看者全面学习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过程,努力扩大社会的受益面。提高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与管理的水平,规范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评分标准,组织职业技能竞赛的各级常规化培训,提高参赛选手的职业技能素质,积极筹办可视化的职业技能竞赛,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教学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从而促进整个国家职业技能的发展。

作者:高丽洁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职业技能竞赛现状与发展趋势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91406.html

    相关专题:学术期刊发表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上一篇:包容性发展对农村社会管理的启示
    下一篇:瓜子生产的气象条件释解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