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80例患者分成优质护理组(40例)和常规护理组(40例)。在这两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期间,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优质护理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水平、对病毒的完全抑制率和对治疗的依从率。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优质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CD4+的水平、对病毒的完全抑制率和对治疗的依从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其CD4+的水平、对病毒的完全抑制率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艾滋病;常规护理;优质护理;临床效果;依从性;CD4+的水平

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1]。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手段[2]。为了探讨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8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艾滋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经HIV抗体检测和病原体检查得到确诊[3]。按照随机方案将这80例患者分成优质护理组(40例)和常规护理组(40例)。优质护理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9:21。他们的年岁在35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岁为(48.35±2.57)岁。他们中被传染的途径为静脉注射毒品的患者有8例,为不洁性行为的患者有12例。常规护理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8:22。他们的年岁在36岁至61岁之间,平均年岁为(49.34±1.53)岁。他们中被传染的途径为静脉注射毒品的患者有9例,为不洁性行为的患者有13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在这两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期间,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用药监督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优质护理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进行优质护理的具体方法如下:(1)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因担心治疗的效果,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4]。因此,在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并耐心地解答其提出的疑问,以缓解其焦虑感和恐惧感。同时,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2)护理人员采用发放艾滋病健康知识宣传画册、组织患者参加艾滋病防治知识专家讲座和播放有关艾滋病健康知识宣传片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便使其能够正视自身的病情,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时,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擅自停药会有严重的后果。(4)对于呕吐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为其清理呕吐物,并及时对其口腔进行清洁,以防止其发生口腔感染。对于腹泻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在其排便后使用温水为其清洗肛周,以防止其发生肛周感染。对于出现皮疹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叮嘱其避免将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并告知其尽量穿宽松、舒适的衣服。1.3观察指标[5]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CD4+的水平、对病毒的完全抑制率和对治疗的依从率。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CD4+的水平在接受护理前,常规护理组患者CD4+的水平为(154.35±15.34)个/ul,优质护理组患者CD4+的水平为(157.57±11.64)个/ul。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其CD4+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3个月时,常规护理组患者CD4+的水平为(195.34±39.54)个/ul,优质护理组患者CD4+的水平为(230.54±70.65)个/ul。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优质护理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3个月时其CD4+的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后6个月时,常规护理组患者CD4+的水平为(180.36±80.64)个/ul,优质护理组患者CD4+的水平为(290.35±52.37)个/ul。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优质护理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6个月时其CD4+的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对比两组患者对病毒的完全抑制率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的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组患者对病毒的完全抑制率为95.00%(38/40),常规护理组患者对病毒的完全抑制率为45.00%(18/40)。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优质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对病毒的完全抑制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护理结束后,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为97.50%(39/40),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为47.50%(19/40)。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优质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对治疗的依从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手段。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优质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CD4+的水平、对病毒的完全抑制率和对治疗的依从率更高。综上所述,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其CD4+的水平、对病毒的完全抑制率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王岚,王璐,丁正伟等.中国1995-2009年艾滋病哨点监测主要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20-24。

[2]陈军,曹晓斌,吴尊友等.艾滋病相关医务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9):1020-1022。

[3]张玲,张丽,张金梅等.护理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62-63。

[4]刘敦,姜小鹰,陈艳清等.住院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与护理需求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1-4。

[5]刘丽娟.舒适护领导艺术论文理在艾滋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论文集.2015:201-202。

作者:步兵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传染病医院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的效果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87835.html

    相关专题:气象科学 城市化


    上一篇:采煤机故障诊断与故障预测
    下一篇: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对策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