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特殊定位
全国各高校对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基本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思路,研究生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情景模拟训练、社会调查和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社会实践方面,主要通过进驻固定实习场所进行周期性实习来演练和提升实习实践能力,力求在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公共部门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技能,从而适应依法治国与社会管理新形势的需要。
二、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复合型能力的结构诉求
一般而言,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是人们为完成各项活动所均需具备的普通能力,后者则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必须具备的个性特征的总和。公共管理类研究生顺应社会变化,适应专业特点应该具备高超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所以,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能力培养不能局限于单一层面,应该是多层次能力的统一体,实践能力是逻辑出发点与落脚点,学术能力是基础能力,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行政职业能力及公共服务能力是其旨归,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能力是一个层次清晰、定位明确的能力多面体。(一)核心能力———创新能力研究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些年来,我国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开设大量的创新类课程和创新类实践项目。目前来看成效比较明显,但由于实践本质所决定,理工科的创新比较容易培养并且也比较容易衡量,文科研究生的创新有些关注不足。所谓创新应该是一个总体表达,既包括创新意识,也包括创新能力、创新机制等,相比较而言,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最本质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因为,创新能力就是学生在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技巧和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学生个体在拥有高涨的创新精神状态前提下所释放的创新潜能的集中体现和实践表达。如果我们考察各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过程,就会发现普遍存在“重概念定义,轻管理实践;重理论体系,轻方法策略;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的现象[1],这种现实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培养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需发挥教学、科研和校外实践多方主体作用,注重校内校外两方面力量:一是要高度重视校内实践教学环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和探索多种考试方式。二是紧密结合公共管理专业特点,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有系统地组织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带着“问题意识”去基层行政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集中体现为阶段性的专业实习,将课堂内所学理论与政府岗位进行有机结合,可以确保研究生的实习选题可以和毕业论文选题一致或者保持连贯性,通过校外实习使得学生的论文选题具备实践基础,带着实习选题进行实习,能够对基层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获得原始资料,能够有力地支撑学术论文写作,从而有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基础能力———学术能力学术能力是一种完全内化于个体中的能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信息时代社会环境下,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学术能力具体应该包括科研统筹规划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科研沟通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中最希望学生能够获得的能力,是最核心的教育目标。而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内容除了五种能力之外,还应该包括提高逻辑思维水平、提高其对公共管理问题的意识水平以及阐述、解释、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来看,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学术研究热情不高,研究态度不够端正,同时又因其缺乏实际管理经验,不熟悉公共管理实务及其规律,使得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能力发挥不足,很多研究是在进行拼贴创作而缺少广阔而深刻的学术视野,这样既影响了学生潜力的进一步发挥,也对公共管理现实缺少解释力和指导力。因此,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热情,锻炼其学术能力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引导学生对学术研究严谨认真的态度。课堂讲授中不仅强调学科规范性内容,更要鼓励研究生拓宽理论知识的知识面,不要囿于管理专业的狭隘视野,从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来审视管理问题,拓宽其科研的广阔视野,培养和提高其学科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为管理类研究生提供研究平台和实践平台,通过导师指导学术研究团队的形式来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其学术能力,通过改变和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专业实习实训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加强理论和实践的交叉结合。公共管理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管理游戏、研讨法和经验交流法等教学方法,能够围绕公共管理和政府管理的中心任务进行研讨式、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从而能够全方位地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和学术实践能力。(三)目标能力———行政职业能力与其他专业研究生能力构成与要求不同,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是其行政能力的开发和提高。行政职业能力是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必备的专业能力。行政职业能力是指个体经过培养和训练获得的能与未来从事公务员等岗位相适应的能力要素的综合,具体包括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与应变能力等要素。开发和提升行政能力需要从课堂内外两方面入手。课堂上,可以采用专题课、案例课等方式来开发和提升学生的行政职能能力。在案例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分别担任不同职位的公务员角色。例如,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的“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在案例分析课程中,授课教师会根据课程主题将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行政管理情境,假设针对H7N9事件政府如何应对,可以通过设计各种管理角色来进行情景模拟和训练等,这种教学方式将枯燥、抽象的理论融入社会管理现实,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行政职业倾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其行政职业思维,激发和鼓励学生行政职能力的发展。这种方式很好地实现了管理理论、社会现实与公务员个体角色三者的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行政职业能力开发的工作,但是囿于课堂场景的限制,教师针对学生主要侧重于传授行政职业知识,对现实工作场景中的公共行政环境、公共管理责任、公共管理人性化等方面由于缺少现场观摩或直接参与而很难有切实体会,使得行政职业能力培养流于形式,难以发挥效用。因此,这种行政职业能力的培养很难使学生融入个体公务员的职业角色之中,当然,也很难承担公共管理的重要责任。
三、复合型能力结构需诉诸“校府社互赢共建”培养模式
公共管理类研究生要达成复合型能力诉求,就必须深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借助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来共同完成。因此,公共管理类研究生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协作,发挥协同创新的优势能量,集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所需求的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基于此,完成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复合型能力培养需要诉诸“校府社互赢共建”创新培养模式。我国以往研究生教育大多采取学校单一教育模式,过分依赖学校教育主体的作用,这种模式既不利于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也不利于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培养方式方面,应该既注重学校主导作用,同时也注重发挥社会、政府主体等多方外部力量,使得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既能在学校懂得专业知识,在校外又能有锻炼实战的机会,也只有这种“校府社互赢共建”合作模式才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公共管理类人才。“校府社互赢共建”模式不仅能推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同时也能够指导政府管理实践,对社会发展也有批判力。“校府社互赢共建”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形式,借鉴了东北大学的“校府”培养模式,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在管理类本科专业比较扎实地推进了“校府社互赢共建”培养模式,通过为期7周的政府机关实习实训,提高和训练了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在管理岗位的实际体验开拓了学生视野也提供了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在政府机关实习的同时,学校通过设计科研课题,把学生分成不同科研课题小组的形式来进行社会调研和专业调研,对社会有更为深入的认知,在社会大背景下对政府机关的职能定位等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对学校专业培养中的专业课程有更高的理解视野和角度,从而更好地展现理论对实践的张力。
作者:袁洪英 何颖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