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管理
1.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概述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在授信业务中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消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银行的授信包括贷款、项目融资、贸易融资、贴现、透支、保理、拆借和回购;以及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是商业银行从事授信业务需要遵守的三大基本原则,而这三者之间却存在着发展与矛盾的关系。授信不等同于贷款,授信是一种风险控制的总的概念。授信包括了银行的表内、表外业务,开信用证也要授信。对于银行授信在金融部门或金融管理部门尚未有明确的定义,银行授信作为银行和企业应用日益广泛地专业词汇其含义在实际应用中包含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执行部门的多项内容,并且其内涵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务的拓展不断增加。在授信业务过程中银行资金一般可以出现两类风险:一是违约风险,主要是指在信贷关系中应收账款银行不能按时回收而造成的损失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即客户不能将应收账款偿还而导致银行的资金流入和流出计划受到损失。2.中小企业信用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关系银行业出于自身发展的要求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重视,小企业为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和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的需要。企业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风险,对于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风险就会大大降低。早在2007年银监会就出台政策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据统计在2006年甚至更早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授信贷款在贷款总额中已经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具体应用中银行对于企业信用和企业主信用进行“捆绑”,并且在注重企业信用的同时对于抵质押品范围和担保条件进行了放宽。信用作为一种资本在信用贷款、信用证、票据承兑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良好的中小企业信用是有效降低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的基础。信用是基于道德基础上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是信用主体基于诚实守信被他人或社会等认可的程度。根据信用主体的不同,信用可以分为国家或政府信用、企业或商业信用、个人信用等,在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中主要是指企业或商业信用。企业信用状况主要是企业信用能力和企业信用意愿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两个方面又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授信判断的主要难点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商业银行获得信息的质量,决定了银行授信决策的空间和质量,然而,要掌握对于缺乏外部公开可比信息而内部管理欠规范的中小企业客户群,商业银行的信息来源渠道和时间有限,相当数量的数据来源于申请客户自身,而在这银行和企业“利益冲突”的博弈问题上。银行对取得信息的渠道及信息如何进行验证和过滤,怎样通过数据处理和管理完善达到为授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成为关键。银行和企业的信贷业务中银行和企业处于双向互选和博弈的位置。在银企的信贷业务关系中,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出现“惜贷”;另一方面当企业面临市场波动或金融危机时会遭受资金链断裂,企业的损失而银行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理论上通过给企业增加融资渠道可以促进企业和银行实现银企共赢,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实现平衡还存在难度。一方面根据“激励相容”原则建立一个对企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银行方面要积极创新,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现实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企业方面要加强道德意识,要意识到违约、逃债、弄虚作假等行为所产生的成本和损失。在银企双方基于合作收益、互利共赢的角度则要求银企双方看重未来、诚信合作,实现双方的共赢和发展。
二、中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分析
以政策、制度和行业趋向、市场风险、企业的外源性融资渠道等为主的外部影响因素和以核心管理或控制人员及企业的信用风险、企业的治理水平、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评估等企业内部影掌控资金的动态流向导致不能即使预警或作用不强。
三、改进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的建议
1.强化重点信息的审查和管理在信用风险分析时要立足于中小企业的特点,把握中小企业信用分析的关键点。重视授信过程的软硬信息审查。第一,重视实际控制人或控制团队的素质评估。通过对企业核心人员学历、背景、经历、品质、信用、能力、业绩等方面的调查,强化对核心管理人员的风险评估,防范企业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对银行授信的影响;第二,考察企业的管理机制。通过实地分析公司的管理机制、企业架构、内部机制是否完善,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否合理等;第三,审查企业的关联关系。调查企业的产权结构,掌握企业的管理模式,审查企业的经营管理、资金运作模式、资金控制能力和发展等制定有利于风险控制的授信方案。并对企业的关联企业资金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2.提高对企业数据的动态监管和反欺诈甄别水平在对企业信息收集和监管阶段要加强对企业数据结构上的异常进行反欺诈甄别,一是借款人的财务报表是否经过会计公司的审计,有无保留意见;二是销售收入下降而总资产增长;三是固定长期适合率和流动比率均小于100%,四是企业高估收益(从收益虚增与资产高估、收益虚增与负债高估、费用低估与资产高估、费用低估与负债低估)。五是正常存货、应收帐款、应付帐款本应和销售收入未能维持一定比例。在对企业数据结构上的异常进行反欺诈甄别中一方面要依据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同时要根据授信管理实践不断完善和预防法律法规在完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3.采用先进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和技术在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中一般采用专家打分法、常规信用评级法、神经网络模型,传统的信用评价方法还存在人为因素干扰、评级不精确等缺陷。所以应该迅速采用现代信用评价方法,如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Risk+,portfolioview模型,KMV模型等。评价过程中除常规因素外还要重点考察企业法人素质,销售收入及结算情况,担保的保障程度,产品的市场适销情况和更新换代情况,信用记录的历史,产业政策或环保政策风险,固定资产变现性,其他资产的真实性,对外投资情况,融资能力,存贷比,社会影响力等。同时根据客户规模大小等具体条件的不同,信用评级中财务指标权重及其他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也随着变化,而且在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时,关键要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情况、经营者及其家庭财产情况,对定量和定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4.使用授信风险缓释措施、创新中小企业授信风险价值管理体系在信贷管理中高度重视风险缓释措施。首先,全面使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主要包括加强保证人的选择,确保合法、有效,严格控制互保及交叉保证,对保证人实行分类管理,测算保证限额,控制过度担保风险,切实履行告知义务,确保保证效力,加强贷后管理,提高信用风险缓释效果,及时行使担保权,保全银行权益;同时全面加强中小企业押品管理,对押品进行有效地评估和监控,严格按照金融部门相关押品的接受标准、分类和抵(质)押率等对押品价值进行公证的评估,确保抵(质)押权的确实有效和动态监管,以提高银行的资金水平。创新是中国银行在同行业竞争取胜的最佳手段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创新风险识别方法要把主要依据财务资料变为财务资料和实地调查并重,确保对客户偿还能力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按照信贷管理的要求,应该在对财务信息审查的同时在贷前风险识别中采用“查、看、走,”即通过查互联网、媒体了解确认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真实情况,查法规了解企业及其产品的合法性,查包括水电费在内的税费等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查银行的账户、信用信息掌握企业的资金和信用状况;看企业的证件是否齐全,看管理制度是否规范;走访企业关联的管理机构及合作企业,甚至企业的驻地民众和客户。对企业的综合信息进行评估,客观公正的对企业进行评价和审查。另外,要创新性的采取多样化的风险防控手段和措施。完善授信准入机制,在业务方面要对中小企业就近办理,小额尽快办理,好企业采取组合担保、不动产抵押、存货质押、仓单质押、专利权质押、联合担保、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拓宽企业的还款来源渠道,增强抗风险能力;甚至可以派驻企业进行风险监控,及时把握中小企业的风险和防范重点,使风险控制工作更加艺术论文大纲主动,同时也为银行的控制数据库及时添加动态管理数据。
作者:张守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