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一)规范性失真。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会计具体操作规范下生成的企业会计信息,能否整体上真实地反映本企业实际的经济活动问题;二是按照会计操作规范的要求,制作的会计信息能否满足目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问题。首先,会计理论本身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同时经济业务的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绝对的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追求。其次,会计信息提供者会从自身单位利益出发,而会计信息具体操作也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如:成本、经济环境、人员素质等,由此制定出来的会计信息操作规范,也会存在不足。最后,会计人员本身对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也有不同理解,同时作为会计信息的具体制作人,在人的精力和能力方面来说,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以上原因造成会计操作规范本身的不完全性,即便单位会计人员遵循了规范的全部要求,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也不可能完全达到会计信息绝对真实的要求,存在着失真问题。
(二)技术性失真。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能满足会计工作需要,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技术性失真一般与会计人员素质密切相关。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出现技术性失真的概率一般较小,而在我国由于很多会计人员素质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尤其是缺乏国际性会计人才,处理跨国性会计信息时更容易出现问题,这样,也会出现一部分会计信息因为技术问题而失真。
(三)违法性失真。违法性失真指企业、个人因故意违反法律或会计规章制度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即通常所说的信息造假。此种行为有时候是以个人利益或者某个团体利益为目的,有时是以单位利益为目的,通常都有欺诈的倾向及蒙蔽会计信息使用者,破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综上分析,规范性和技术性失真,主要是由于客观原因引起,是不可避免的,且这类信息失真也没有比较明确的利益驱动,所造成的危害一般不大,也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而违法性失真,是由会计信息披露者主观因素造成的,即会计信息造假,同时有通过操纵会计信息以便谋利的明确利益导向,其舞弊方法手段较隐蔽,难以发现,结果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并对其造成极大危害,这也是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需要我们加以防范。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由于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错综复杂,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资产信息失真。单位资产的产权不清,有的单位在购入资产时未及时记账,处置资产时,不按规定程序办事,造成反映单位资产的会计信息失真。二是负债信息失真。由于相关手续不完备或者不合法,有时负债确认不及时,甚至与实际不符,造成负债会计信息失真。三是盈亏信息失真。从审计案例可以看出,有些单位领导为了某些利益,常常人为地调节收支,操纵财政收支或制造企业利润。四是资金信息不实。有些单位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不按规定对账,造成现金与银行存款与实际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实不符。五是税金信息失真。通过人为地调整或者少计收入等办法,达到少计税款的目的。六是信息披露失真。对本单位有利的会计信息夸大披露,对单位不利的会计信息不披露。
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我国会计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会计人员可以利用制度顶层设计漏洞或者会计政策的运用使会计信息失真。完善的制度可以减少会计政策的选择项,减少会计人员有意调整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增加相关会计账户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如:增加“佣金”或“回扣”会计科目,核算在经济交易中回扣或者佣金,可以有效减少“小金库”和腐败现象,同时也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二)培养国际性会计人才。跨国公司就要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去考虑会计信息问题。例如:甲国A公司在乙国投资一个B公司,如果甲国的所得税税率高于乙国的所得税税率,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人为调整,使A公司利润减少,B公司利润增加,总利润未变。这种情况,损害了A公司在甲国的税收利益,对于甲国来说,就是会计信息失真,若A、B两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说,会计信息并没有失真,只是利用国际避税方法来减少了公司的税负。为了使我国在国际税收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就需要培养大批国际性会计人才,既可以减少跨国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也可以在处理跨国公司的国际争端时减少我国损失。
(三)加强票据管理。目前的发票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首先,从发票的取得环节看,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从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领购发票,通过对其进行税务发票管理的专门培训,达到严格管理的目的;其次,从发票的使用环节看,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按照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如实开具真实的发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如下情况,如:A公司是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批发商场,每天零售个人消费的商品不需要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有100万元,B公司需要A公司开100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其进行进项抵扣,并付A公司手续费。如果A公司开具这100万元的发票,对于A公司的会计信息并不影响,而且还得到手续费收入。但是B公司的会计信息中就有100万元的虚假存货和17万元的虚假进项税额。这种情况,单从票据上很难查到此类虚假的会计信息,我们要加强票据使用过程管理,减少或者禁止这类事情发生。
(四)用平衡法约束。当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时,也就是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时,审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介入,去整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当然,也要注意防止矫枉过正,使会计失去了原来本身应有的魅力。会计政策选择是会计的基本技术方法,只有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职业道德达到某种平衡时才是最佳选择。
(五)提高会计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如果一个会计人员在处理某项会计业务时,是出于某个或者某些人的利益考虑,尤其是会计人员本身或者企业管理者的利益而使会计信息失真,需要全面的禁止。
(六)利用benford’s定律加以威慑。Benford定律是benford经过对大量随机数据(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这些数据都很好地符合这样的规律:以1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要比以2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出现的概率要大,而以2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要比以3为第一位数的随机数出现的概率要大,依此类推。整数1至9在数字首位上出现的概率(其中:D=1,2,3……9;P=probability代表概率),见表1。如果有会计信息失真,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审计中应用benford’s定律模型,将企业会计信息的首位数字进行统计,统计首位数字占所有数字的比例,是否符合benford’s定律,如果不符合benford’s定律所描述的情况,则可能是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或者舞弊。因此,我们如果充分利用benford's定律模型,进行会计信息失真审计,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粉饰时,就会考虑粉饰会计信息被发现的几率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企业被处罚的成本,benford’s定律可以有效地威慑会计信息造假者。见图1。
(七)加大处罚力度。如果一项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所有者的决策,并且使会计信息所有者遭受损失,这项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也就是发表会计信息的企业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如果企业没有违反会计准则、财务制度和会计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只是利用相关的法律规范的漏洞,制作和发布了企业的会计信息,就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堵住会计法律方面的漏洞,使企业没有可乘之机。同时,在管理上引入“滥用法律权利”的概念,也就是一方面承认企业有权利按照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式从事相关经营管理活动,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完全出于自身的目的而从事的相关交易活动,从而使会计信息在某种程度的失真的情况,如果情况严重的将其视为滥用法律权利,从而严厉处罚。
(八)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如果企业采用一个代码可以实现企业会计信息互查与对接,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企业会计信息资源共享,这将有助于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建立会计人员信用体系的也会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目前,我国已经提出,应该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方案,并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动部署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这样一来,从个人信用到企业的信用都有了社会的监督,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可能会有很大的改观。总之,只要我们采用相适宜的对策,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就会大为改观。首先,要使因会计信息失真遭受的损失远远大于其所产生的收益;其次,做到会计信息造假者被查雕刻艺术论文处的概率很大,造假必受罚;最后,能提高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质量,保证政府和社会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到位。
作者:罗玉波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