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职校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探析

一、学生的“学”

1.“以人为本”是我们积极提倡和大力推行的教学理念,但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却有较多的限制。一是选择专业受限制,很多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好,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浓,还有很多学生是按专业调剂被录取的,入学后对所学专业不喜欢,高职院校目前还做不到允许学生在校期间自由调换专业。二是选择课程受限制,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和限选课占了绝大多数,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和爱好任选的课程只有公共文化选修课程,不利于学生凭兴趣和爱好来选择学习内容。三是选择授课教师受限制。四是教学理念陈旧,多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应考[2]。2.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本科录取后剩下的考生,他们的学习状态很不理想,主要表现:一是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不热爱学习,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也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二是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却要接受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偏重于本科知识的较“高”的理论知识,学习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三是学生的学习大多是为了应对考试,而不是凭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和钻研;四是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自主学习观念很差,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学校的“管”

1.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前身都是中专或职高层次,在国家大力兴办和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下,逐渐演变而升格为高职院校的,学校的各层管理人员、师资队伍等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建设中,各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们也大多走出校门,甚至走出国门,去学习其他兄弟院校、乃至国外的各类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想,但在与自身的实际结合过程中,很多时候只是学了皮毛,并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2.由于在现行的对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中,代表学校水平和影响力的主要评价指标并没有把学生的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而是把校企合作的成效,学校的发展、规模、业绩和成果等放在量化的指标中,为了得到政府对职业教育资源的更多的分配,高职院校普遍把学校发展和建设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校企合作、创新创收、科研成果等方面,由于管理人员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自然对学生的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就相对减弱了[3]。3.由于高职院校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势在必行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已经占用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与教学改革配套的各项管理工作及管理制度并没有完全跟上,比如各院校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就与现行的改革趋势不相吻合,评价导向决定了教师如何开展工作会更有效地获得最大利益,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并逐渐演变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教师职称评审的导向存在问题;其二,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监控系统理念落后,大多是以检查和整改为目的,督导人员以听课、抽查教学工作各环节为基本形式,并将检查结果向任课教师所在部门的主管领导进行反馈。

三、对策探析

1.管理者更新管理理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适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卓有成效的管理理念将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各级管理者,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保证教学质量、管理先行”的原则,坚持知行统一,坚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让管理工作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在教学改革之前,不能落后于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有效的、科学的、符合高职实际及发展的管理之路。2.高职院校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应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高职院校应该围绕“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终极目标”这个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在各类评价、考核和评估中要把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培养质量放在重要和首要位置,并作为主要的量化考核指标;在各类资源分配时,要很好地把握和制定高职院校的政策导向与评价标准,要把各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最重要的评价因素,使各院校都能从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做好各项工作。3.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师教学中心地位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各高职院校要关注和重视教师的教学工作,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处于学院工作的中心地位。一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逐步形成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使教师发自内心地工作并且乐在其中;同时,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约束和引导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工作[4]。4.教师的“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改革又是高职院校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更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各高职院校要建立适应高职层次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以满足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适应差别化竞争的需求。围绕科学、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要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准则,制定科学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选取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法,遵循“教”是为了学生“学”的基本思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开展如何“教”的工作,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全过程中,重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5.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主体是学生,这个主体如果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他客体和手段再好也是徒劳的。若使学生主体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发,这就不仅仅需要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需要学生管理人员对课程体系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并通过他们的日常工作,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明确认识,更要通过他们把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任课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识和兴趣,从而提高人才艺术论文格式培养质量。

作者:刘颖 吴威 李群 孙明哲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职校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探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67030.html

    相关专题: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小说月报官网


    上一篇:物理教学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