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笔者致力于研究测绘工程专业有关课题,并结合实际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将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对有关地面测量实习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关作业实施模式、改造方案进行探析。
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地面测量实习;测绘专业
目前,地面测量仍是测绘专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而随着专业设计的改革,现有的专业课程,涵盖了信息,电子,激光,惯性,空间及其它相关理论及技能知识。地面测量实习是我们运用各种技术获得一手数据的重要环节,它一方面检验着我们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但是,现有的实习模式存在着诸如落后老化的问题,急需改进。
1相关问题
测量工程专业的主课,有工程测量学以及高等应用测量,有地籍测量,还有测量平差和测量以及大地测量学共六门课程。地面测量实习的教学重点,主要有:课程设计及课间实习,计算和集中现场实习。实习范围具体有:使用常规的地面测量仪器(测量机器人和水准仪、),进行外业测量操作和内业数据处理,独立完成各级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及包括大比例尺和变形地形在内的绘制监测、地质图测绘、施工标准放样等。高校在现阶段,针对本专业实习的常规方法:学科测量学的实习,学科控制测量学的实习,相关人工作业,即记录,读数,检核限差及计算,整理成果等实操作业,合理应用三种测量(交会、水准、边角)。不足的是:效率低,不能杜绝涂改和抄袭行为,数据的原始性无法保障,相应的内外业一体化数据流欠缺,实习质量差。测量学的实习,主要是测量实际地形、地籍。测图仍采用落后的纸质模拟法,导致后期的计算整理工作仍需人工完成,无法与数字化的先进测绘产品相提并论。关于控制测量学的实习,缺少适合控制网的概算和优化设计的相关软件,依旧使用费时费力的人工计算法。实习测量平差计算,以及对工程测量进行课程设计时,大多数高校在相关软件建设上,存在着运行环境通用适配性差,输出不规范,功能少,以及操作繁琐的问题,而对微机的Windows系统在诸如任意点平差,粗差探测及坐标转换,优化设计,闭合差计算等工程测量学指数考查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我们常用偏角法和切线支距法,同时结合曲线放样表进行曲线测设,不但存在着放样不精确和效率差的问题,还与目前先进的电子全站仪器极坐标法测设结果存在差异。相比而言,高校的测绘工程专业在地面测量上,其作业模式和实习手段远远落后于普遍水平,对学生实习包括今后的就业无法起到有利作用。实习中不能做到学有所获,对现代化地面测量的先进水平不了解,相关功能不熟悉,用人单位的高素质要求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因此,高校对于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在进行地面测量实习时,引进数字化技术,改造现有模式势在必行。
2改造目标,研究途径
2.1改造重点
狭义的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教学。教师通过课堂授课,释疑解惑的过程称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就是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和动手操作的过程,我们说的地面测量实习就是一种实践教学。地面测量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造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指的是抛弃纸质记录法,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完成测绘,这里的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并非真正的数字。(2)自动化。引进先进系统,通过计算机完成一系列从数据(施工测量,地形测量,曲线测设)采集到输出成果的数据流自动化过程,替代落后的人工外出绘制方法。实现自动化的数据流。
2.2数字化改造的必备条件
(1)硬件配置。地面测量实习中需要的硬件学习器具,包括常见的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必备的水准仪;台式或者便携式计算机,测量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出记录的电子薄,全站仪及其内存卡。各高校或相关测绘单位在这些硬件要求上基本都能满足,也即硬件条件已成熟。(2)软件要求。研化应以满足实际教学为依据,与测绘实践中的数字化测量要求相结合,测绘软件的开发,必须以解决测绘工程专业常见的实习问题为前提。
3研究内容,研究成果
计算机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对测绘工程专业的软件系统和实习硬件同等重要,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上包含:软件系统必须与实际生产及操作规范相适应,要经过多个专业测绘单位的应用检验;应经得起高校基层教学的检验,使实习软件真正成为辅助教学中的有力工具。现有成果。方便内外业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掌上电脑;计算机;精确的电子水准仪;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相关接口,相应信息数据链。
4总结
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互相转化,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此意义重大。科研成果与实践教学的转化为生产力转化提供了前提,奠定了可行性实验基础,同时,科研成果与教学对接的转化是对生产力转化的促进。高等院校,在引进先进实习软件的前提下,应有效使用自身研究成果,强化合作,积极开发先进的测绘仪器与工具,从而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许才军,秦咏梅.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解析[J].测企业管理论文绘通报,2014(06).
[2]焦明连,周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2(01).
作者:晋豪 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