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舆情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1现代舆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关系

1.1现代舆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提供依据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人民群众通过言论、文字、媒体等途径表达自己的期待和诉求,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环境,影响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形成。党和国家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为依据的。只有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深刻考虑社会舆论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具有科学性、感召力和吸引力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被人民群众所认同和信奉,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践。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现代舆情环境的建设

在目前价值多元、思想多元的社会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大力倡导能够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在全社会形成思想及价值共鸣,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照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同时,社会舆论具有控制社会生活的外在价值力量,能够在无形中影响社会成员的一言一行,制造道德氛围,对人的思想、价值判断以及情感指向发挥巨大的影响作用。鉴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应该发挥其优势,积极引导现代舆论,引导现代舆情环境的建设。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会应该注重价值观教育、加强媒体管理、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2现代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现状

2.1多元化需求与单一化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为活跃的群体,深受现代社会多元需求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大学生同样反对填鸭式及说教式的培养方式,大学生追求平等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在课堂中与老师多交流,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困惑,得到老师的指导,以达到学习的目的。特别是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等内容的学习,大学生更是追求积极自主的教学模式。大学是社会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教育理念产生和传播的地方,大学应当积极推广新的教育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成效。然而目前在一些大学中依旧推行单一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思想、道德、价值观教育等课程,仍旧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缺乏互动和讨论,课堂气氛不活跃。一些学校由于师资缺乏,往往采取大班制教学,上百人一个教室,更影响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必将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因此,我们需要改善多元化需求与单一化教育模式的矛盾,积极寻求新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2.2重视理论知识教育与忽视德育信仰教育之间的矛盾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德育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例,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这基本上涵盖了基本道德要求的全部,使得中国德育教育一直领先于世界。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进步,东方文明被坚船利炮所震撼,西方的近代教育方式逐渐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不同的是,西方教育方式以知识教育为主。现代大学普遍采用西方的近代教育方法,由此也带来一些问题,大学在重视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教育及信仰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的矛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高校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是我们仍旧能够观察到,理论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德育教育和信仰教育,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都同时关注理论知识教育,不管是从资金投入、感情投入还是时间投入来说,德育教育和信仰教育似乎都处于从属地位。以高校评优评奖为例,知识性的要求占主要地位,对于学生德育状况的要求较少。同时,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德育是否优良并没有完全纳入社会的就业评判标准。因此,现实的境况要求我们在重视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德育及信仰教育,防止两者之间的割裂。

3现代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对策

3.1大力倡导社会大环境优化与学校软环境治理相结合

众所周知,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动向深刻影响着大学,所以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不得不考虑整个社会大环境。在当今开放和高度市场化的社会中,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的思想观念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确观念的形成。作为负有优化社会大环境重任的政府,应该大力打击社会上阴暗、丑恶的行为,正确引导积极的思想学说,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传递正能量。此外,在不断对高校硬环境进行投入建设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高校软环境的治理工作。在大学校园里,学生诚信意识不强、集体意识欠缺、爱国不理性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长时间存在必定对校园风气产生影响。为此,在大力优化社会大环境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治理不良风气、纠正错误观念、弘扬先进思想,通过设立校园行为劝导员、校园文明学生大评选等活动不断改变大学校园内的软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环境的支撑,只有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和优良的学校软环境才能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成效。

3.2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监督与社会舆论导向相结合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渠道多、传播快、反映迅速等特点,报纸、书刊、网络、电视几乎无孔不入地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社会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既可以帮助民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提高民众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然而社会舆论也具有“破坏性”的一面,一些民间舆论时常传递出错误的信息,引发轩然大波。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例,其本身具备的庞大系统,为人们获取各方面信息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渠道,同时更能缩短信息传播的时间。但是当信息具有足够爆炸性和亮点时,哪怕是错误的信息也能够快速传播,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社会舆论导向,并将两者相结合。首先,政府要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新闻审核等方式对大众媒介信息进行一定的把控,通过网络筛选措施对网上错误的言论进行及时地处理和处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社会舆论,在促进先进社会舆论传播的同时防止错误的言论大行其道。其次,政府部门、高校等机构要通过宣传时代进步主题、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等方式去感召和激励学生,积极地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共同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3.3不断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包含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校风建设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使之能够在优良的环境中养成优良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下,大学生能够摒弃社会不良风气,接受正面文化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应该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倡导”,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从而达到价值引导与价值构筑的统一。将“三个倡导”所涉及的内容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通过校徽设计、校训设计、校歌选拔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归宿感,通过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主体班会、主题活动等方式来积极引导大学追求更加卓越的目标。

3.4积极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在目前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应该逐渐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显性教育方式,而应该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融合、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加快改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现状。显性教育方式突出理论上的直接灌输,其原因是理论灌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受教育者快速而准确地学习理论。但是理论灌输有其容易脱离大学生生活,脱离大学生实际需求的缺点,使大学生群体增加对学习的厌烦感,从而影响学习的成效性。而隐形教育可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比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微博、微信,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在学生工作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照顾,能够领导艺术论文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教育。因此,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结合,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更大效用,取得更高成效。

作者:蒋曼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舆情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63350.html

    相关专题:溶洞 取熊胆


    上一篇:大学生宿舍文化养成教育的功能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