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进入空前发展的时期。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组织类型多样化,并且非正式组织管理也逐步向品牌化发展[3]。但是,学生非正式组织发展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再加上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限制,导致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1.管理存在盲区。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松散、机动、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相当数量的非正式组织并未纳入学校的管理体系,特别是对学生跨班级、跨专业、跨学院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更加乏力。目前,许多高校已经不同程度地探索了对社团、兴趣小组、班级或学生会中存在的小团体等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但对老乡会、恋爱群体、闺蜜团等更加松散、机动的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却难以进行。
2.管理路径简单。目前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多强调对学生活动的控制,着重调整学生的行为以满足正式组织(社会)的需要。管理过程多注重教育和管束,方法多以资金支持或奖、惩为主[4]。这样的方式对于自由组合的非正式组织来说,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既干扰了非正式组织的运行,也对正式组织产生不良影响。
二、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类型
在研究中,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将非正式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并普遍认可非正式组织作用的二重性。本文按照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将其分为起积极作用的正向非正式组织和起消极作用的负向非正式组织。
1.正向非正式组织。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曾指出,非正式组织有着两类重要的后果:一是它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态度、理解、风俗、习惯、习俗。二是它为正式组织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正向非正式组织能够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强化型非正式组织。基于学术或兴趣等形成的、对正式组织的教育目标进行强化的非正式组织都属于强化型非正式组织。高校学生个性更加凸显,正式组织中的教育方式与内容更新速度可能会落后于学生需求的变化。而非正式组织作为学生群体的自发行为,是学生最真实愿望的反映,恰恰能将高校教育内容更有效也更便捷地传递给学生群体。通过强化型非正式组织良好的组织氛围对成员的言行和思想水平等产生积极作用,并提供情感支持,通过弹性的组织形式为成员交流与思想碰撞等提供更多平台,帮助高校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在发展自身个性的同时,也能实现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补偿型非正式组织。学生群体的沙龙活动等因解决相同生活问题寻求互助而形成的群体属于补偿型非正式组织。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补偿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正式组织教育管理功能的补偿。高校学生具备更加充足的课余时间,对自我发展也有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正式组织自身的制度、职位、活动等限制,部分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无法得到充分施展。非正式组织能够为更多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可根据自我喜好与特长自主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第二,是对正式组织教育管理效果反馈的补偿。非正式组织中的组织氛围较轻松,高校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自由抒发意见,使消极情绪得到良好宣泄的同时还能够形成对正式组织的改进改革方案,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促进高校工作的开展。
2.负向非正式组织。按照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产生负面影响的程度,可以将负向非正式组织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颠覆型非正式组织。学生在一种非正式交往环境中,群体成员可能会是一些“不同政见者”,即对正式组织的某个负责人(包括其追随者)不满,这种群体的形成,甚至是在正式组织的某些刺激下引发的[5]。再加上非正式组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失真,以及非正式组织成员结构的复杂多样,负能量信息会愈加复杂,且影响扩大,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阻碍,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在高校范围内造成大范围恐慌,甚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因此,把这种情况称为颠覆型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的数量非常少,往往带有某种“政治色彩”,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管控和引导,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特别严重的影响。二是对抗型非正式组织。指的是那些自认为社会或学校制度、管理等不公平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容易集中在一起,对抗学校的各项管理政策,破坏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主要表现为不参加集体活动、逃课、考试作弊或者是打架斗殴等。这些同学自认为学校没有满足他们的意愿,而对学校表现出反抗的抵触情绪,并进而演变成具体的行为。若组织成员长期处于这一环境中,容易脱离班级、学校等集体,不仅会限制成员的自身发展,还会导致成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发生严重偏离,给高校学生的整体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三是消极型非正式组织。高校中存在这样一类学生群体,他们对各项组织工作都表现出漠视和不积极配合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自身性格封闭,或由于学生对组织满意度较低。这样的学生并不主动和组织对抗,但对集体活动不关心、不合作,对集体目标的实现设置障碍等。班级中极易出现这样的小团体,以自我为中心,几乎不参与班集体活动。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会影响更多的学生,使集体凝聚力水平下降。这样的非正式组织会削弱正式组织规范的威严性和约束力,影响正式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策略
由于学生参与非正式组织十分广泛,且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因此必须要创新对于高校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模式,深入探索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自我育人功能的同时,掌握培养可靠接班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才能保障政治方向的同时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1.以学校正式组织促进非正式组织发展,切实加强业务导航。正式组织能够为非正式组织提供管理模式、活动平台、相关信息,并且为非正式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力的帮扶。鼓励学生会、团委等正式组织积极开展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活动内容及形式的选择上,一方面应尽量选择群体性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另一方面,应着重突出活动的趣味性和科学性,给大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学生对正式组织的认同感。同时,正式组织在开展校园活动时,可有选择性地与非正式组织进行合作,使两种组织形式通过合作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目的。两种组织形式的融合不仅能改进正式组织中刻板的活动形式,有效提高组织活动的趣味性和新颖程度,正式组织的思想也会对非正式组织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非正式组织形成正确的发展方向。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有效合作,能够构建更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我们可以开展与正式组织教育管理同步化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强化型非正式组织提供更多资源和平台。同时,非正式组织的强化作用又能对正式组织产生积极作用。比如在计算机软件设计课程教学基础上,可以开展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计算机兴趣小组或学生自发形成的团队参与比赛,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正式组织高度融合,且通过正式组织提供的大赛平台、评价体系、激励政策等,非正式组织成员能够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和成长。
2.建立多重教育引导保障机制,发挥指导教师作用。补偿型非正式组织是对正式组织教育管理的一种补充,学校对其管理的目的应该是积极引导这种补偿作用良性发展。可以通过建立多重教育引导保障机制,让学生在其归属的不同组织体系中,面对不同的施教者,拥有不同的角色体验,但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正向引导。高校中由于非正式群体的大量存在,多数学生都在多个学生组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一名同学既是班级的团支书,也是外语角的常客,还是心理健康协会的会员。那么对于这名学生来说,可以得到班级学生干部的职位归属,可以发展自己的外语兴趣,同时能够在心理健康协会得到心理疏导的支持。高校要充分利用这样的补偿形式,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角色体验,满足其多样化发展需求。同时,高校应该管理好这种补偿形式,在多种组织形态中发挥同样的教育功能。比如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主题班会、外语角探讨感恩话题,心理健康协会分享感恩案例等让该同学在三个组织中都接受同样的感恩教育,保证学生教育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当然,这种机制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高校应为各类学生组织配备指导教师,界定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明确指导教师的教育管理内容,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各个非正式组织都有相应的教育负责人。指导教师不承担管理任务,但负责教育引导。这样,班主任、外语角指导教师和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就可以在对该学生的教育引导方面连贯、一体,保证学生在非正式组织中受到的教育与正式组织一致。
3.学校管理者合理评价非正式组织,切实强化政治引导。正确认识高校非正式组织。学生非正式组织形成初期,管理者应该明确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在高校教育管理目标实现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正确认识高校中的非正式组织。一方面,高校管理人员应全面掌握校园内不同非正式组织的发展情况及其动态情况,对于性质健康的非正式组织,可根据其发展情况给予恰当引导,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两面性,不能以偏概全。对于初创非正式组织当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应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给予相应的引导。对于主体能够产生正向影响的非正式组织,都要给予相应鼓励,并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组织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消除非正式组织的不良影响。在高校非正式组织的处理过程中,切忌草率地对非正式组织进行打击、消灭,以免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对颠覆型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一定要确保政治上的坚定性,采用坚决彻底的管理措施。高校面临的现实环境瞬息万变,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浮现,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遇到的矛盾更加尖锐棘手,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重大,面对的诱惑更加隐蔽多变。特别对于一时迷失自我的青年学生,如果对错误萌芽不及时遏止,就会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学校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通过辅导员随时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出现的颠覆型非正式组织及时遏止。
4.合理运用“核心人物”,以点带面嵌入非正式组织管理。针对对抗型非正式组织,要牢牢把握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他们大多具有强烈的团体凝聚力和影响力,合理运用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素质提升带动综合发展。增设免费学生领导力培训课程、学生素质拓展课程等,对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工作业务能力的培训。同时也重视对组织成员的专业培训,培养兴趣爱好、共同交流学习,提高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以情感感化带动群体转变。应对非正式组织“核心人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相关的沟通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加强对这类人员的关心,尽快促其转变。利用“核心人物”的影响力进一步教育转化其余的非正式组织成员,使对抗型非正式组织的价值取向逐渐与正式组织相一致,真正实现两种组织形式的协同发展。以视野拓展带动文化创建。坚持服务性和实践性的战略导向,为非正式组织提供实践机会,并相应规范考核机制。向日韩的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学习,加强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与社会上的民间团体联系,让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将活动的范围突破大学校园,延伸到社会需要的地方,成为校园文化创建的中坚力量。以自我管理带动全面教育。非正式组织在自我教育功能方面,比正式组织所倡导或教授的知识、技能、方式方法等有更大的功效。通过非正式组织这样一个发展、张扬个性的平台,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自我定位,寻找自我发展方向,从而进行自我教育。
5.疏导与满足现实需求相结合,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文化。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工作重点在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多样的消极原因决定我们对负向非正式组织的转化管理工作,应该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负向非正式组织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并进行分类指导,从而实现对非正式组织的疏导管理。通常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找出性格孤僻的学生,为他们提供适当的锻炼平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有敢于展示自己的勇气。同时可采用互助小组形式,让组织中性格互补的学生也产生相互的影响,从而实现消极型的转化。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找到需求没有得到最大满足的根本症结,并致力于解决它,从而实现消极型的转化。帮助消极型非正式组织转化的同时,也要做好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控制工作,使消极氛围和情绪对其他人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保持正式组织运行顺畅。卓越的高校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尊重人的思想,能够接受新思想所带来的冲击。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满足需求为导向,解决非正式组织中存在的消极问题。当然,教育管理人员还应不断更新自身思想,使管理思想水平与学生相一致,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如今,愈来愈多高校用不断创经济管理论文造惊喜与感动、用激情、关怀、协助成员成长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学生,深知表现最优秀的学生,是高校最有价值的资产。
作者:王婕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