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1性别对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
把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平均值做t检验,得出男生的平均成绩是93.52,女生的平均成绩是92.47(t=0.575,P=0.449),因此,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男生的心理弹性水平略高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男生、女生在生理基础、行为方式、性格特征等很多因素存在差异,但是在心理弹性总体水平上差异不大。由于本次调查没有详细划分心理弹性的各个维度,从心理弹性整体水平入手,故而无法更具体的分析男生和女生在心理弹性各个维度的差异,这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2是否独生子女对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
把独生子女组与非独生子女组的心理弹性做t检验,得出独生子女组的心理弹性平均值为93.06,非独生子女组的心理弹性平均值为92.83(t=0.003,P=0.96>0.005),所以,是否是独生子女对于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不显著,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心理弹性总体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组的心理弹性水平得分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组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弹性水平。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培养上,不再是以溺爱为主的教养方式占主导,越来越多的家长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苦商,这对于提升孩子的心理弹性是有益的。多子女家庭,可能会存在爱的偏向、家长没有过多精力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失衡,心理弹性水平下降。
3家庭经济条件对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
以家庭经济条件为自变量,心理弹性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38<0.05),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贫困生。在当今社会经济环境影响下,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到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由于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心态不够健全,容易出现盲目攀比、自卑等不良心理。尤其是有些贫困生在经济水平的提升上很难靠自己的力量改善,会对现实不满、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在遇到挫折时,没有信心去调整和改善,会导致其心理弹性水平降低。
4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
以身体健康状况为自变量,心理弹性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1),达到显著性水平,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大学生在心理弹性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进一步做多重比较发现,第1组(非常健康)和第3组(一般),第2组(比较健康)和第3组(一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一大因素。身体和心理是相辅相成的,身体上出现疾病和痛苦,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很多大学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病痛的折磨,需要配合各种治疗,有的重大疾病很难根治,使学生遭受身心双重打击,心理弹性水平降低。
5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了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特点和存在的差异,根据研究结果及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建议。
5.1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弹性水平的干预:贫困生身上表现出的自卑、敏感多疑、悲观等心理特征,往往导致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不良情绪,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去面对挫折。高等院校教育者在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应建立贫困生档案,定期开展学生座谈,通过学校的各种支援渠道尽可能的解决一些贫困生的现实问题。及时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动向,开展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提升心理弹性。
5.2关注身患重大疾病或体弱多病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不均衡,有些学生长年患病,有的学生经历过或正在遭受重大疾病的折磨,身体上遭遇着痛苦,影响到心理的承受能力。高等院校教育者要关注那些因身体疾病导致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减轻他们的心理痛苦,积极干预促进心理弹性水平的提升。
5.3拓展隐性课堂,多渠道加强对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干预:学校教育者要尽可能的拓展隐性课堂,利用校园文化,教师的人格魅力,同辈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学校的社团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校园的正能量。从隐性课堂中,不断学习如何应对逆境,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5.4开展丰富而有生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心理健康课程也成为摆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因此,采取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充满生命力,是切实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难点。学校多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在自己班级开展心理班会、团体心理辅导、心理交流沙龙等活动,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到学校讲座,配备和开放学校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漫画、校园心理剧等方式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每一种方式都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护航,让学生在面对逆境时,可以找到社会支持力量,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整体水平起重要作用。
作者:卢静 单位: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学生管理科
第二篇
1地方院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
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4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退避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其他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
2地方院校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
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应对方式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退避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来自城镇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其他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
3地方院校不同学科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
对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6。结果表明,不同学科大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差异显著,且文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体育学生。在自责、求助、退避和合理化上,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大学生在幻想上差异显著,且文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
4地方院校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
为分析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将心理适应能力得分分成5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应对方式6个因子得分进行检验,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6个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看,在解决问题和求助上,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心理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上,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心理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
5地方院校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
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因子与心理适应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0.429,0.360;P<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与心理适应能力呈显著负相关(r=-0.403,-0.312,-0.297,-0.191;P<0.01)。2.9地方院校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适应能力的多元回归分析以心理适应能力为因变量,应对方式的6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变量选入标准为P<0.05)。从表8可以看出,多元回归分析得到4个回归模型。模型1,仅用解决问题预测心理适应能力,可以解释变化的18.3%;模型2,用解决问题和自责两个自变量来预测心理适应能力,可以解释变化的27.6%;模型3,用解决问题、自责和求助3个自变量来预测心理适应能力,可以解释变化的30.4%;模型4,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和幻想4个自变量来预测心理适应能力,可以解释变化的33.1%。说明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和幻想直接影响心理适应能力。
6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趋向于成熟,这与彭虎军[12]的研究结果一致。性别差异检验表明,男生的解决问题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更倾向于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13-14]一致;男生的求助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这与谢琴[15]和牛荣华[5]的研究结果一致;女生的幻想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表明女生更多地采用幻想的方式减少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这与张林[16]的研究结果一致。学历差异检验表明,专科生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本科生的自责、退避、合理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专科生,这表明专科生更多地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而本科生更多地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这可能与专科生和本科生面临的不同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有关。这需要地方院校对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独生子女的退避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张林[16]的研究结果一致。来自城镇大学生的退避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这与彭虎军[12]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独生子女和来自城镇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需要地方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学科差异上,文科学生的解决问题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体育学生,文科学生的幻想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这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待不同学科的学生要有所侧重。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大学生应对方式的6个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上,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心理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心理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因子与心理适应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与心理适应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这与张宏宇[6]和贾文华[17]的研究一致。这表明,心理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更多地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大学生更多地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和幻想因子对心理适应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地方院校应根据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了解各种应对方式的特点,提高应对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李俊茹
第三篇
一、环境因素
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的过分放任或溺爱、家庭关系是否和谐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二是教育环境的缺失。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教育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学生的心理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三是地域差异的影响。大学是一个兼容并蓄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和本土习俗所导致的可能是价值观的差异,必然引起大学生对人、对事、对物的不同看法。
二、病理因素
躯体疾病或损伤,能造成心理活动的障碍或异常。如脑部位受损,会导致记忆衰退、思维紊乱、言语障碍、神志不清等;心脏病会造成感觉迟钝、注意力分散、神志恍惚等,以致大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和推理客观事物,无法在生活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大学生异常心理的调节建议
(一)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
父母的价值观和思想行为以及家庭变故、社会的变迁,均会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震荡。因此,尽管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但家庭和社会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此,家长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高校也要调整教学计划,增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说服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此外,社会应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校园周边环境,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并引导他们走向成熟。
(二)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学校和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当学生觉得心理上或情绪上有如焦虑、郁闷、气愤、情绪不佳等不适情况时,就要通过适当运动、转移注意力或放松等方式,减轻压力,愉悦心情。
(三)要做好预防、治疗和促进发展三方面的工作
1.建立心理档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检查。预防是针对广大学生,特别是有心理问题倾向学生的好办法。在新生入学之初,班主任应该找学生谈话,做心理档案。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学生,班主任应注意跟踪了解和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这样就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综合发展。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拓宽咨询渠道。高校应积极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各种方式的咨询服务,如直接咨询、间接咨询、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等。这样就能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以及心理商谈的程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给大学生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异常。3.大力普及心理学知识,促进学生自身发展。高校应通过发放心理教育专题教材,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定期组织心理学教师巡回宣讲心理常识以及利用广播、板报、墙报等宣传载体开辟心理保健的栏目等手段,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作者:孙浩波 张春艳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
第四篇
一、有可能迟滞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网络增加了大学生接触外部世界和接受知识更新的机会,但对大学生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盲目点击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窗口,不需要如在学习中那样主动地进行概括和抽象,甚至来不及思考,导致形成平面化和单向度的思维习惯,这与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着很大的差距。除此以外,网瘾还容易使在校大学生受到网络色情、暴力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特征分析
中国当代大学生整体上都属于90后独生子女一代。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一方面他们从依附于父母转变为独立面对新的人际环境,面临着对自我的重新确定;从针对高考的应试性学习转变为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弹性时间,在学习观念和生活方式上都需要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作为年青人,他们都面临着重要的人生转折:即从未成年人转变为成年人,心理发展进入“准成熟期”。从不同心理学派的观点来看,大学生中网瘾者的心理成因,都与青年时期的易感性、易受性和缺乏自控等心理特征有关。
(一)从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观点看。埃里克森认为,人在青年期的特点是动摇、起伏的,容易出现一些非常显著的相互对立的冲动。青春期也是获得同一性,克服同一性混乱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危机称之为“同一性危机”。由于大学生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典型阶段,因此,同一性问题也是大学生青春期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反映了大学生心理发展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的内在根源。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同一性是指“一种从他信任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1]等。大学阶段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它是达到自我同一性的关键因素。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他们就不能理解自己,对自我缺乏清晰的认同感,自我评价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一致,因而产生苦闷的情绪;或是对学习缺乏热情,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难以承担自己的责任等等,从而在自我同一性上出现角色混乱。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通常都很容易陷入同一性危机。由于没有能够形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不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朋友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难以体会到来自他人的支持和关注,只能通过上网来寻求虚拟友情和虚拟满足,从而导致自我同一性发展障碍。
(二)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看。社会认知的基本假设是,个体的行为是通过经验习得的。在情境和环境(刺激)与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奖赏、惩罚以及观察而逐渐建立起来的[2]。因此,在青年期心理发展问题上,社会认知也就是压力和困难何以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基础。班杜拉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模型对互联网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在这一理论框架内,互联网使用被概念化为一种社会认知过程,即强调行为、环境与个人决定(包括自我调节、预期、自我反应与反省)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拉洛斯认为,网络成瘾行为可以概念化为自我调节的缺失。失误的自我监控,不能产生自我反应性的刺激可能是网络成瘾障碍的心理机制,即意识到上网时间过多且具有破坏性,但却难于与理想的行为作比较。加拿大学者戴维斯提出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来替代“因特网成瘾障碍”,认为它将导致对于自我观念和社会观念的两方面的不适应认知。前者可能包括:“只有在互联网上我才是最优秀的”,“离线后我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网上我是重要人物”;后者包括:“互联网是我唯一能受到尊重的地方”,“互联网是我唯一的朋友”,即把对社会的认知歪曲成以特殊事件概括普遍趋势[3]。显然,这种认知不适应取向,对校园中那些在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方面出现挫折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发生的。
(三)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看。人本主义关于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对理想人格进行归纳,认为健康人格的核心应当是人的“自我”及其发展潜能。因此,罗杰斯认为,关于人格发展的世俗看法,即把病态性的心理障碍看作是精神痛苦的原因的观点并不合适,因为人类精神痛苦的问题在心理健康的人身上也同样可能出现。马斯洛认为,人的心理需要是分成不同层次的。人不会因为眼前的需要得到满足而感到满意,而是会继续寻求发展。罗杰斯认为,人格发展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概念的整体和谐,它表现为人的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相一致,自我和谐的形成对于协调人格上的自我与经验中的个体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这种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人格发展的自然特性[4]。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那些患有网络成瘾障碍的青少年,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心理上的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我”并不一致,从而产生了现实中的和网络中的两种不同的自我经验,往往自己也分不清现实自我和虚拟自我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令人不可思议的虚拟自我行为。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家庭影响分析
本次调查特别关注了从亲子关系的角度了解大学生网瘾的家庭背景影响。亲子关系主要表现为父母与子女的行为交往和情感交流。调查从保护的态度、支配的态度、拒绝的态度、服从的态度4个方面将亲子关系分为10小类:即积极的拒绝型、消极的拒绝型、干涉型、严格型、不安型、盲从型、矛盾型、期待型、溺爱型、不一致型。调查表明,家庭关系和谐与否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产生直接影响。
(一)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不良容易导致孩子网络成瘾。具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大学生比例为18.5%,该群体网络成瘾发生率为7.8%(61/771);存在不良亲子关系的大学生比例为18.5%,该群体网络成瘾发生率为23.6%(39/175)。可见,具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大学生的网瘾发生率明显低于具有不良亲子关系的大学生。
(二)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大多数大学生的父亲教育方式是民主型的(55.4%)和娇宠型的(27.7%),这两类教育方式下的大学生网瘾比例分别是9.7%和7.6%,而父亲教育方式为专制型和冷漠型则分别达到12.0%和28.3%。由此可见,父亲教育方式为冷漠型和专制型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网络成瘾。另外,大多数大学生的母亲教育方式是民主型的(54.2%),这类教育方式下的大学生网瘾比例是6.4%;而母亲教育方式为娇宠型、专制型和冷漠型的比例则分别达到12.0%、14.8%和27.3%。由此可见,母亲教育方式为娇宠型、专制型和冷漠型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网络成瘾。从调查结果来看,如果家庭中父母亲的教育方式比较民主,显然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表现出冷漠和专制特点,则可能更容易导致孩子网络成瘾。在民主气氛较浓厚的家庭中,父母能更多地理解和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立精神,孩子一般就会表现出更稳定的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对生活满意度就会比较高,在现实生活中能保持愉快心态,不至于轻易产生逃避现实的心态,没有必要在网络上寻求心理满足和支持。
(三)家庭关系背景中的亲密度、知识性、组织性、矛盾性等方面对孩子网瘾形成具有影响,非成瘾大学生的得分与成瘾大学生有明显差别;而在成功性、娱乐性和控制性这几个方面,非成瘾大学生与成瘾大学生差别不明显。家庭亲密度、组织性、知识性、矛盾性是家庭中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是一种家庭环境关系纬度,调查结果说明,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气氛好、情感密切、不容易发生矛盾的话,孩子长大以后不容易网络成瘾。组织性是一种家庭系统维持纬度,如果父母能够有组织地安排家庭活动,家庭气氛比较开明和民主,就可以降低孩子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而知识性是一种个人发展纬度,如果家庭成员的知识水平较高,家庭中对各种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产有兴趣,则可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网络兴趣。
四、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矫正对策思考
尽管网络成瘾者只占大学生群体的一小部分,但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是整体性的,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目前还不能确定网络成瘾者身上表现的消极人格与网瘾障碍之间,到底谁是因谁是果,但两者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度毋庸置疑,它们之间很可能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5]。因此,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来说,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现象的预防和矫正。
(一)通过课程教学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习惯进行有效引导。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包括高等职业学院)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或必修课程。课程是学生在心理成长过程中为不断完成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而吸取知识与经验养分的主要载体,因此,教师应主动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入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的内容。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本身。首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人类生存方式。因此在网络上的活动,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活动。大学生不应忘记自己的道德要求、责任意识这些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其次,应当引导学生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要认识到如果不养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也可能带来网络成瘾障碍这种新型心理疾病。应当引导学生形成发展健康人格的动机,增强良好的自我调控的适应能力。
(二)重视家庭亲子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力。对于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应当及时与家长沟通,指出家庭背景的重要影响程度。正如调查结果所表明,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大多为冷漠型和专制型的,往往采用不适合的教育方式,往往依靠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与子女一代的冲突和矛盾。这种教育方式在孩子进入大学后通常都会妨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生在学校里或多或少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如果父母亲不及时与他们交流与沟通,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使子女感受到家庭气氛的和谐与亲密,就会使他们因缺乏关爱和交流而容易产生困惑,转而在沉迷于网络上的虚拟世界之中,在网络中寻找精神的刺激和安慰,更为容易成为网瘾障碍患者。虽然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与父母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家庭影响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与家庭之间沟通质量的好环,往往影响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因此,学校辅导员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及时与学生家长反馈,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家长配合学校,主动利用网络、电话等方式,尽可能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发现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交往中遇到的障碍,及时地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他们提供有益的建议,使远离家庭的大学生在学校里也仍然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注,从而能更有效地抗拒网瘾的诱惑。
(三)在校园中为学生创造鼓励成功的多样化的活动环境。教育工作者应当很好地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障碍的深层原因:互联网的特征是无中心无等级,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充分自由。由于网络的隐匿性,现实社会中人的身份、地位等个人识别标志都被屏蔽了,任何历史性和现实性的东西都可能剥离了,上网者的注意力严格集中在行为本身。所以,网络在本质上是反权威的,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渴望,现实中的道德约束也就很容易降到低点。尽管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但这些特点对于那些在现实舞台上表演失败或不够成功的大学生来说,尤其意义重大,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认识到这一点,学校就应该努力为学生们创造能展示他们各种才华的机会,提供给他们实现成功欲望的各种渠道。目前,对于网络成瘾障碍,精神病学界和心理学界已经探索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脱敏疗法、认知疗法、药物与催眠疗法、团体辅导法等。因此,学校心理咨询应注意鉴别个别学生网瘾障碍情况,对严重患者应及时采取送医治疗措施。
作者:龙晓东 廖湘蓉 王文星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五篇
1性格方面
所有大学生网络用户中,53.4%的人认为自己外向内向两者兼有,24.7%的人认为自己的性格倾向于外向,其余21.9%的人则倾向于内向。50.3%的大学生觉得网上和现实生活中性格一致;34.2%的大学生觉得网上的自己更开朗自信;觉得自己网络上性格比现实生活中更封闭自卑、冷漠、虚假做作的各占到了9.5%、3.7%、2.3%。可见相较网络对个体性格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比消极影响要多。1.5放松方式:面对自我的心理状态,可以选择一定的放松方式进行调节。大学生网络用户在业余时间的放松方式排名依次是:找同学或朋友玩、上网、做户外活动或锻炼、其他事项、图书馆看书、参加社团活动。可见人际交往、网络以及运动在个体的放松调节中占到了很重要的地位。
2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
在2503名大学生网络用户中,检出网络成瘾者516名,检出率为20.6%,可见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不容乐观。在网络成瘾的516名大学生中,计算机专业学生网络成瘾者65名,理工(不含计算机)专业学生网络成瘾者207名,文科学生189名,音体美学生55名,他们分别占各自专业学生的比例为22.3%、22.4%、19.1%以及18.6%,理工类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网络成瘾概率稍微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男生275名,占总体被试男生人数的27.3%;女生241名,占总体被试女生人数的16.1%;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一年级学生183名,二年级215名,三年级66名,四年级52名,分别占各年级学生的比例为18.2%、20.3%、21.9%以及38.2%,大四学生网络成瘾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城镇学生231名,占总体城镇大学生人数的23.72%;农村学生285名,占总体农村大学生的18.64%;城镇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单亲大学生313名中有94名网络成瘾,占所有单亲家庭大学生的30.0%,比例明显高于检出率。从结果来看,大四学生以及单亲家庭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最多。
3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
3.1情绪情感状态:网络成瘾的大学生个体常表现出某些适应不良的人格和心理特征如爱幻想、低自尊、社交恐怖、抑郁、焦虑、缺乏自信和更具好奇心等[1,2]。
3.2交往状态:在异性交往上,网络成瘾者认为相较现实而言,与异性的交往更自然,同时认为网恋可以寄托情感,侧面反映网络成瘾者一般在现实生活中与异性交往存在困难,没有情感交流的对象,这应证了其他研究发现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之间关系密切[3]。
3.3放松方式:大学生如果利用上网作为自己调节情绪的手段很容易导致网络成瘾,而选择其他方式进行情绪的宣泄和放松则不容易网络成瘾,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3.4家庭成长环境:单亲家庭的孩子相较正常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内心更加敏感自卑、自尊心强,在现实中更容易利用网络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同时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或者不满家长的管教,在网络上的使用时间偏长,而一旦上网时间越久就越容易网络成瘾。
4网络成瘾心理教育
4.1网络成瘾的心理教育内容:网络成瘾的心理教育应以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根据大学生在网络成瘾上的相关心理因素开展教育,围绕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压力放松、意志力的培养以及认知模式的调整等方面进行。情绪管理教育就是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情绪情感的产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学会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和途径,从而调整心境,让自己的情绪变得稳定而且积极,在积极心境的影响下最终学会调控、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减少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在不使用网络的情况下也能拥有快乐、满足等积极情绪体验。人际沟通教育,是让大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掌握一定人际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学会与人沟通,让沟通更加有效,使个体获得满足,在与人沟通中取得成功,减少孤独感的产生,降低网络成瘾的概率。压力放松教育是使大学生在了解自己面临和承受的心理压力基础上,学会正确的放松方式,网络仅是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压力放松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合理宣泄、倾听音乐、深呼吸放松等多种途径释放缓解。意志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大学生学会一些意志力的训练方式,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养成良好意志品质,并运用到网络使用过程中,运用意志力减少上网时间,减免网络成瘾的发生。认知模式的调整是让大学生学会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评价生活事件的发生,尽管家庭成长环境不尽如人意,但积极的评价解释会让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在积极心态的影响下个体将不会通过网络来逃避生活,减少网络成瘾的发生。
4.2网络成瘾的心理教育途径:网络成瘾的心理教育可以从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两方面进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带有年级的差异,要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4],围绕自我塑造与管理、情绪与压力辅导、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心理素质辅导、生涯发展辅导6个方面构建不同年级大学生发展辅导教育内容体系。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心理教育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团体辅导、亲子心理活动等多种方式教育网络成瘾大学生,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培养锻炼,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减少互联网的使用时间。当前大部分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融入并不是让人很满意,因此利用虚拟网络这一大学生网络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更具有效性及针对性,能更好地增强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标,减少网络成瘾的发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教育除网上测验,开辟心理知识学习园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丰富,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教育。如在网站上开设网络成瘾的心理专栏,普及网络成瘾的相关心理知识,倡导正确的网络使用行为,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促进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人格的发展。通过网络课堂、图片图像、视频微电影等多媒体形式,让大学生学会人际关系处理、情绪调控、压力放松等心理调适方法。针对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可以通过举办网络心理论坛使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大学生在论坛中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还可以利用网站、博客、微博等开辟心理专题论坛,就网络使用过程中存在某一共性的、普遍性的问题开展专题交流、讨论活动,针对大学生共同面临的心理困惑以及网络成瘾现状,在教师的参与讨论下,有针对性地给予积极引导,通过网络交流、探讨来共同解决,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络成瘾,减少网络使用时间。在咨询方面,可以建立专线QQ进行个体辅导。由于QQ聊天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学生使用QQ聊天比较容易说出真话,吐露真情,甚至不会隐瞒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等,更容易了解到他们网络成瘾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真实想法。还可以利用BBS讨论区进行群体性心理辅导。由于BBS传播方式是匿名的,针对网络成瘾之一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主题讨论,让他们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地沟通和交流,提升心理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安排教师或学生干部在讨论过程中以健康的心态、清晰的观点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积极引导,充分发挥群体中相互的积极影响,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预防网络成瘾。
作者:胡健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第六篇
1T型心理与性心理的相关分析
1.1不同T型心理分组对性心理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对三类人群(无T型心理表现人群、有T型心理表现但尚未需要改善的人群、有T型心理表现且需改善人群)的性心理差异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不同TP表现的人性心理也不同(见表1)。1.2性心理健康与T型心理量表各因子的相关分析。T型心理量表和性心理调查表各个维度之间相关系数均为正数,均表现为P<0.05(见表2),可见T型心理与性心理呈正相关。
2讨论
2.1大学生性心理特点
2.1.1广州本科大学生性认知有待提高。大学生对于性知识的了解不足,主要是由于许多老师和家长对于性问题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大学生性知识获取渠道狭隘、知识面不广。与其他一些调查结果一致的是,狭隘的获取渠道限制了他们的知识面,在问及他们最了解的避孕方式时,94.5%的人对避孕套最了解,而其他避孕方式(避孕环、药物避孕、结扎、安全期计算法等)了解甚少。[3]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广州高校大学生性认知得分比性态度得分高,从中可以看出受试人群性认知普遍欠缺,与其他文献结果相符;更进一步说,由于性认知的加深有赖于性教育的普及,如同黄桂鸿等认为: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较高,但在性知识的体系架构上,普遍为性生理知识,对于性道德心理、与性有关的社会现象、性行为后的责任为题则感到迷茫,迫切需要在校园内开展相关方面的教育[3]。所以,我国性教育还有待加强。
2.1.2大学生性心理的影响因素。本次调查分析得出:性别、年级以及父母亲对子女与异性交往的态度等各方面不同,性心理表现也不同。首先,男生性心理与女生性心理比较,男生较需改善,这点与多数文献描述的“男大学生性心理比女大学生健康”的结果不同,国外如Renaud等研究发现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有更为积极的性认知[7]。而陈家麟等的调查也得出这样的结果:72%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性,80%的学生诉说极缺乏性知识。对性问题感到敏感的占53%,神秘的占36%,无所适从的占28%,害怕的占17%,厌恶的占10%,矛盾的占55%。绝大多数学生至少有一种上述的不正确态度[4]。另外,年级越高性心理越趋向完善。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提高与性格的完善使得大学生在性认知方面得到提高。在李淑兰的文献中也有提到大中学生的性心理变化多方面呈现逐级增大,并且年级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6]。最后,父母亲对子女与异性交往所持的态度对子女的性心理健康状况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父母亲所持的三种态度导致性心理的得分总体上是理解支持<中立<反对禁止,反映父母亲持理解支持对子女的性心理发展表现为较有利作用。Ballard等研究发现,同伴、父母和媒体是大学生性信息的主要来源[8]。StephenDale等研究发现参加性教育课程的大学生性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9]。综上所述,性教育是改善大学生性心理的一个极为有效的途径。
2.2T型心理与性心理、性认知和性态度的差异具有相关性
不同TP的大学生性心理、性认知和性态度都不同,且两者呈正相关。从中可见,注意心理健康的调适对性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比如,保持乐观积极的价值观、愉悦的心情;端正面对失败、挫折和意外的态度;掌握恰当的纾解压力方法;平衡生活与工作;扩展人际关系,等等。
2.3建议
如何培养自身性心理健康是性心理课题的最终目的,在此从个人与性教育两个方面提以下几点建议:
2.3.1个人培养自身性心理健康的建议。(1)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大学生们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性科学知识,避免性无知,消除把性仅仅看作是生物本能的片面认识;(2)培养健康的人格。比如:自爱自信、对性行为负有责任感、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品质;(3)善于进行自我调节。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善于自我调节不仅有利于客观对待事物,也有利于自身的性格完善,对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2.3.2性教育的完善。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此种性现状,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应对?如何促进大学生性心理与性社会成熟,使之与性生理成熟同步?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积极的性价值体系,以指导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对性行为进行健康、文明和负责任的选择?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的性态度?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发展良好的性别角色认同?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两性交往和处理两性关系的指导?我们认为,为了解帮助当代大学生决这些与其自我成长密切相关的现实性问题,建设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作者:詹庆颖 单位: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