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现状
淮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县。县域面积1320km²,总耕地面积10.4万hm²,辖20个乡镇(场)467个行政村,总人口1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9万人。2014年,全县粮、棉、油面积分别达到13.9万hm²、0.2万hm²、2.28万hm²,总产量分别达到90.3万t、0.2万t、10.8万t,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认定无公害农产品9个,绿色食品5个,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647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沼气、村镇绿化等惠民工程深入人心。
二、主要模式
(一)常规式可持续高产农业技术
主要有高产复熟间作套种技术、高效水产养殖技术和高产农业新品种开发技术等。
(二)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
主要有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药与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等。
(三)土地整理与中低产田改造技术
主要包括土地整理技术、中低产田改造与培肥技术等。
(四)资源多级循环与再生利用技术
主要包括“畜-沼气-日光温室”“畜-沼气-果园”“畜-沼气-粮食”“畜-沼气-鱼塘”等三结合技术。
(五)生物工程技术
它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具推广价值的技术,如转基因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三、发展目标
在稳定土地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土地产出率。稳定发展粮棉油、蔬菜、水果等常规产业,确保农产品供应安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加快对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地地力等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到202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25万t,人均基本农田占有量达0.07hm²,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5.3万hm²左右;全县特色产业、重点产业完成所定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
四、建设任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项目,按照《淮阳县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力争到2020年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计划在全县范围内建成167个百亩方,150个千亩方,42个万亩方,打造7.87万hm²平均每667m²产量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实现高产稳产和生产全程机械化,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达到100%,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二)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1.在全县建成11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土地产出率。2.实现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3.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防止农药面源污染,减少农药用量。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1.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禁用农药及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2.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减轻和避免对土壤环境的不良影响。3.实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发展沼气工程,积极规划申报有机质提升项目。4.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实现病虫害统防统治,准确预测预报,早防早治。5.加强农业灌溉用水常年检测,禁止使用不达标水灌溉。杜绝垃圾肥料,有效减少土壤重金属含量。
(四)开展生态建设,恢复和提高生态系统功能
1.建立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向高效益生态农业发展。2.加大打击盗捕、盗伐力度,维护生态平衡。3.提倡施用有机生物肥料,增大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增强土壤的降解功能。
(五)大力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农业
1.禁止焚烧秸秆,提倡利用秸秆高温积肥,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防止破坏土壤和污染地下水。2.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利用秸秆和人畜粪便发展农村沼气,减少能源消耗。3.加强农膜农药包装物、废旧金属、塑料的回收利用,减少白色污染。
(六)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建立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应急机制,成立应急队伍。2.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采用高效防治措施,杜绝病虫害大面积发生。3.疏通河道、沟渠,保障农田排灌顺畅。4.提高霜冻、冰雹、强风的预报能力,制定防范预案。5.积极推动农业保险。
作者:李丽 周中艳 单位:淮阳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