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企业的财务风险现状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活动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因此,就对应了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类型,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工业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有以下表现:
(一)筹资决策失误
筹资决策的实施与企业的资金结构息息相关,一旦企业的筹资决策出现失误,资金结构便变得不合理。如有的企业本身资金不够,却盲目地将生产规模扩大,因此不得不向外筹集大量的负债资金,进而造成资金结构不合理。由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偿付能力不足,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由此会有产生财务风险的危机。
(二)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既有内部投资,也有外部投资。进行外部投资时,多数企业都是盲目进行,未能做到对投资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估,最终使企业出现巨大的损失,紧接着使财务风险连续不断地发生。企业的内部投资主要是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在此投资过程中,多数企业无法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再者,决策的实施要依赖于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但偏偏这些经济信息不够全面,不够真实,因此企业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变得低下,决策失误连连发生,投资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收益,投资也无法如期收回,使财务风险不断飙升。
(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在买方市场拥有一定的地位,产品滞销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之中。企业为了开阔更大的市场,提高市场的占有率,不断增加销售量,疯狂选用赊销方式对产品进行销售。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利润,但是由于相当多的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程度了解不够深入,盲目进行赊销,致使多数应收账款失控,直至无法收回,最终便成为坏账。
二、工业企业财务风险存在原因分析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1.财务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如何识别风险,与企业员工和管理者对风险的辨识度能力相关。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决策者不够了解风险,甚至对风险缺乏警惕感,不能主动管理和防范风险,把风险管理看作是无关紧要的事项。对风险的估计缺乏职业判断,因而无法及时识别并防范财务风险。
2.内部管理失调
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的淡薄,使大多数企业不能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框架,然而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靠企业自身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它不仅要靠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也要靠企业间相互分享和借鉴成功的经验。内部的管理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决策因素。实施任何决策,都必须要有大量的财政支撑,是否能在预期的市场条件下做出合理的决策,这与企业的运营成本息息相关。第二,财务管理因素。如果企业的部门与部门间在财务上的管理组织不够合理,就不能完善地对自己进行管理,从而财务风险出现的机率就越来越大。
3.内部控制不健全
内部控制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不能建立完善的财务机制,就算有,大多数企业在财务上的监控力度也是不严谨、不完善的,许多企业的薄弱环节存在于管理工作中:一是关于企业内部责权的划分不够明确;二是企业没有合理控制成本的预算,使财务上的收入与支出计划不当;三是有些部门有独立采购材料的权利,大大调高了利润的空间;四是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只管理基础的东西,却忽视了对财务现状的分析与控制。相对来说就显得企业财务关系特别混乱,管理与监控无法区别,再加上相关的制度无法追究责任,难以对风险进行控制,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极度容易发生。
4.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产长期负债和权益的分配情况,最佳资本结构是实现股价最大。第一,如果企业资本的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多,出现负债率相当高的现象,就会加重企业在财务上的负担,偿还债务的压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第二,企业的存货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在流动资产的总额中,目前存货占据了相当大的成分,总体来说资产周转率因为存货的比重过大而大大降低;第三,如果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有赊销业务的比重过大,那么应收账款就不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当它的比重过高,超过应有的范围时,坏账的比例就会增大。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环境因素
1.政策法律的相关因素
政策法律表现为对市场的调控,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管制,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还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成果。另外,国家是否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司法部门是否有高度的执法水平,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不同的风险。比如我国连续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对环保经济以及节能减排等行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经营风险就会潜伏在生产周期长的企业中。
2.经济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随之价值观念也发生改变,这样一来,多种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便成了风险的来源。价值观、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可能促使利益冲突的发生,进而造成社会环境出现危机。而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社会环境一旦恶化便会给经济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来调节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如经济政策变化、物价变动、贷款政策变化等。这些政策的变化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3.市场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企业都生长在其中,并且都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一个企业的资源减少,那么企业之间会出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果资源缺乏而需求却不断增加,最终实力并不雄厚的企业被淘汰的风险会增加,如果再加上不能合理规范市场经济的行为,财务风险比例在企业中也会不断飙升。
三、工业企业对财务风险采取的防范措施
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相应的对财务风险而言并不能彻底消灭,我们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通过对风险的预测、评价和处理等手段,对风险造成的损失采取措施,使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又或者减少风险造成损失的范围和程度。
(一)加强风险意识
市场经济中存在竞争,强化风险的意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不同的时期或者是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都会相继发生不同的结果。企业也会选择不同的方案,或者是出现收益,有或者是出现亏损。但是企业又愿意为这项投资活动冒一定的风险,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经营者们相信风险越大收益会越大,正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愿意让该企业去承受风险,才有机会获取多过货币的时间价值之外的风险,揭示了风险和收益相互对称的关系。进而企业应该加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能只是单方面顾及收益,而不去考虑损失可能发生的机率。企业是在市场的发展中成长的,所以应建立完善、有效的机制对风险进行防范,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去辨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在财务上还要制定出切实际,又有可行性的计划,把一些不能预测的因素查找出来,让企业增强应变能力,反客为主,主动出击,这样才会降低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由于大部分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因此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这样才会及时、全面地预测和防范财务风险。
(二)完善内部控制与管理
好的教育往往会决定一个人是否有好的发展前景,与之对应的,企业内部完善的管理也预示了企业是否有良好的效益。好的企业管理者要学着在管理过程中挖掘潜力,抓好效益。只有在内部建立好了健全的管理控制制度,才能够使内部管理监督变得强大,填补管理漏洞,只有企业的负债比率、不良资产比率等指标的降低,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提高效益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所以应该提高企业在管理上的水平,增强其经济方面的收益,企业的财务风险才会自然而然的降低。虽然管理者都有高风险高收益的信念,但是如果企业自身条件不是特别优越,建议不要轻易触碰高风险的业务,如证券投资。切记不要为了利益的诱惑而自毁前程,跌入谷底。除此之外,企业应该拥有健全的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做到对风险的防范,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式。通常大家是从以下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控制:
1.在事前对工业企业财务风险的高低进行控制。企业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决策。在决策时不仅要优先考虑到企业自身利益,还要兼顾它将要遭受的风险。同时,要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分析风险成因,运用一系列系统的方法,如风险决策法、概率分析法、弹性预算法等,制定相关方案、计划,对风险进行分析。只有优化财务上的决策与方法,完善对信息的控制,当财务风险袭击时,才可以做到及时处理,进而才可以减少企业损失。
2.对财务风险进行事中控制。在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里,应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分析,分别是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因此我们要从计算、监督和制控来了解企业中财务风险的状况。只有控制出现的偏差,才能采取可行的措施来遏制不良风险的发展,从而达到降低企业风险、减少经济方面的损失,以此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3.在事后对财务风险高低进行控制。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最宝贵的是曾经的经历和有效的经验,曾经在该企业发生的财务风险案例,非常有必要在企业中建立档案,从而分析造成风险的原因以及企业的不足之处,从中吸取教训,以免同类风险的再次发生,又或者是同种原因造成其他风险发生的可能。对已经存在的损失,理应进行及时的消化及处理,如果长时间挂账,肯定会给企业以后的发展道路上留下后患。
(三)长期性建立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
从根本上看,举债等原因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它也是由于市场上存在激烈竞争无法避免的现象。尤其是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够完善与健全,企业更是无法避免风险。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必然要有效对风险进行防范。那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建立相关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要进行短期预警,还要进行长期预警。一般来说,企业都会对流动资金进行理财,在短时间内,并不是企业的经营出现收益就代表它的经营活动可以持续下去,而是在于企业用于各种支出的流动现金是否足够。进行预警的目的是在一定期间企业能够获取利润,如果企业的经营相对稳定,一般情况下它的不良资产都会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在经营中产生大量的现金流也不会是难题。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预算,在财务工作的管理中是很关键的,因为,只有对现金流有了正确的估算才会提供信息,让企业加强警戒,这样企业的管理者才有充分时间采取防范措施。从长时间来看,要有健全的预警系统,就必须对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有: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企业的获利能力等。
(四)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有合理的安排
寻求财务上的杠杆效应应该注重方式与方法,如果盲目增加企业的负债,是不负责的表现,是不科学的。在现实中,企业应按期分析反应财务杠杆相应的各类指标,将资本和股权控制在最佳比例,这样才可以让企业的资本结构保持在最优状态,从中去实现财务杠杆的最优组合。此外,如果当企业在一个行业中的发展前景不好时,企业就应该采取减少负债的方式去减轻负债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如果当企业在一个行业中呈上升趋势发展,就可以适当增加负债额,从而促进生产有效、有序的发展,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五)在宏观环境的变化中须加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宏观的环境变化由于客观存在而无法预测,也将难以改变,宏观环境所发生的不利变化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为了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企业必定要对这种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对宏观环境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类型等进行分析。只有认真、详细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数据才能掌握它变化的规律,这样才可以更进一步根据这些变化规律制定出各种不同的防范措施。适当地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做出调节,对它的一些管理方式做出改进,这样才会提高企业在宏观环境发生变化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最终才会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标。
作者:宋建清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