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不能采用呆板的灌输式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比如,笔者在教授市场经济的有关内容时,考虑到企业兼并和破产相关知识的难度较大,就将授课内容进行了逐步深入的设计。首先,笔者详细介绍了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的理论概念,让学生对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本质有了大概的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产物,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其次,对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意义作了论述:企业兼并和破产会督促和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提高整个市场经济的水平;最后,我介绍了一些企业兼并和破产中比较重要的案例,以这些真实的案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深化学生对企业兼并和破产的知识掌握。通过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对企业兼并和破产整个知识点有了全面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理解水平,进而提高了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学会同类知识的归纳总结,培养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迁移能力
1.提高对同类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高中政治的知识点很多,如果不加以归纳和总结往往难以升华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要想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就应当加强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形式和结构上类似的知识点加以适当的分类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寻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政治学科的经济学常识有不少枯燥的理论,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纳和总结,能使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比如,笔者在讲授我国商业银行所展开的股份制改造时,并未将目光停留在商业银行这一层面上,而是采用了结构化的形式,按照从属关系建立了一个关系链,如中国建设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企业法人—企业—市场主体,在这一关系链中,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通过这一说明,同学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即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所以进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经过多次类似的教学,学生也能逐步将自身所学习的孤立的知识构建成一定的体系。
2.培养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知识迁移的能力
最近几年来,我国高考的文科综合考试本着“考查能力”的思想,既注重考查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又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所以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政治这门学科,要引导学生突破学科的界限,学会跨学科知识迁移。比如下面的这道题目: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长城为界,形成了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统治者政策的差异C.生产力发展水平程度不同D.民族生活习惯不同我们按照政治学中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点来看,很容易误选选项C,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选项C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最初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所导致的,选项B和C都是不同出现农耕区和文化区的一大原因,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而自然条件直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在这一题中,学生就要学会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综合考虑各因素,作出正确选择。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采用新的解题方法,进行创新性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破惯性思维。
三、结语
总之,高中政治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任务决定着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能够类化相似的知识点,打破思维惯性,提升自己知识迁移的能力。
作者:钱玲 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