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宗教 >

儒家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文化是教育之源,是教育之根,且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承载着文化的传承、发展,文化与教育紧密相关,共同发展。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似一个巨大的宝库,其中的精华我们不言而喻,“建国军民,教育先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德育为先”等教育理念大大促进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然而,儒家文化中“功利性”的一面对现代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传统儒家文化倡导“学而优则仕”,这种教育目的观严重误导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三字经》里说:“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志,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从中可以看出光宗耀祖,显荣父母,遗泽后代是当时特有的家族思想,而对自身的身心发展没有太多的提及,几千年来,这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教育观根深蒂固,功利性的教育目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家长和学子。“学也,禄在其中也”,儿童从小就被这种以学求官,以学求利的思想所熏陶、所诱导,他们的学习动机自然也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把读书看成是跳出苦海、将来飞黄腾达走向政坛的唯一途径,希望可以通过读书取得好成绩,拿到高文凭,最终找到所谓的“铁饭碗”。如今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之际竞相报考公务员、选调生,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为了竞争一个岗位不计一切代价,报考各种辅导班,练就各种“神功”,总之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这种趋之若鹜的现象与功利性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不无关系,这样的教育目的如何实现人和社会的真正发展。同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一味灌输书本知识,让学生机械硬背,完全将学生视为存储知识的容器,完全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形成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喜剧性”悲剧。

传统儒家文化中“尊师重教”的思想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发展。尊师重教是孔子所倡导的思想之一,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一般情况不允许有不同声音出现,所以那个年代的尊师可谓是唯师,老师就是权威,老师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学生一般不允许有异议,认真遵从便是。虽说我们现在倡导言论自由,但古代那种“师道尊严”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很多学校和家庭从小就对孩子灌输“要听话”、“不要顶撞老师”、“老师就是权威”、“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的思想,尤其是在很多中小学里,学校教育就是一种教师教、学生听的单向传递,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其实儿童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他们有很多新奇且有趣的想法,只是被家长和教师所灌输的“要听话”思想所束缚,碍于教师的权威很少敢于发表异议,长此以往习惯了听从老师的安排就不再有自己的想法,再往后就出现了我们现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提问题后出现的“鸦雀无声”的局面,不再愿意积极主动地各抒己见,很多人都是因为从小受“尊师重教”、“师道尊严”这些思想毒害而变成这样的。其实尊师重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我们确实应该尊重教师的人格尊严,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但错就错在我们过于尊师甚至唯师,将教师的言行视为唯一的标尺,从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智力、思维、想象力等发展的最佳时期没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传统儒家文化对“劳动”(这里主要指体力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的鄙视也不利于当代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行。从孔子不屑谈“稼、圃”之事,到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思想能够看出:儒家文化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并不提倡体力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甚至轻视体力劳动,认为读书人应儒冠儒服、温文尔雅,“手脚不沾泥,毛孔不出汗”,应以读书为本,将来做个劳心者去统治他人,而且劳心者受劳力者供养,不需要去自食其力,更不需要为此感到羞耻。然而,当代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里的“劳”就是劳动教育,即一定的体力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教育的真谛在于学生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精神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实现自身潜力和能力的发展,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不论是我们的社会、教育者、家长还是学生对劳动总有一种鄙视的眼光,认为体力劳动是一件很低贱的事情,没有能力的人才会从事体力劳动。尽管现在学校开设有劳动教育课,但仅是迫于政治需要和行政压力,而不是发自教育者本身真正的教育思想,所以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课都是名存实亡,被其它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课所占用。社会和家长们从内心深处也认为体力劳动是低人一等的,总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摆脱体力劳动,将来学有所成做一个劳心者,尤其是农村的一些家长,把上学看作是跳出农门,摆脱体力劳动的跳板。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传统观念,劳心者未必就是治人者,劳力者未必就是治于人者,而且现代的物质生产劳动者已不再只是劳力者,他们的生产是体力与脑力的结合,所以我们应该更科学地理解“劳动”,教育者也应该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便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合格的劳动者。

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我们应积极发扬,但对现代教育的这些消极影响也亟需重视,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奠基工程,推动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所以在对整个传统文化的选择中,教育要充分发挥其筛选发展功能,辩证地看待传统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一些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旧文化进行更新、改造,保证传统文化功能的有效发挥。

作者:宋颖 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儒家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zj/120513.html

    相关专题: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 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上一篇:党的群众路线对儒家利民思想的继承
    下一篇:坚持群众路线做好教务工作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