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结合的可行性
高等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等学校涌现出一批讲授精彩、言传身教、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大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也应看到,就整体情况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没有完全达到使大学生真正喜欢、受益终身的目标。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创新,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是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国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认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也认为“在现代化政治中,农村扮演着关键性的‘钟摆’角色”[2]。也就是说,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既可以成为稳定之源,也可能成为动乱之源。中国20世纪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农民决定朝代更换的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村民自治解决了农村内部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被日益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范畴,农民已经演化为“社会化的小农”,农民的生产、生活同外界联系日益密切,但是就农民自身来讲,“尽管农民在社会组织内部所发挥的作用要比他们村子是内向型时大得多,但是他们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比起其他社会群体要弱得多”“农民持久参与政治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农民社会群体的行为”[3]。农民参与市场化竞争所需的技术、资源、资金和信息很大程度上需要外部群体的援助,高等学校人才储备库志愿农村建设责无旁贷。因此,教育部、科技部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提供了政策依据,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困难,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结合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
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是贯彻国务院提出的“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注入新的活力,是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可行性方法。但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妨碍了二者的结合。
(一)培养目标偏差
现代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教育基本按照城市性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教育过程就是城市性的再生产过程。具体表现:现代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或者完全是以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背景为主要内容;教育实施的组织化本身就是城市性的:按照受教育者的年龄和社会生活、生产的需要设计课程、教学的组织化和教育承担者(学校)的高度组织化等都是城市性的,而不是农村性;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以适应城市社会的各种复杂需要为目标、专门的角色、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组织纪律和观念等,这些现代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以城市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为目标[4]。现代教育暗含的一种理念就是,传统和现代相比,传统都是保守的、落后的,而农村正是传统的渊薮,消灭农村,改变农村生活方式似乎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教育所应追求的目标。
(二)农村社会环境较差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进入城市上大学,留在城市就业,是几乎每个农村家长和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考入大学,留在城市,脱离农门,是梦寐以求的理想,好几代人为此而拼搏努力。因此,尽管高等学校扩招,就业困难,但是仍然相当一批大学生希望留在城市,尤其留在大中城市就业,回农村被认为是一种无奈,甚至是“丢人”的选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设置大都围绕树德、守法、爱党和爱国等内容展开,人的灵魂离不开肉体的生存,就像鲁迅在《伤逝》中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存,仍然是当今大学生面临的首要任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非不热爱自己的故乡,而是当今城市化突飞猛进,一路高歌却面临一个艰难困境,那就是广大农村日益衰落和破败。农村未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壮年劳动力都纷纷进城打工,一味空洞说教热爱故乡或者政治强制都是无效的。农村生活的“苦”,农村工作的“累”,农村机会的“少”,农村地位的“低”,是导致相当一批大学生脱离农村,宁可蜗居在城市,成为“蚁族”,也不愿回到自己故乡就业、创业的最主要原因。
(三)经费、人员欠缺
1998年以后,中国的大学集体迈入大幅扩招新阶段。高等学校大幅度的扩地、扩校建设也使一些学校的经费捉襟见肘,主要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教学方面经费相应减少。即使有的高等学校经费比较充裕,也大都投向理工类学科建设,各类实验室开支占据经费支出的主要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学校的“灵魂学科”,其教学、科研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而且涉及到高等学校各个专业,涵盖多个领域,投入大,虽然中央部委三令五申,但是在一些高等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投入经费仍然总体较少,教育部规定的在校生生均15~20元的思想政治课实践经费大量被挪用、占用,加上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涉及农村的实践活动只有寒暑假的“三下乡”活动,参与人数少,活动形式单调,使多数大学生对农村难以形成深入、详细的了解。高等学校扩招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师生比严重失调。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有些高等学校远远低于这个标准,而且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有行政人员兼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特别是面向比较分散的农村,打破集中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必将对教师的能力、时间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一些高等学校只能在城市或者学校内部集中搞一些展览、参观和观看革命教育影片等形式的实践教学,真正能够指导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生产、生活和思想状况的实践活动屈指可数。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结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途径
只有实事求是分析真实状况,才能找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办法[5]。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地位突出,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更新教育理念
理念是教育的先导。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服务社会建设,助力现代化。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学会雪中送炭,为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献计献策。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相比之下,农村对现代化知识和技能的渴求更甚于城市。现代化教育的城市导向,无形之中增强了社会上流行的“贱农主义”,指以农为贱的观念、意识、言说、价值取向和政策取向。它表现为压制农民的权利、贬损农村和农业的价值,从文化和价值层面否定农业、农村和农民。它不只是停留在对农民的制度歧视上,而是包括了对农业和农村的轻贱,也即以整个‘三农’为贱。这一观念对大学生造成消极影响,从而减弱了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生具有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志存高远,将广大农村当做“社会改造实验室”,在最艰苦的、最需要的地方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中涌现的农村创业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高等学校已经有意识地引进一些在农村就业、创业有所成就的大学毕业生来校做演讲和经验交流,传授有益的创业经验与技能,解答问题,起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这些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年龄接近、经历相似,而且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比,这些毕业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更能贴近生活实际,能起到课堂教学所意想不到的效果[6]。
(二)改善农村环境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目的是使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目前,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现代化进程中导致的城乡差距,存在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声望、生活便利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差距扩大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农村本身具有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大量自发的流入城市,使农村成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留守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服务新农村的结合,即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变教学方法,使大学生认识农村、了解农村、热爱农村和融入农村,最终达到更多大学生实现农村基层就业的目的。当然,吸引大学生就业关键在于改善农村就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既要感情留人,更要靠发展和环境留人,特别是对于长期坚持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科技人员、教学人员和医务人员等农村发展亟需的现代化人才,保障他们的工资待遇,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加大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社会发展资源逐渐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能使大学生在农村“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留得动”。当前来讲,创新农村体制,尤其是土地流转体制,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发展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既能增产增收,又能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的成功范例将是最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
(三)创新实践形式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牵涉到方方面面,参与者不仅有高等学校管理者、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和数量庞大的大学生,而且牵涉到相关政府部门、企业、村委会和农民,人员众多,受教育程度不一,沟通协调上存在较多困难。但是,对于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大事,高等学校应该知难而上,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高等学校应该根据中央部委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所,鼓励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学的研究[7],同时利用教学、讲座和展览等活动,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方面内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灌输到大学生中,使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产生兴趣,产生感情,进而自觉丰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知识,做好思想、理论上的前期准备。高等学校应该利用新校区一般设在郊区,和周围农村地理位置临近的区位优势,和当地政府搞好沟通,将周边条件适合的农村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农村通过社会调查、观摩选举和参与生产等多种方式提前了解农村,亲身感受农村,为以后到农村就业、创业做好准备。这就需要学校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关系的重要前提就是互惠互利[8]。此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好各种社会力量,打造一个社会协同的实践平台,在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南风窗》杂志每年暑期面向全国大学招募“调研中国”团队,对中国各地典型村庄、实例进行调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值得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改革借鉴。
作者:王云胜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