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步提高。教育事业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为我国日后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强化我国的技术含量。对学生的教育需要从小开始进行引导,以免他们误入歧途,所以,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学前教育也不例外。教育领域新课标改革,学前教育也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本文旨在向人们介绍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的现状,通过研究分析,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学前教育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学前教育;教学;现状;学生
新课标改革,就是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所产生弊端的一次改革,也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改革。新课标改革在中国教育领域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可以使学前教育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展得更好,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新课标改革的改进内容
新课标改革并不是说改换教材那么简单随意,而是将学生课程进一步深化,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促进学生自身全面、自主、个性的成长。根据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新课标改革主要有六方面的改变,具体如下: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保守落后的教育模式,反对过多重视知识的传授,主要将重心转向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三维”目标的实现。比如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上多与学生进行一些小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原理。2)课程结构方面。创造合理的课程学习结构,使各科课程可以均衡发展,课程的学习要对学生未来发挥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重视课程本身存在的综合性与选择性,重视学生的各方面全面发展。3)课程内容方面。重点改变“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到的知识可以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现实性意义。4)课程实施方面。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自觉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向正确的人生态度上前进,激发学生自身对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接受课程带给他们的乐趣,主动研究,努力专研,认真思考,与同学进行协作,促进双方共同进步。5)课程评价方面。在学生课程评价方面,对于分数老师不应计较太多,之前的评估过于严格,使学生觉得学习很难,就会产生消极心理,对学习也就失去了自信心,对于一些分数低的学生,老师在评估是应考虑到学生的自信心,在分数上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充满热情。6)课程管理方面。学生学校有的不再使用国家统一教材和课程,在这方面实现国家、地方以及学校这三者进行分级管理,既可以提升地方和学校开办教育的积极性,还可以强化教育的针对性作用,使各地方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学习。
二、新课改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新课标改革的实行,对学前教育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对新课标改革,学前教育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1)学前教育教学的老师普遍缺乏个性。实际中的教师缺乏对自身的关注,对教学风格不够重视,所以就无法发挥老师在教育中对学前学生的作用。老师的个性无法充分发挥,对学前学生的成长也具有阻碍的影响。2)对于一些领域,学前教育的老师没有得到重视。对于一些科研活动,对于学前教育的教师普遍不够重视,使教师无法对自身的水平进行估量,也无法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教师在有限的水平和能力的情况下,再加上老师们的一些想法没有得到关注,所以就无法付诸行动,即使教师拥有很多有效的方式教育学生,也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学前教育解决问题的对策:1)教师应自觉建立起自身的教育风格。老师应发挥自身的个性,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教育模式,促进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2)努力开发学生潜在智力。在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发现学生自身存在的闪光点,并进行有效地开发,使学前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努力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老师是学生的最初启蒙者,对学生尤为重要,老师应当竭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小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准则,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新课标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学前教育教学发生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也与以前大有不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但往往也需要学生适应这种新方式,有利也有弊。所以,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学前教育教学还有待发展,才能在日后更加促进人才的增加,增强我国科技的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学前教育教学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老师以及相关人员协同努力才能解决。只有充分发挥新课标改革带来的益处,摒弃不好的影响,才能进一步促进国家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女,沈阳师范大学2012级本科生,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346—351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张广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载《教育研究》,1987(6),30—33页.
[3]秦玉友,张亚平.《现代教学方法发展趋势》,载《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9(4)40
作者: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