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以H.R.尧斯为代表的德国学者率先创立了接受美学,提出以研究读者为核心的文学观,认为读者的接受过程就是作品文本与读者“视界融合”的过程,文学作品的价值是读者参与和创造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大众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接受美学理论逐步渗透到人文科学和教育研究的诸多领域。就高校德育工作而言,教育活动的要素与接受活动的要素具有相似之处,德育是否有效的关键也取决于教育内容能否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想要改善高校德育效果不佳的现状,必须追本溯源,研究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接受美学为主体而发展起来的接受理论对于信息传播的主客体、媒介及环境有效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供了诸多借鉴和启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当前高校德育接受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不利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与分化,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所秉持的用社会主流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模式,日益受到挑战,面临接受效果不佳、进退失据的困境。如何在各种思潮涤荡、多元价值并存的转型时期,将代表社会主旋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并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和践行标准,是当代大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承认,在由封闭的单一价值导向社会转变为开放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过程中,高校德育面临极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选择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巨大,客观困境倒逼高校德育必须转变思路,研究德育的接受机制和规律,关注德育对象的心理活动,探寻德育工作现实的生长点。
(二)传统学校思想政治课流弊的影响
思想政治课是高校开展道德教育最主要的渠道,作为形式上倍受重视的必修课,高校思想政治课学分重、课时长,然而课程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传统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存在种种流弊,比如,作为一门宣传国家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课程,长期以来采取生硬灌输的形式授课,忽略了学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学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教材本身偏于理论化,内容比较枯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特别是中学以考试为导向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学习体验,让不少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在学校层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往往处于“口头上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一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老师应该具备坚定的思想信念、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多样的教学技能,并且对学生充满爱心和情感。然后现实教学中,部分思想政治老师素质堪忧,在师德师能等方面难以给学生树立起正面的榜样,更有部分教师为迎合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讲段子、放视频、抨击时政,以博学生“一笑”,看似活跃了课堂,实则丢掉了思想政治的理论深度和引领学生客观、全面、辩证认识社会的课程价值。
(三)忽视了当代大学生的期待视野
当代大学生是成长于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新一代,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积极进取、务实功利、个人本位等时代特征。由于社会风气的浮躁、自身眼界的局限,大学生往往对于与自身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知识、技能型教育比较感兴趣,而对于文史哲等与市场经济相隔“较远”的理论觉得无用,特别是对概论、思修等课程认为是为学校、党和国家的需求而开设,与自身未来发展的期待视野不符,进而厌学倦学。事实上,大学德育不等同于简单的知识教育,要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素质内化为学生个体思想素质并外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行,需要经历选择、整合、内化等诸多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内容,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的价值体系、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和审美,有选择地吸收一部分。德性的形成是主体不断自我构建的过程,包含建构和重构的双重含义。而当前高校德育的弊端恰恰在于缺乏对学生主体的研究,将学生视作白板一块,忽视学生的主体先验性和期待视野,对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兴趣点关注不够,捕捉不到当代大学生的期待视野,无法找准高校德育与学生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进而也难以促成德育施受主体间的视野融合。
(四)对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缺乏关注
当今中国是一个多元、分化的社会,基于不同地域、文化、教育和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追求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异,受教育者本人由于社会化程度、人格特质、性格爱好各不相同,呈现出典型的个体差异。接受理论认为,人们在接受客观信息时,都带有基于自我的先验判断,往往会选择与自己的价值信仰或成见接近的信息,而拒绝与之相抵触的信息。虽然高校德育内容大同小异,但大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显著,缺乏对大学生群体差异性的关注,教育手段和方法千篇一律,必然会导致大学德育效果甚微,甚至引发学生的抵制和排斥。
二、接受理论对大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转变德育观念,尊重学生道德成长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接受美学的创新在于其研究的关注点从对作品本身转变为读者对文本的接受状况。这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有益的启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治、全面开放社会的确立,社会呼唤个人的主体性、彰显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已成为不可逆的时代潮流。传统高校德育自上而下的高度集中无疑具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强化人的从属性、被动性和依附性在主体意识高涨的市场经济时代丧失了历史合理性,教育效果亦备受质疑。在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坚持生本发展观,找准时代发展和学生需要的契合点,充分尊重学生道德成长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关注并肯定学生向善的内在需求,选取适合学生思维特点和发展水平的道德内容,通过营造良好德育氛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道德体验、判断、践行,把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内化为自身的德性追求,通过自我道德构建获得在多元社会中道德选择的核心能力和自我德性成长的精神动力。
(二)关注大学生的期待视野,促进德育双方的视野融合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是指读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转化而来对文学作品的定向心理结构图式。在接受理论研究中,读者因为先在经验,对文学作品存在着满足、超越、失望或者反驳等几种可能性,这也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启发。德育不是闭门造车,大学生也不是白纸一张,有效德育必须面对学生在以往教育过程中沉淀下来的认知能力、审美需求和道德习俗水平,了解学生的接受期望和创新期待。大学德育目标的设定要切合实际,既要考虑到本校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适当高于现有的社会道德水平。例如“爱国教育”这一主题,中小学道德教育侧重于事迹宣讲和情感认同,大学德育则可以从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等层面切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审美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上理性思考家国情怀这一宏大命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新的思想意识和接受格局,达到视野的融合与超越。
(三)研究大学生的接受差异和抗拒心理
当前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即思想政治教育,仍主要沿袭革命时期的教育模式,强调权威灌输和集体共性,忽略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单一价值观主导的建国前三十年确实具有一呼百应的号召效应。然而在多元并存的现代社会,个体具有信仰选择的自由,学生基于先天禀赋、成长背景、后天习性所形成的差异客观存在,思想基础不同,所能达到的思想境界亦不同,高校德育若用一个立意极高、脱离学生实际思想水平、过于理想化的目标去要求所有大学生,必然缺乏亲和力和号召力,不能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接受,甚至引发学生的抵抗和排斥,这也是当前高校德育的症结所在。当前学术界已通过调查和测量的方法对大学生德育课程的接受程度进行描述。例如,将价值信念的接受程度分为认同、相信、坚信等各个层次,对不接受也分为无感、冷漠、反对等不同层级,对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也分为受教育者生活经历、利益倾向的内在抗拒或抵御过度强制教育的外倾型抗拒等。德育工作必须吸纳心理学、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探索受教育者心理特点和接受机制,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成效。
(四)营造良好的德育接受氛围
接受氛围是德育接受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大学教师的思想观念、情绪态度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接受氛围,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具有“无法替代的力量”,理想的德育效果是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罗素曾说过,教育就是在学生教师指导下学会自主思考。接受理论也认为,文本的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能动地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德育是知、行、意相统一的过程,是学生将德育要求不断内化的过程,课堂教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德育老师要转变以权威者自居的观念,提升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言行营造有生命美和尊严的氛围,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作风,营造师生双向交流的和谐氛围,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志趣,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解答学生思想的困惑,将单纯的课堂传授转变为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受到正面的引导和教育。
作者:高竟玉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