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供电可靠性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近年来,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逐步缓和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用户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供电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及可靠程度,是目前衡量电力行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电力需求满足程度的重要综合指标,包括满足电网供电安全准则和满足用户用电程度这2个目标。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供电可靠性管理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贯穿于电力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营销服务的全过程,应采取加强配电网建设和改造、提高电网设备性能、优化停电业务流程等技术管理措施来提高供电可靠性。

1技术措施

1.1加强配电网建设,完善网络结构

由于历史欠账等原因,配电网存在结构布局不甚合理、环网率低和转供能力较差的问题。就现状来看,10kV配电网络主要以放射性网络为主,不少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特别是部分主环存在“葫芦串”现象,供电可靠性不高。在变电站或配电房开关、继电保护、出线线路等设备停电检修、预试定检或某一线路遭受外力破坏、故障跳闸时,对用户供电必然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配电网建设和改造中,应贯彻“用户可靠性”的理念,按照“N-l”的原则,建立双回路供电、环形网络供电及多分段多联络等形式的网络结构,并充分考虑配电设施的供电充裕度。

1.2提高电力设备装备水平

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技术,尽量选用质量好、可靠性高、寿命长、免维护或少维护的电力设备,提高电网装备水平。如采用封闭式电器和环网柜等,又如通过大规模采用绝缘化配电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可使架空线路受树枝等外力破坏故障大为减少。同时,建立和完善设备供应商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监造及出厂验收制,完善设备安装和验收管理制度,把好设备入网、出厂、投运3个关键环节。

1.3实施带电作业和用户不停电作业

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特别是针对一些长期运行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的设备,效果尤为明显。目前进行得比较广泛的项目有:带电接引、断引,带电清除异物,更换线路杆塔,清扫和更换绝缘子,水冲洗绝缘子,压接修补导线和架空地线,检测绝缘不良绝缘子,测试更换隔离开关和避雷器,测试变压器温升及介质损耗值,检修断路器等。带电作业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同时要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供电企业可以通过分析投入产出比,逐步实施。用户不停电作业是指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技改和业扩施工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影响用户的作业方法,带电作业是其中的一大类。另外还包括中、低压施工设备旁路作业法,发电车供电等临时供电,通过网络调整实施网络重构实现目标线路停电又不影响用户停电等方法。

1.4开展状态检修

与定期检修相比,状态检修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完全是基于提高供电可靠性为中心的一种检修方式,以设备是否真正需要检修为出发点,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供电成本,取得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随着设备性能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状态检修的条件逐渐成熟,运用在线监测装置与技术,注重设备日常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利用掌握的设备信息分析设备状态,实现状态检修。1.5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配电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及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负荷管理的现代化。其主要功能表现在及时发现并消除影响设备运行的隐患,特别是在故障发生后,实现各类故障的自动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的快速恢复供电,或迅速转移负荷,增强转供能力,减少停电时间,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2管理措施

2.1实行供电可靠性指标预控管理

为保证用户供电可靠率指标(即停电时间)处于受控状态,供电企业一般都实行了指标预控管理。在年度可靠性管理计划中,将“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停电时户数”等指标按企业实际分配到调控中心、运检、营销等部门,并明确为部门管理年度考核指标之一。实际操作过程中,坚持对停电计划实行“先算后报”“先算后停”“先算后干”的原则,在每月生产例会上通报执行情况。由此促进上述部门密切配合,将停电施工的时间和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严格控制重复性和延时停电,达到“调度有序、供电有利、施工有为”的要求。

2.2规范运行管理

深化健全设备的检修维护制度及现场规范化文档,避免不规范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利用停电机会做好备用引落的安装工作,提高备用引落使用的效率。加强用电监察管理,减少用户原因造成线路及设备停电。

2.3降低设备故障

组织对各类事故(故障)的统计和分析,制定反事故措施。供电企业应建立设备故障数据库,结合负荷、天气和环境等因素,定期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设备健康运行水平。同时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采用红外测温和在线监测系统等技术手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提高设备可靠性及可用率。

2.4加强错峰预警

在电力紧张的形势下,做好电力供需平衡信息发布;加强企业错峰用电情况检查,通过负荷管理系统建立企业错峰用电档案,并实时监控企业用电负荷;加强企业错峰用电和节约用电宣传,鼓励企业自觉节约用电,积极应用节电新产品、新工艺,尽量利用深夜谷期进行生产用电,实现开源节流,移峰填谷,从而减轻供电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

3结束语

无论是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还是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尤其是在当前电力消费增长明显放缓、供电企业面临增供扩销任务的形势下,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制定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长期工作来抓,加强电网建设、生产运行、营销服务三大业务流程的无缝衔接和配合,同时,要注意将提高供电可靠性与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效益、行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规划,通盘协调,力求取得最佳成效。

作者:周国顺 黄劲祥 单位:湖南国网张家界供电公司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供电可靠性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93587.html

    相关专题: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明清小说的特点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对电子课程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软件工程教育的平衡性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